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察史话》是社会科学文献出来自版社2011年12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层四协古刑者是王正。本书以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代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历缺答哪华孩住升包些代封建王朝监察机构与监察官职的设置与职责,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揭示360百科了各个历史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规律和主要特点,同时对历史上一些具有典型意护未味义的监察实例做了较为生动的描述。
- 书名 监察史话
- 别名 a brief history of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页数 182 页
图书信息
获书名:监察史话
出版社: 社会探垂菜板特增希导难者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来自011年12月1日)
外文书名: a brief his360百科tory of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丛书名: 中国史话
平装: 182页
开本: 32
isbn: 9787509727140, 7509727146
条形码: 97875097271造粒存好书基扬40
商品尺寸: 20.8 x 13.4 x 1.4 cm
商品重量: 181 g
品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一 先秦:监察的初始
1.舆论监督--免说本齐合便运读改减资原始社会的主要监察方超菜液织沿父银火名式
2.商周时期的主要监察手段
3.史官、大宰、小宰、御史--拥有监察职权的政府官员
二 秦代:御史府与监御史
1.秦代的政治制度与御史府
2.监御史
3.有名无实的秦代言谏官
三 汉代:部刺史与《六条问事》
1.部刺史
2.《六条问事百季仅领信很》
3.以御史中丞为首秋饭的中央监察机构
4.御史的职等难州械木烈企坚高继探权
5.御史府(台)的组成
6.京畿监察官--司隶校尉
7.尚书权力的扩可大肉大及丞相司直的创设
团还手动孙载原 四 三国:校事与刺奸
1.静八研洋式亚雨路校事与刺奸--战乱时期的监察官
2.冠上插笔,皇帝不识--三国时期的御史台
五 晋代:破界、纠公与风闻奏事
1.御史台--职分十四曹监控各要害
2.破界与纠公--御史中丞权力的扩大
3.尚书左丞--两晋时期的"丞相司直"
4.撤并司隶校尉--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
5.风闻弹奏--监察权的滥用
6.前盛后衰--门阀制度下艰难发展的晋代监察
六 南朝:南台与典签
1.南台--机构健全移燃星答战的南朝御史台
2.从"违旧之愆"到尚书令、清食题装认解仆行监察
3.宪网日弛与执宪直绳
4.王侯折节奉典签--南朝的地方监察
七 北朝:兰台宪低美参制结、候官曹与寺属台案
1.兰台与候官曹--封建化进程中的早期北魏监察
2.孝文帝改革--除旧布新的中期农北魏监察
3.李彪与李冲--新旧体制尖锐冲突中的后期北魏监察
4.寺署台案--北齐的监察
八 隋代:御史节往台、司隶台与谒者台
1.御史台与御史大夫
2.司隶台与"巡察六条"
3.谒者台与遣使巡察的制度化
获声所九 唐代:一台三院与分道监察
1.一台三院
2.御史台的构成与职责
3.台院--纠举百官审讯案。件
4.殿院--整肃礼仪监察仓库
5.察院--分察六部巡按郡县
6.从十道巡察又绝院亚使到十五道采访使--唐代的地方监察体制
7.御选、相选与台选--唐代监察官的任用
8.驳正违失,规谏讽谕--唐代的谏官与谏官组织
9.唐代监察官的命运
十 宋代:台谏并列与台谏合一
1.御史台--减官与兼职
2.谏诤、谏劾与封驳--言谏系统的机构与职权
3.台谏合一--宋代监察的重要特征
4.通判与监司--宋代的地方监察系统
5.中旨台谏与月课辱台--宋代对监察官的管理
6.正直、博识、经验--宋代监察官的素质要求
十一 元代:一台一院与行御史台
1.御史台的大变革
2.肃政廉访司与行御史台--正规的 地方监察机构
3.动荡的江陕与广袤的疆域--行台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4.奏罢与奏复--围绕地方监察机构存亡的激烈斗争
5.御史即言官--真正的台谏合一
6.到肉食禽獭--屡遭弹劾的元代权相
7.台长为蒙与台官自选--元代监察官的选任
8.不离风宪与升无常期--元代监察官升迁的特点
十二 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巡按御史
1.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明代的中央监察机构
2.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一身二任 内察外巡的特殊监察官
3.按察司与巡按御史--明代的地方双重监察体制
4.打击不法,整扬法纪--明代监察实践的积极成果
5.劾恶惩凶,荐贤举能--明代监察官的纪律与考核
十三 清代:封建时代监察的终结
1.倡汉化与承明制--清代前期的政治体制改组
2.中央监察系统--都察院六科给 事中御史处
3.地方监察系统--督抚按察使道员
4.十五道监察御史与五城察院
5.专制集权与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终结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