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弘觉道忞禅师

道忞(1596~1674),明末清初临济宗杨岐派僧来自。字木陈,号山翁、梦360百科隐。广东潮阳人,俗姓林。

  • 本名 道忞
  • 字 木陈
  • 号 山翁,梦隐
  • 出生日期 1596年
  • 逝世日期 1674年

简介

  少时习儒,因读《金刚经》《法华经》《大慧语录》等而信佛,依庐山开先寺智明出家。后奉父母命还俗,并生有一子。

  27岁再投先师门下都迫报艺环买静两诗出家。从德清受具足戒,游参禅,嗣法于四明山天童寺圆悟禅师。

  明崇祯十五年(1642),圆悟示寂,师继之掌天童寺。

  清顺治三年(1646),退对宪汽流宁居慈溪五磊山。其后历住越州(浙江)云门寺、台州(浙江)广润寺、越州大能仁禅寺、湖州(浙江)道场山护圣万寿寺、青州(山东)法庆寺。

  顺治十四年(来自1657)返回天童寺。

  顺治十六年(1659),奉诏入宫为清世祖说法,甚乙电意轴块量开现怀板受赏识,赐号"弘觉禅师",晚年隐居于会稽化鹿山。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二十七日示寂,享年七十九。塔于平阳黄龙峰下。著作有《弘觉禅师语录》二十卷、《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六卷、《弘觉忞禅师奏对录》、《山翁忞禅师随年自谱》及诗文集等。多由其弟子显360百科权、真朴等编辑而成。

附:道忞〈奏对机缘〉

  (摘录自《昭久不波烧运六属皮检顺代丛书》)

  上(清世祖)携学士王熙、冯溥、曹本荣,状元孙承恩、徐元文至方丈,赐坐。上命学士问:"老和尚来自天童,如何是天童得力句?"师云:"奉皇上敕书特特到此。"问:"如何是正法眼藏?"师竖拳云:"突出难辨这连架激它笔势跳。"又问:"如何是观自在?"师鼓掌云:"还闻么?"复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朱子云,明,明之也。如何是明之底道理?"师云:"问取朱文公去。"学士无语。(中略)

  上云:"老和尚因甚机缘悟道?"师云:"长疑产难因缘,后来有个会处。"(中略)

  又问:"发心参宣建房父禅即是善,如何又说不思善,不思恶?既善恶都不思,当何处着力?"师云:"善恶总从压却无换东特协朝封翻章心生,心若不生,善恶何着?"上沉吟,师震威一喝汽社员百景业止。(中略)

  上问:"如何是悟后底事?"师云:"待皇上悟后即知。"学士进云:"悟即不问。"师云:"问即不悟。"上首肯。(中略)

  上问:"参禅悟后,人还有喜怒哀乐也无?"师云:"逆之则怒,顺之则欢。"上欣然。复云:"大都此事甚难。"师云:"也不难。不见庞公云:"难难!千石油麻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上云:"却是灵照超过庞公。"师云:"非父不生其子。"(中略材抗些紧衣缩销害)

  上随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如何是不传底事?"师良久,问上云:"陛下会么?"上云:"不会。"师云:"只者不会底是个甚么,是何境界,作何体段?皇上但恁么翻覆自看,看来看去,忽若桶子底脱,自然了办。"上云:"求老和尚更下一语看。"师云:"无毛铁鶢过新罗。"上又问:"如何做工夫始得与此事相应?"茚溪进云:"皇上当谢绝诸缘,闭门静坐,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如大死人相似,始得。"师云:"此语在我禅和家即得,皇上日应万机,若一日稍不励精,则诸务丛脞矣。"上云:"毕竟如何用心即得?"师云:"先德有言,但能于医地圆试破心无事,于事无心,则虚而灵,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务,不妨随时支应,事后返观,向来酬应底毕竟从甚么处起,从甚么处灭,刻刻提撕,念念不舍它条土何井套,自然打成一片,事事总皮杀无碍。"上云:"恐有间断时如何?"师云:"参禅草年宗挥界及委无别诀,只要生死切。皇上果生死切时,如孝子丧却父母,即欲不哀痛,不可得也。"上云:"生死心切诚如老和尚所说,但见闻觉知昔人所诃,今欲用心参禅,未免落他见闻觉知。"师云:"譬如大火聚,触之即燎人,然道火何曾烧却口?不见古人道:"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留朝布内各训宁字额。""

  上云:"参护起发禅悟道后,还入轮回么欢比胶?"师云:"唯悟明生死底人,正可入他轮回。譬如皇上尊居黄阁,忞与群臣何由得望恩光?皇上唯屈尊就卑,故忞等乃得共天语闻法要。所以八地菩萨当证真之后,如梦斯觉。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即欲入般若涅盘,十方诸佛同声劝请:"善男子!尔虽证此法门,然而众生没在诸苦,我诸佛等,不以证此便为究竟。不妨示如幻之法门,觉如梦之众生,从此起大功行,较前所修日劫相倍焉。""

  上复问:"老、庄悟处,与佛祖为同为别?"师云:"此中大有淆讹。佛祖明心见性,老、庄所说,未免心外有法,所以古人判他为无因,滥同外道。"上云:"孔、孟之学又且如何?"师云:"中庸说心性,而归之天命,与老、庄所见大段皆同。然佛祖随机示现,或为外道,或为天人。远公有言,诸王君子,不知为谁?如陛下身为帝王,干干留心此道,即不可以帝王定陛下品位也。非但帝王,即如来示现成佛,亦是脱珍御服,着敝垢衣,佛亦不住佛位也。"(中略)

  上携两学士至方丈,命学士王熙问:"如何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师云:"一字两头垂。"上问:"三教归一,一归何处?"师云:"大家在者里。"学士复问:"善知识既是佛祖儿孙,因甚却要杀佛杀祖?"师云:"有了你没了我,有了我没了你。"上以手指点云:"中庸道天命之谓性,作么生是性?"师云:"不离。"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弘觉道忞禅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