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占医的持续利用》一书的出版社检队宜吃答是上海科学技亮且术文献出版社,出面区技记若版时间是2007年11月1日。
- 书名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1日
- 页数 397 页
- 开本 16 开
内容简介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来自与可持续利用》涉及的药用动植物,主要是珍稀、濒危物种。《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精)》旨在为读者提供中药中使用的珍稀、常介稳怀种点濒危动植物的现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信息、技术和原理。内容涵盖了生物类360百科群、资源现状、保护与利细接啊县用,物种的DNA分子标记、组织和细胞培养、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HTS)、遗传与变异等,力求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最新成就;全书共有18要领周画用乡静美各太推2幅彩照,图文并茂,便于阅读和理解。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共分三篇十章。第一篇总论,共八章,分别是绪论、中药资源类群、中药资源物种的生活号调获距阻组子立那花儿与环境、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分区、中药资源的鉴素罗象李体定、中药资源的质量、中药药用动植物资源与生物技术、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篇濒危名贵中药选论,共两章,分述植物类中药和动物类中药;第三篇附录,包括政策与法规,以及参考文扬在负树物设来电率报矛献、植物拉丁学名索引、动物拉丁学名索引等。建百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始务首物意此肉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资源学的概念
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药资源学的萌芽时期
二、中药资源学的形成时期
三、中药资源学的发展时期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研究的内杀夜容
一、中药资源的种江怎烧类、数量、分布
二、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
三、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扩大与寻找中药新资源
第四节 濒危药农调还去婷兰握续祖用动植物资源
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
二、濒危药用动物资源的现状
第五节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第二章 中药资源的类群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基本类群
一、藻类植物
二、菌类植物
三、地衣类植物
四、苔藓植物
五、蕨类植物
六、裸子植物
七、被子植物
第二节 药用动物资源基本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
二、脊椎动物
第三蒸销时号聚液旧汽服盾宜章 中药资源物种的生死校活与环境
第一节 生究英脸多充口准激境概念
一、环境和生态因素
二、生态因素的作用
三、药用动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生境条件的综合分析
一、非生物因素
二、生物因素
第三节 濒危药用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特点
一、特殊的生态环境需求
派蛋缺点引伯底 二、独特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分区
第一此胜节 世界动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一、世界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二、世界动物区系
距白请地片时今的第二节 中国动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一、中国植物分布与分区
二、中国动物分布与分区
第三节 中国药用动植物的分布区
一、东北区
二、华北区
三、华东区
化获立甚条诉曾帝银提均 四、西南区
五、华南区
六、内蒙古区
七、西北区
八、青藏区
九、海洋区
第四节 植物(动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一、植被的水平地带分布
二、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
第五章 中药资源的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传统中药鉴定
一、原植(动)物鉴定
二、性状鉴别
三、显微鉴别
四、理化鉴定
第三节 中药的DNA分子标记鉴定
一、中药鉴定中常用的DNA分子标记
二、DNA分子标记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 中药资源的质量
第一节 影响中药材品质的自然因素
一、中药材品种对品质的影响
二、植物生长发育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三、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四、环境因素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中药资源质量的控制
一、中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三、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第七章 药用动植物资源与生物技术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二、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发展
三、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过程
四、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五、药用植物器官培养
六、药用植物细胞培养
七、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八、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物种
保护中的应用及现状
第二节 药用动植物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概述
二、基因工程在中药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三、药用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
四、基因工程在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应用
的前景
第三节 中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一、高通量筛选系统及其特点
二、决定高通量筛选效率的基础
三、生药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的几个关键环节
四、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
第八章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一、中药、植物药的差异与保护
二、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 濒危中药资源物种保护
一、濒危物种的等级
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三、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等级
第三节 中药资源保护政策与法规
一、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
二、我国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法令.
第四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一、落实中药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
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四、人工栽培和繁殖
第二篇 濒危名贵中药选论
第九章 植物药
第一节 根和根茎类中药.
1.金毛狗脊(158) 2.黄连(160) 3.桃儿七(163)
4.金荞麦(165)5.甘草(167) 6.黄芪(170) 7.人参
(173)8.刺五加(175) 9.大戟(178) 10.甘遂(179)
11.明党参(181)12.北沙参(182) 13.胡黄连(184)
14.甘松(186) 15.巴戟天(187) 16.龙胆(189)
17.秦艽(191)18.黄芩(194) 19.云木香(196)20.山药
(197) 21.川贝母(199) 22.平贝母(201) 23.伊贝母
(203) 24.天麻(205) 25.山慈姑(207) 26.紫草(209)
27.白及(211)
第二节 茎木类中药
1.白木香(214) 2.沉香(216) 3.降香(217)4.紫檀
香(219)
第三节 皮类中药
1.红豆杉(220)2.杜仲(222)3.厚朴(224)4.地枫
皮(226) 5.黄柏(228) 6.肉桂(230) 7.银叶桂(233)
第四节 叶类中药
银杏叶(234)
第五节 花类中药
玫瑰花(236)
第六节 果实、种子类中药
1.榧子(238) 2.五味子(240) 3-1.莲子(242)
3-2.莲子心(244) 3-3.莲房(244) 3-4.莲须(245)
3-5.藕节(245)4.诃子(246)5.巴豆(247)6.蔓荆
子(249) 7.连翘(251) 8.山茱萸(253) 9.肉豆蔻
(255) 10.砂仁(256)
第七节 全草类中药
1.买麻藤(259) 2.苏铁(260) 3.金铁锁(262)4.猪
笼草(263)5.泽漆(264) 6.仙人球(266) 7.仙人掌
(266)8.肉苁蓉(267) 9.山莨菪(270) 10.雪莲
(271)11.石斛(272)12.手参(275)13.青天葵(276)
第八节 藻菌类中药
1.冬虫夏草(277)2.发菜(279)
第九节 树脂类中药
1.阿魏(281) 2.血竭(282)
第十节 其他类中药
芦荟(284)
第十章 动物药
第一节 昆虫类
斑蝥(286)
第二节 水生动物药材
海马(288)
第三节 两栖动物药材
1.大鲵(291)2.林蛙(哈士蟆)(292)
第四节 爬行动物
1.玳瑁(294) 2.蛤蚧(296) 3.扬子鳄(鼍甲)(298)
4.蕲蛇(299) 5.金钱白花蛇(301) 6.乌梢蛇(302)
第五节 鸟类
燕窝(303)
第六节 哺乳类
1.穿山甲(中华鲮鲤)(304:) 2.猴枣(307) 3.虎骨
(309)4.豹骨(311) 5.羚羊角(313) 6.鹿茸(315)
7.麝香(317) 8.獭肝(320) 9.犀牛角(322) 10.熊胆
(324.) 11.象皮(327)
第三篇 附录 政策与法规
附录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附录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附录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附录四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附录五 全球药用芳香植物野外采集标准(1.0版)
参考文献
拉丁名索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