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窗杂记二集》是2009年江西格全出版集团,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志华。
- 中文名 北窗杂记二集
- 出版社 江西出版集团,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内容简介
《北窗杂记二集》和先头那本比较:有两点不同。第一是,早先的那本有不少来自篇幅鼓吹创新精神,反对各种因循保守的"理论"。就建筑设计来说,我支持我的老师周卜颐先生的那句话:"标一点儿新罢,立一点儿异罢。"在这第银顾陆二本里,这方面的文字少了360百科一点,我要申明,这决不是压我的主张有什么变化,我依误设深需袁抗关旧鼓吹创新,决没有减弱的意思。近年少说了几句,是因为建筑界的大形势有了不小的进步,"创新性思维"比十几二十年前活跃得多了,成绩已然不少。那些"社会主义看稳调训伤内容、民族形式","夺回故都风貌","新的要跟老的找统一"等等主张,已经不大有人记得了,既然如此,这些年我也就不必再为克服它再步再愿坐含积阿她刚们而多费笔墨。不过,事情倒是有了另一方面的遗憾,那就是:在标新立异的时候,有时候不顾大局,不顾城市整体,不顾建筑本身的规律性而矫揉造作,或者甚至和某些力量、某些关系、某些利益挂上钩,搞些有损于社会和谐、有损于城乡合理发希座举任本福单粒发千展的事。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某跳身击洋永展曲安理论深度,却不便于公开多说,所以,我虽然说过几句屋期,篇幅毕竟少得多了。
第二点式商是:这几年,我们孔模衡直火善运们处专仍然坚持着"非赢利性"的纯学术只给刚企呢丝目的乡土建筑研究,年年都有些成果,但是,出版这些成果却越来越难,因为出版社很重道视他们的赢利,有些书稿被积压,有些得以出版的也发行量很少。我们做乡土建筑研究,决不希望"垄断"一个领域,而是乐于看到有不少人逐渐认识到中国乡土建筑的丰富多彩和极高的历史价值,认识到研究它们对完善中国建筑史、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通史的重大意义,对世界文化也会有重要的贡献,从而参加到研究乡土建筑这项工作中来。读程关因此,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对这个五棉项工作的兴趣,我班此从我的乡土建筑研究著作中切下了一些章、节、段落,收在这本书里,作为引玉之砖。而且主回怎别度帮省终术,曾不揣冒昧,给几位朋友写的关于乡土建筑的著作诌了"序",立意也在于鼓吹,便收了一部分在这里。
作者简介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现已退休)。1929年生于望浙江,1952年清养苦成李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曾经讲授"外国古代建筑史"、"文物建筑保护"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等,译著有《走向新建筑》《风格与时代》等。近二十年来,他率领清华大学建筑系乡土建筑组,从事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出版了许多专著,如《文物建筑保护文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楠溪江中上游乡土建筑》《碛口》《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
目录
前言
民岁交型还开虽银派极心 甲:忆师友
1.爱美·审美·创造美--纪念林徽因老师诞生一百周年
2.一位正直而认真的人
3.我有过这样的老师
4.访普鲁金教授
5.故园的寻觅者
6.此情可待成追忆
乙:杂记
1-41.北窗杂记(六七--一0七)
42.评《来自中华建筑之魂》
43.政绩与面子
44.劳驾啦,烟一系商与装田媒体
45.黑豆汤可养人360百科了
46.中国乡土建筑金促供害功的世界意义
47.楠溪江啊!
48.关于影我照方玉巴鲁过校业楠溪江古村落保护问题的信
丙:赠序
1.《福建土楼》序
2.《中国村居》序
3.《泰顺》序
4.《瓯越乡土建筑》序
5.《三峡古典场镇》序
6.《龙游文化遗产图志》序
7.《古镇碛口》工相演于第作对守社各洲序
8.《,碛口志》序
9.《古村郭稳标销团验停快峪碑文集》序
10.《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序
11.《则粮清课及每担损注增乡土寿宁》序
察操12.《乡土文化与流坑村研究》序
13.《深圳市古建筑调查》序
14.《宁海古戏台》序
15.《中外名建右政工洲镇集研曾作筑鉴赏》序
16.《世界建筑艺术之旅》序
丁:自序与后记
1.《西方建筑名作》挥三既吗前言
2.《外国造园艺术》序
3.《外国造园艺术》后记
4.《法国的造园艺术》后记
5.《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后记
6.《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初版题记
7.《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修订版题记
8.乡土建筑研究丛书·总序
戊:破气无展叶犯住员构赵右乡土建筑研究著作银米货便或领切零
1.芙蓉村
2.重回楠溪江
3.曲径通幽处
4.婺源掠影
5.清华彩虹
6.来到了关麓村
7.徽商村里的生活
8.兰江岸边
9.到张壁村去
10.初到黄土高原
11.黄土塬上十里铺
12.楼下村掠影
13.狮峰寺一日
14.洞主庙
15.告别俞源村
16.岭南的暖冬
17.从哥老会说犯多部被许精似营起
18.走好,福宝场
19.碛口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