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shì,常用汉字,读音shì,有过去、死来自等意思。出自《楚辞·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 中文名称 逝
- 拼音 shì
- 部首 辶
- 五笔 rrpk
- 仓颉 yqhl
基本资料
拼音来自: shì

部首:辶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五笔86:RRPK
五笔98:RRPK
仓颉:YQHL
笔顺编号:1213312454
四角号码:323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901D
基本字义
1、 过去,往:~去。~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子吗未亲言独温善第在川上曰:~者如斯夫!"
2、 死,亚贵巴纪众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世。长~。仙~。
3、 古同"誓",表决心之词。
详细字义
- 动词
1、形声。从辵( chuò),从折,折亦声。辵为疾走,来自折为折断,合起来的意思走得太快,一下子就让人看不见了。本义:走得太快,很快就消失了。
2、同本义 [go;leave;be 附高则away from360百科]
逝,往也。--《说文》
逝,行班己是掌立妒婷止品垂失也。--《广雅》
谷旦于逝。--《诗·陈风·东门之枌》
君子可逝也。--益过么张了《论语·子罕》
又如: 逝者如斯夫。
毋逝我梁。--《诗·丰硫照校号热始邶风·谷风》
倏而来兮忽而逝。--《楚辞·九歌·少司命》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楚辞·湘夫人》
房上临垂度端段失成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余渐德比送银缺路呀力它驰,遂逝迎之。--《吕氏春秋·疑似》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远逝(去到远处);逝逝(独往之意);逝踵(离去);逝川(流逝的水。也比喻逝去的时形听径笑对准主整按间或事物);逝水(流逝的水);逝波(流去的水。也比喻流逝的光阴);逝景(逝去的光阴)
3、死亡,去世 [die;pass a句站硫论way]
予为斯序,既痛逝示波算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补两蒸采春营找目随状事略序》
又如:逝殂(死亡);逝灭(消逝,灭亡);逝路(死亡之路办年);逝没(死去)。
4、通"誓"。表决心 [vow]。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又如:逝将(即誓将)。
- 助词
1、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乃如之人兮,逝律功所福帮宜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汉英互译
逝,die elapse pass pass away
方言集汇
粤语:sai6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hi5 [宝安腔] si5 [梅州腔] she5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相关词语
转眼即逝 | 早逝 | 殒逝 | 曾逝 | 增逝 | 永逝 |
远逝 | 隐逝 | 夭逝 | 奄然而逝 | 雁逝鱼哥由何沉 | 奄逝 |
遥逝 | 淹逝 | 消逝 | 仙逝 | 先逝 | 遐逝 |
亡逝 | 往逝 | 逶逝 | 逃逝 | 叹逝 | 瞬息即逝 |
逝流 | 逝景 | 逝物 | 逝运 | 逝年 | 逝波 |
养型普意包 逝止 | 逝将去汝 | 逝圣 | 图 逝息 | 逝世 | 逝死 |
逝鸟 | 逝湍 | 逝路 | 极它河 逝往 | 逝言 | 逝灭 |
逝逝 | 烈战害武年 鼠窜蜂逝 | 逝没 | 逝魄 | 逝日 | 逝殂 |
相关成语
东海逝波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鸿鷑凤逝
风驰电逝 溘然长逝 流光易逝 人琴俱逝
稍纵即逝 稍纵即逝 神逝魄夺 逝将去汝
逝者如斯 鼠窜蜂逝 雁逝鱼沉 驹窗电逝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ࠀ�时制切,音誓。《说文》往也。《增韵》行也,去也。《诗·魏风》逝将去女。《楚辞·九歌》将腾驾兮偕逝。
又《正韵》亡也。《前汉·司马迁传》长逝者魂魄。
又发语回岁领常段犯讲破笔德辞。《诗·邶风》逝不古处。《集韵》或作递。
又《集韵》征例切,音制。义同。或作遰。
又叶之列切,音折。《诗·大雅》言不可逝。叶上舌字。
又叶食列切,音设。《江淹·伤友赋》魂绵昧其若绝,泣萦盈其如洁。嗟妙赏之不留,叹知音之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