
方玲深担点职编走境赵波,亦名方凌波,女,1976年2月生于江苏靖江,文艺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讲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毕新验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来自获美术学(书法篆刻方向)本科、硕士学位,文艺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文艺学。
- 中文名称 方玲波
- 别名 方凌波
- 出生地 江苏靖江
- 出生日期 1976年2月
- 职业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
艺术活动
来自 1999年参加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书法篆刻展(江苏省美术馆)
19敌所余是章掉尽减车99年篆刻作品获江苏与定一面省大学生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一等奖
2000年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江苏省美术馆)
2006年撰写《书艺珍品赏析---文征明》计教者棉社激飞频一书,由台湾石头出版社360百科出版。ISBN:957-9089-69-8
2006年论补才止二光蛋始密真文《关于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发表于权威期刊《教育与职业》第32期
2006年硕士论文《现当代东亚三国书法比较》,入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年3月论文《大学普及性书法艺术教学探索》发表于月宽清含轮病代样权威期刊《教育与职业》第8期
2011年数号取晚或粒须与表州12月论文《大学生的信仰报耐云够危机与审美救赎》发表于CSSCI《探索与争鸣》第12期
2012年4月论文《高校美育教育的现实思考》发表于核心期刊《前沿》第7期
功周想管师王而医环随克 2013年6月在南京市艺+美术馆举办"尺素芳馨"――方玲波书法篆刻展。
名家评论
书传尺素诗文著,画载鸿蒙任远游
--记方玲波及其书画篆刻艺术
陈传席
苏轼诗云:"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反之有竹则人不俗也!是以竹莫可医俗乎?方玲波给我最初的印象便是一位以竹之画法入书之笔法的才女。庚辰年,我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年还是书法系学生的她和我探讨笔法问题。当谈到用笔的虚实时,她执笔书就以证明其观点。随手的挥就融古拙与今妍于毫端,亦可看出其具有地道、深厚的传统功东板掉原力。其后再论及以书入画时,她迅疾以寥寥几笔草书线条表现风过竹叶,更令我惊叹其慧力!
方玲波的书法序百比民支难从汉魏入手,隶书对联苍袁友看春愿劲中透出几分活泼;小楷团地列凯章举言六件象适扇清幽简淡;行书致力于宋明书的研究,米芾、王铎对其书风的影响较大。故其行书俊拔明快,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凡书,情缓则缓,情急则急,情狂则狂。玲波草书多因情而书,情愈激愈狂,甲距源具持断长完愈狂书愈激,故其草书骨力中流淌着生气,是鸢飞鱼跃,是鹤舞猿腾图宜太钱。玄宰论书曰:"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余曰:韵由神魄中来,法由骨体中来旧试祖吧停开标座材,意乃神魄之表者,态乃骨体之表者。玲波深得其堂奥!
玲波家学渊源,其祖辈均以书画为好。199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师从尉天池教授学习书法,更得到徐利明、孙晓云、王继安等教授的悉心指导;篆刻更得益于马士达教授的潜心引导;国排建报美负族令位体争早画亦得于徐培晨教授的精心栽培。
玲波既是位涉艺面较广攻不必率急土果航衣失的青年书家,又是位唱预对中国古典文字学、美学颇有研究的文艺学博士。她师从何永康教授学习中国古典美学、文学;师从国家级名师马景仑教授学习古代文字学、语言学。她不断从历代的诗文、哲学、美学、文字学中汲取营养,亦可自作格律诗。"书传尺素诗文著,画载鸿蒙任远游"便得于其自做诗,这可能就是她追求的艺术境界吧!
人在世俗中生活惯了,不免沾染流俗,思想、情操、意识都不可能出离流俗。读书,尤其是读古今精英们的著作,其思想、情操自然不同于流俗。如此,虽然身处世俗之中,精神状态却不同于世俗。我认识的玲波就是一位思想意识不一般,形之于书一般不同俗的青年。
玲波的书虽然十分可观,但风格还未定型,这样也好,书家未有风格固然不好,风格定了型也不好。不定型,既可发展,又可变化。我相信以玲波的慧力及扎实的基础,她一定能成为一位令人瞩目的女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