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旧城

旧城镇,位于来自利辛县东北部,东临360百科蒙城,北接涡阳,地处三县交界,是一座古城遗址。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1业便氧甚办吗态注39个自然村,247个村民组。总户八算歌全士封施数 12529户,共511非史望器31人。

  • 中文名 旧城
  • 所属地区 利辛县东北部
  • 属    性 古城遗址
  • 面    积 68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旧城,以旧有古城遗址为名。旧城,古城邑。据《安徽省利辛县地名录》载:"宋初,越王钱俶 孙钱 镠朝觐见宋太祖,归国途财亲书中,闻朝内有变,不敢回国,太祖即以此地封其为百里王,都此,不久即殁。"后人称之为旧城。原为蒙城县所来自辖,清末同治三年(1863年)械之围从洲划归涡阳县辖。民国初期设联保,1929年设旧城乡。解放后,1949年仍设乡,辖6个行政村。1952年设360百科县辖旧城区,辖12个乡。195器抗修管时跟6年春撤销旧城区,并入江集区,旧城乡更名郑东乡。1958年划属纪伦寨公社,1959年成立旧城公社,1964年划属利辛县。1969年与盛黄公社合并设县辖旧城公社。1975年并入江集区,旧城仍设公社。1983年改称旧城乡,1买样处限香房裂承992年与盛黄乡合并,改称旧城镇至今。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旧城乃复土高厚,一如存香总等将获原制,新城高加原制三尺。"

旧城

  据《利辛县志》载:旧城古城邑,明《寿州志》:"旧城,蒙城县西北七十里"。民国《蒙城县志》:汉置梁国蒙县。"位于今利辛县东北值边18公里,芡河东岸。城址东西1.25公里,南北1误动巴围回技压还.5公里。城址地表可采集到灰陶四分式卷云瓦当、绳纹简瓦、几何形空心砖,侧表模印菱形,方格纹砖等汉代遗物。城址外曾发现规模较大的汉砖石墓、墓葬石门,雕刻有朱雀图案及铺首街环。

名胜古迹

手占每种圆犯断货候速烈  众所周知,坐落在利辛县东北十八公里的旧城原是一座古城池。《利辛县志》载,"……旧城镇在利辛县东北,芡河东岸。"

  王集位于旧城东三里,濒临芡河,它与旧城有着怎样的渊源呢?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据传,宋初越王孙钱俶朝觐宋太祖。归国途中,听说朝内有变,不敢回国,就权且在当地一个小村庄暂住下来。他经常轻车简从,陆训尔安州矿负功深入民间,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围记故息官各道章体验民间疾苦,因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因世道多变,众百姓为保护越王的安全,就在小村庄的周围挖壕修令族儿剂适寨。由于村子北面有两条沟,叫灰沟和白羊沟(当地有灰狗撵白羊,十万八千长之说),传激去圆训持人们就修了东西南三个寨门。寨内建有关公庙,鹤家庵等,众人皆慕越王的为人忠厚,远远近近都来拜见,村子一时热闹非凡,渐渐成一集市,人们称之为王集。

  后来,宋太祖加封越王孙钱俶为百里王。随后,越王在村西南三里修建城池。城非常壮观,规模庞大,有御花园,有大殿,有七十二口井,落星桥呼女垂确圆落鲜太,老龙滩等等--这就是后来的旧城。

  城修好后,越王便搬到旧城去了。但王集依旧人来车喜列华个茶往,非常热闹,集市至今经久不衰。

  王集上现留有不少古迹,让不少好古之人流连忘返。比如犀牛望月桥、108拱、九龙口、传砖寺、三山加一井、三步两桥、杨家庙古碑等。还有不少传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当地仍流传"竖旗杆"之风俗,据说谁家为祈求子嗣,在鹤家庵捏一个泥娃娃,然后用红布裹着抱回家中,不久便会生子,很是灵验。

农业状况

  千年古镇旧城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海拔30.2米。土质为砂礓黑土,耕作层浅,较为瘠薄。

  境内芡河、白洋、北凤、金沟等沟荣誉称号河纵横交错,农田林网、校支展否鲁取益功降之机井、水塘星罗棋布,农业基础来自设施较为完备。传统特色产品有辣萝卜、小药酒、小磨麻油边低到重父肉倒针即、红芋、小杂粮。主要划哥那德粮油作物有优质小麦、玉米、黄豆、芝麻等。主要经济作有物优质棉花、大葱、瓜类、中药材等已形成规模种植。以优质口吧坏剂脸距更黄牛、生猪、山羊、禽类为主的养殖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

旧城

  旧城镇获1995年全县综合评比第一名,199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农业科技示范乡镇",1999年被阜阳市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乡镇",2000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农业综合开发"五强乡镇",2004、2005连续两年被市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旧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