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湾甸傣族乡

湾甸傣族乡,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地处昌宁县西南部,东与更戛乡接壤,南以镇康河为界章直做很持侵,西与施甸县连接,北与鸡飞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31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湾甸傣族乡户籍人口为18675人。

来自元代时期,设万户;1983年,称湾甸区;198洲费8年2月,称湾甸傣族乡。 截至2020年6月,湾甸傣族乡辖5个行政村, 乡人民360百科政府驻上甸村。

于2019年,请斤打司思范烟织沉湾甸傣族乡有工业企业室座27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注晶川记画真烟十百超市34个。

  • 中文名称 湾甸傣族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
  • 地理位置 昌宁县西南部
  • 面积 316 km²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为东经99度1都首杨宽科河顶赵临意夫8分至28分,北纬24度20分至37分。东与更戛乡接壤;南以镇康河为界;西与施甸县连接;北与鸡飞乡相连;海拔608米至2056米,年平均故细虽石客太采气温22.3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森林覆盖率来自62%,常年基本无霜,属低热360百科河谷立体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整个地盐入吗令形呈北高南低走向的狭长坝子,枯柯河自北向南穿境流过,界牌山居中将整个坝子截为上甸和下甸两大部分。

经济发展

  耕地主要集中在枯柯河东西两岸,沿河从小街子至大城。适宜种植甘蔗、茉莉花、玉益孙兰花、反季蔬菜、香料烟、热带优质林果、桑和早、中、晚三季水稻。有耕地面积31463亩,人均耕地2.4模蛋度价注8亩,林地278301.8亩。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95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该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湾甸傣族乡已实现来自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集镇有路灯。乡内水利设360百科施主要有:芒回水库、上东诉广沟、下东沟、三·七沟、新村研木衡错开架境斯沟,集镇供水主要以湾甸自来水公司配供。电力设施:35kv变电站1所,5片起终校场五灯些个行政村全部开通10kv输电线路,自然村全部通电。道路交通设施:全长56km的卡湾县际柏油路穿境而过,上甸至大城15km弹石路,下甸至芒回9km弹石路;建有姚关河大桥、大花桥、章东河桥、芒胆河桥、弄戛河桥、永甸大桥、形短场致既报减容据准小街子大桥、新城铁索桥;全乡所河刑有自然村都通公路。通讯设施:驻有电信所1个,5个行政村补善布北慢断阻逐都实现光缆化,通电话的自然村斤财品首族准差37个;建有移动、联通、小灵通、致富通信号塔9座,乡域内通讯十分方便。电视设施:驻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管理站1个,行政够沉二规风心千飞重村开通闭路电视4个,有线电视用户达1500多户;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区外建有卫星地面接收机2200多户,争则书格阿抗补业席观误电视覆盖率达88.75%。乡内建有车站1个、农贸市场3个、金融服务网点2个船全让型磁山照乐好达凯、白糖厂1个、水泥厂1个、煤矿1个。湾甸灵泉水厂、天程设傣安砖厂、源茂公司、丰泉彩板瓦厂、湾甸自来水公司、兴农公司、兴茂公司、鑫龙公司、彩虹大酒店、金龙宾馆、湾甸果蔬公司相继在湾甸落户。全乡共拥有汽车85辆,农用运输车88辆,拖拉机222辆,摩托车3084辆。全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1626.3亩,有效灌溉率为65.1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654.0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7亩。 到2010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5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家料流听信证1777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83户。全乡有3愿肉散想解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是案房依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1个自然村已通有线电视;有3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甲失食精斤货海期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砖混、砖木、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65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油路

农村经济

  该乡2010年农欢掉势特白晶村经济总收入9575居名又怕住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274.43万元,占总收入的65.53%;畜牧业收入1275.99万元,占总收入的13.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900头,出栏肉牛977头,出栏肉羊1485头);渔业收入36.32万元,占总收入的0.38%;林业收入316.5万元,占总收入的3.31%;第二、三产业收入1127.16万元,占总收入的11.77%;工资性收入69.48万元,占总收入的0.73%。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和二、三产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53.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7人(占劳动力的2.93%),在省内务工150人,到省外务工117人。

农贸市场

特色产业

  湾甸,是滇西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属低热河谷立体气候,常年基本无霜,气候较炎热,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境内耕地大多分布在枯柯河东西两岸,沿河从小街子至大城,土壤属淤积型红壤混合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一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发展理念,相继大规模发展种植了以大辣椒、苦瓜、茄子、四季豆为主的冬早反季蔬菜,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459亩,蔬菜产业已成为湾甸的一大亮点。其次是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种植香料烟,香料烟产业在湾甸已从无到有,种植面积已由2006年的557亩发展到3735亩。另就是加大甘蔗种植力度,使甘蔗产业稳中有增,种植面积已达40000亩,预计农业产量可达16万吨,创历史新高。再就是扩大西瓜种植规模,提高优质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使西瓜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2000亩以上。

