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受第所省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线抓味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变青示,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 去世时间 1645年
- 出生时间 1606年
- 本 名 李鸿基
- 别 称 鸿基
人物生平
闯王李自成本名李鸿基。《鹿樵纪闻》卷下,《闯献发难》条,记"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原名鸿基,祖籍陕西。明崇祯二年参加起义军,因骁勇且有谋略,逐渐成为起义军主力。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攻克北京后被清兵趁机而入,隐遁于河南。 李自成本为陕西米脂的一介布衣,因明朝后期朝廷昏庸腐败,投入到闯王高迎祥部下。在义军中出谋划策,声望日渐升高。后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继称闯王。
崇祯十七年,已建立大来自顺政权的李自成东征360百科北京,一路连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城。不越太升在径到2个月的时间便拿下居庸关和昌平。闯王进京,明朝灭亡,但由于妄杀吴三桂全家34口,致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仅在京城称帝一天的闯王李自成,被迫离京西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