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兴建的太极书院,迄今已有221年的历史。位于云南省 昆明市 安宁市 安宁市第一中学内。
- 中文名 太极书院
- 属 性 书院
- 词 性 名词
- 位 于 北京城内
安宁太极书院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够欢明规(1789年)兴建的太极书院来自,迄今已有221年的历史。位于360百科云南省 昆明市 安宁市 安宁市第助号石觉封一中学内。

北京太极书院
位于北京城内。元太宗七年(123及曲神阶供5)行中书省事杨惟中所鲜报似太放通建。时杨氏从皇子阔出出师伐宋,得名儒数十人加责道鲜史并求属担封红,并搜集伊洛诸书8000余卷,聚之燕京,遂与姚枢建书院,并立周敦颐祠,以张载、程颢、程颐、杨时、游酢、朱熹配享,刻《太极图》、《通书》、《西铭》于祠壁。延赵复为书院主讲,以王粹为之佐,有生徒百余人。自此,杨、姚及许衡、郝经、刘因等北方学者亦得习程朱之学。书院之学,旨在以伊洛道学为宗,"推本谨始",故以"太极"名。此为元建书院之始。元郝经有《太极书院记》。
河南太极书院
太极书院 位于河南辉县苏门山麓、百泉湖东侧。魏晋时,为名人过化之地、明经修行之所。晋之孙登,魏之嵇康,宋之周敦颐、程颢、程颐血权念位右端距烈激段七、李之才、邵雍等均曾来此,大开苏门讲学之风。邵来自雍"内圣外王"之学即在此形成和发展。元至元间,姚枢好邵学,弃官隐居苏门,辟为书院,名"太极",延赵复相与讲明濂洛之学。许衡、窦默诸名儒幕名而至,倡道授徒,凡经、传、子、史、礼乐、恪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远道来学者甚众,规制日备,"几与鹅湖、白左龙革防跳顾含证力鹿洞并传"。明成化十七年(1481)督学使吴伯通就其址建百泉360百科书院。孙奇逢撰有《太极书院考》,载于清道光《辉县志·艺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