大棚苦瓜

人口卫生

  解放前,湾甸是个"瘴疠之区"(指亚带流行的潮湿地区恶性疟疾等传染病)。《永昌府志》载:"湾甸州每六月瘴毒炽盛,水不可涉。有黑泉色黯淡。涨时,鸟飞过辄落。""在湾甸州南,每岁至六月,水自土出,人马近之则病,饮之则死,土人用毡水久之,取出可杀人"。解放后,医疗队进乡防疫治病,解放前流行的疟疾、痢疾、天花、霍乱、伤寒等病症基本控制,人民健康、生产发展。该乡现有农户3813户,共有乡村人口14219人,其中:男性7109人,女性7110人。其中农业人口13345人,劳动力9128人。该乡以汉族为主(是汉、傣族混居地),其中:汉族9805人,傣族3445人,彝族720人,其他民族249人。

芒回村卫生所

  有乡医院1个,病床21张,村级卫生所5个。到2010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023人,参合率达97.59%;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2人,占人口总数的2.36%;享受低保891人,占人口总数的6.68%。

文化教育

  湾甸乡有电影、电视、广播等设施。建有中学1所,在校生528人;乡完小5个,在校生1075人。乡村人口中按教育程度分:大专及以上89人,占人口总数的0.69%;中学文化4241人,占人口总数的32.74%;小学文化6809人,占人口总数的52.56%;未上学人数1815人,占人口总数的14.01%。在傣族大寨中的缅寺内还普及傣文,由缅寺长老、佛爷任教,多以佛经为主。

阅读经书

人文地理

  湾甸,古称"勐哑",傣语。勐,地方或坝子之意;哑,两河(姚关河、卡斯河)相汇之意。地形巧合的是:上甸为姚关河与卡斯河汇入地,下甸为镇康河与湾甸河汇入地。"勐哑"反映出地形特征。

  唐代时,蛮名称"细赕",意为小坝子或盆地。元代时,称湾甸,"湾",河流弯曲之意,"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元时称小于县级政区的区地或坝子、盆地为甸。

寨心标志

  勐哑,傣语自称,即上甸之意。勐哈,傣族自称,即下甸之意。

  湾甸,系汉语,因傣族聚居,置湾甸傣族乡。

  湾甸乡境两边高山坡地,山麓之间为狭长河谷坝区,坝区中部横一界牌山,海拔1103米,自然地把湾甸坝为为上甸、下甸。乡境最高海拔为薄刀山,海拔2056米;最低海拔为湾甸河与镇康河汇合处,海拔608米。乡域平面似成人头部侧面,眼、鼻、脸部明显,经络清晰。

  湾甸乡交通便利,资源配置条件优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安居乐业。近几年来,湾甸乡借西部大开发的优势,真抓实干,在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上闯出了一条具有湾甸特色的新路。

泼水节

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湾甸乡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保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2008年全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94人,占人口总数的2.18%;享受低保638人,占人口总数的4.7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1630人,占人口总数的91.73%。

历史文化

  湾甸这片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炽热土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傣族少乘佛教文化、回族清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及各族节日文化的精华于一体,泼水节、火把节、打秋千、打陀螺、婚嫁中的抢亲,劳作中的对歌是傣乡的一朵奇葩。

旅游开发

  湾甸傣族乡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乡,按原始风貌对村寨进行保护开发,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内容,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和手工艺制作,开展民间文艺活动,向外界展示淳朴的民风民情,体现民族文化内涵;依托项目建设,进行村寨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绿化美化村寨环境,维修改造住房圈舍,整治村寨环境卫生,形成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社会治安良好、民族特色浓郁、展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寨;支持、引导开展传统节日、庆典、祭祀、娱乐、竞技活动以传承传统文化;以节庆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穿戴民族服饰参加节日活动;发展生态蔬菜种植 修建大棚,开办农家乐,开发出住傣家驿站房,品傣族小吃,尝新鲜的蔬菜,体味田园之旅的快乐的乡村旅游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对进入辖区内新开发的30米大道进行绿化美化,栽种乡土树种,标识古树名木,适当路段建设整而化一、气势恢弘的景观大道,加强对自然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体、自然景观及古迹遗址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完善集镇功能建设,提升其使用功能,大兴广场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的体质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湾甸傣族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