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余晓灵

余晓灵重庆丰都人,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第企孙便化石搞河十九中学校长。"建章立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将来自学校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余晓灵长期基层教育工作历360百科练出来的智慧,也是他办学治校的特色。不管什么岗位,他都能很快找到抓手,拧紧那些能够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条",激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场"。

  • 中文名称 余晓灵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职业 教师,心理咨询师
  • 出生地 重庆

  个人经历

  寻找学校可觉意则拿妈村门弱持续发展的"发条"

  1977年,初中毕业已经5年的余晓灵,成了村里面小学民办代课教师的一员,一年后参加页颈狼高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丰都县进修学校工作。33岁时,他担任丰都县教委主任,而后担任涪陵地区教科所所长、涪陵实验中学校长。在涪陵实验中学,他抓硬件,抓师资,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办学规模、质量都较以前大有提升,使实验中学后来居上,当时的立规建制为学校的发来自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8年,北京十一学校向全国招聘学校管理者,余晓灵舍弃在重庆的辉煌,前往北京开始了新的教育生涯。到京后,他从校长变成了校长助理,两年后被任命为副校长。他接手以前由两位副校长分管的行政、后勤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余晓灵勤奋学习宙劝婆相关的行政、后勤、基建等北京市、区的政策、法规,他深入一线指导、落实工作,务实创新的工作开拓了主管工作的新局面;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整理、修改、完善学校1987年以来制定的管理制度,形成了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系统完善的《教职工管理手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先后起草了教代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张云高附队》的工作报告、《十一学校2001-2015必赶练首搞极乡烧孔班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他还负责"五大战略"等重要文件的修改、统稿工作。

  余晓灵在十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的招投标上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尽力协助校长与施工单位洽谈并主笔起草有关协议,为学校争取利益或尽量节省开支,360百科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由余晓灵牵头负责十一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和"健康促进学校"等工作,也卓有成效。

  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提升。多年的基前愿致青风按电层教育实践,不祖良台断变化的实践角色,提升了余晓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这些,为他在之后的场信画最学须领步办学定寒乃治校中大显身手埋下了伏笔。

  铺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灯件沉价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培元小学"。"培元"二字,出自孙中山先生"培养中华民棕己禁充族之元气"之语。2008年7月,余晓灵履新这所学校。这时的十九中,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但周边名校众多,强手如林,学校生源质量不高,优秀师资存量不足,学校对外教育、教学交流采漏不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活力不足。

  余晓灵怀揣"一心一意把学校办好"的信念,充分发挥了国眼未自己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特长。从两庆费清压征2008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40多天的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各处雨女浓值比室、各年级、各学科、行政(工会)小组等,都认真参与和审议,指导学校未来8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于呱呱落地。

  这份由余晓灵亲自执笔撰写的18000理子具讨念资各等王好多字的《北京市第十九中学2008年-2016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涵盖了现状分析、发展规划、主要实施意见、战略举措、保障措施5大方面,确想对曾永封定了"把十九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为孩子的幸评斯害杂界明与掉老抗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规划,使学校发展顺利进入达蜜慨虹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余晓灵决定实施"两垂员停刑热掉句厂院于川步走"的实施步骤。"第一步,2008-2011年:调整起步阶段。初受己操步形成先进办学理念;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完成硬件建设的大部分任务;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稳中有升,为下一阶不失百专想从部值良段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余晓灵介绍说,目前,第一步的目标基本得以实现。

  "第二步,做担李站父2011-2016年:全面实施阶段。本规划所列分项目标90%以上得以实现,各方面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入海淀区普通中学上等水平,理想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基本实现。"一幅务实而美好的发展蓝图呈现在了教职工面前。

  为将这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落到实处,在余晓灵的带领下,学校各处室、年级、学科、行政(工会)小组在认真学习、理解、把握本规划的基础之上,分别制定出了本部门的三年发展规划。

  有了前进的方向和未来的美好蓝图,如今的十九中正在着力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挖潜扬优、改革创新,为实现办学目标和实践办学理念而努力。

  注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剂"

  "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研究的过程当中,也是学校办学理念提炼的过程。要将'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作为校长,必须要'目中有人',要目中有师生,时时处处把师生放在心里。但要真正做到'目中有人'是不容易的,校长是不是真正关心师生,师生是能够感受到的。"在余晓灵看来,要办好学校,必须"目中有人"、以人为本。

  "在遵循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要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发潜能、发挥优势、鼓励创新,实现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并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在办学过程中,余晓灵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认为,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要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人格,拥有为幸福人生而奋斗的激情、理智、意志和本领,三年习得,终生受益。

  "学校教育当以何为本?曰健康。健康与否当以何为据?曰身体与心理。前者多为显性,人易见之,亦易察之,固当警惕;而后者多为隐性,人易蔽之,亦易忽之,尤须重视。二者兼顾,体、魄皆健矣……"为实践"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办学特色,余晓灵带领教职员工制定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这篇余晓灵与北京师范大学赵仁珪教授共同创作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记》,正是其序言。

  2010年5月27日,学校召开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动大会,成立了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当年9月10日,又召开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成剪彩仪式。十九中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晓灵知道,心理健康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与身体健康相比,心理健康至少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在余晓灵的带领下,学校通过公开招聘,组建了由6名专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并争取市区教委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1632平方米、装饰具有特色、设备设施齐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自从儿子上高中以后,找到了久违的快乐,每天都高高兴兴。这是孩子给我们最大的惊喜。感谢余校长推行积极心理教育,让孩子积极上进,感谢老师们每天对孩子的鼓励和关爱!"一位高一学生家长的来信,坚定了余晓灵大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学校实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初步成效:教职员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素质不断提升,艺体科技成绩斐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余晓灵打造"目中有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形成学校鲜明办学特色的抓手。

  如果说,余晓灵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铺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那么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则是注入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剂"。从某种程度上说,余晓灵找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条",并逐渐掌握了如何拧紧这些"发条"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余晓灵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