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护985年7月1言死胞日 ,位于泗洪县东南,洪泽湖西北部,地处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来自渡地带,包括部分湖面、滩地及溧河洼,湿地类型主要有浅水湖泊湿地、浅360百科滩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等。
保护区总聚面积49365公顷 ,2006年2月11日被国务院批准晋负赵谓也厂资养束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由原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湖滨珍禽鸟类保球职清核副护区、生态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生物晚布多样化科普区、万亩水产养殖生态示范区和万亩无公害稻蟹立体养殖示范区六雨衣斯家亲染口大功能区组合而成,以湿地生态系统裂、大鸨等鸟类、鱼类产卵场支克古左及地质剖面为主要保护对象。
- 中文名称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外文名称 Hongze Lake Wetland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地理位置 江苏省泗洪县
- 气候类型 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49365公顷
历史沿革
1999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泗洪县杨毛嘴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

20客测改紧推率给你占但01年11月13日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宿迁市政府成立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设立管理处 。
2004年3月县政府席带互时出台了《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范围。
200愿钟满素损话务河般需无6年2月11日经国务来自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保护区生物种类、种群、种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各种鸟类栖息保护区,最多时近30万只,鱼种资源丰富,区域内的水质达到III类。2006年10月,完成了申报国家级保护区所需软件材料,省政府已向国务院正式提出建设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车茶然保护区申请 。
地理环境
环境概况
360百科 土壤

洪泽湖湖盆沉积物粒径有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湖区东部以粘土质泥为主;溧河洼至穆墩一带,以及成子湖东部,则是泥质砂、粉砂、白色的贝壳层和黑色的铁锰结核砂;西部为砂质泥、粉砂或砂;其他湖区多为粘质泥、砂质泥和粉之古福组砂,泥质砂和砂占少说卫压眼英地道数。
水文
洪泽湖位于淮河中游地区,淮河在洪泽湖以上的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淮河来水是洪泽湖的主要水源,但淮河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以夏秋季淮河流域汛期时,雨量集中,入湖水量最大,冬春季入湖水量最少,过都外听酸贵迫电斤加困图去每适汛期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自从兴建了三河始采统顺收型闸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后须革,大大提高了洪泽湖调蓄淮河水量,抗御洪涝灾害能力。洪泽湖可抵御16米的洪水目沙复板示黑菜二茶按位,三河闸、二河闸、苏北灌溉总渠及其它排洪渠道设计排洪流量可达13000~16000立方米/秒,并鸡标身具备江、海分流的防汛功能。
气候
洪泽湖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降水质攻款活等否六灯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16.3℃,冬春季12月至3月平均气温为5.3℃,年均降水量为925.5毫米,汛期6~9月降水量为605.9毫米,占年总量的65.5%,由于受湖泊水域的影响,降水量高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洪泽湖是淮河中游干、支流与下游河道的联结点,水面浩瀚,源远流长液要儿。387公里湖岸线分为两大类型,即天然湖岸和人工湖岸,湖区北、西、南三面属于天然湖岸,岸线蜿蜒就立会曲折,其中多冈洼相间的波状地形和低山丘陵带分布,湖区东部系一条规模宏大的人工大堤,南北逶延长达67公里,宽50米,成为东岸屏障;由于洪泽湖底高出东部大平原4-8米不等,天然的落差使洪泽湖成为苏北地区农田自流灌溉、水力发静科火直记电、航运的水利枢纽。

集水区的自然特征
洪泽湖属过水性湖泊,水域面积随水位波动较大。在正常蓄水水位12.5米时,面积达2069平方公里。洪泽湖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其几何形态极不规则,东北--西南向的拦洪人工石坝,距湖心15公里,其余为天然湖岸,岸线弯曲,岸坡平缓,全源水域由成财执外般九谓征许继只子湖湾、溧河湖湾元争临散状源四、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主要有潮土、黄棕壤、紫色土、砂礓黑土4种土类。土地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
区域位置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径118°13′9″~118°依友细28′42″,北纬33°20′27″~33°10′40″。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泽湖西北部,包括部分湖面、滩地及溧河洼,湿地类型主要有浅水湖泊湿地、浅滩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等。保护区总面积4936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6663公顷,缓冲区面积17579公顷,实验区面积15123公顷 。保护区管辖区域涉及原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湖滨珍禽鸟类保护区、生态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生物多样化科普区、万亩水产养殖生态示范区和万亩无公害稻蟹立体养殖示范区六大功能区 。
保护对象
内陆淡水湿地生态标劳或特报其武北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等。 以下为保护对象详细说明:
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淡水湿地。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似统和自然景观保存十分完好,分布有三个大类8个亚类来自湿地系统,即:沼泽湿地(草丛沼泽、禾草沼泽、到伤史介信去保七围杂草沼泽)、河流草丛湿地(浮毡型湿地、挺水型湿地)和360百科湖边水生植物(浮水植物草塘、浮率威呢倍弱检际具身优石叶植物草塘、沉水植物草塘)湿地。保扩区内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如此丰富和集中,不仅在我国东部地区少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湿地生物多样性
洪泽湖湿地所在地的植被区划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平原亚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69科162属21商源7种,其中,调查记录到4种我国特有植物,分别为水杉(栽培种)、侧柏(栽培种)、乌菱和野菱。升几知元笔叶保护区湖堤陆生植被的钟神电乔木层主要是杨树纯林,还有成片的水杉林和池杉林、侧柏及较少量的黑杨林和极少量的毛白杨;灌木层主要为构树-野蔷薇等液季晶作包费轴死落叶灌木群落。湿生植物群落主要有以芦苇、菰、莲为主的挺水植物群落、以狐尾藻、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苦草、狐尾藻等为主的沉水植物群落、以芡实、菱等为主的浮水植物群落。

洪泽湖湿地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的平原型浅水湖泊,在长江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洪泽湖西岸水草茂盛,饵料丰富,是候鸟越冬栖息的理阻汉想场所。鸟类在保护区共记录到194种,分别隶属于15个目,36个科,有布新专缺巴为似换房蒸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1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66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18种。其中留鸟41种,候鸟87种,旅鸟19种死车投师要。保护区地处鸟类不同迁徙路线交汇区,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迁徙路过的候鸟,每隔5~10天就要更替一批不同的种类和群体。

洪泽湖是长江淡水鱼类和水生生物重要的繁衍地,同时也是长江鱼类重要的洄游场所, 既有湖泊定居型鱼类鲤、鲫、鲂、银鱼,也有江湖产卵、索饵洄游型鱼类青鱼、草鱼、鲢、鳙等。区内共发现鱼类67种,分别隶属于7目11科;两栖动物7种,共4科6属,其中金线见略记亚月蛙和黑斑蛙属省级保护动物;爬行动物14种,属2目8科;哺乳动物15种,分属5目6科;另有浮游生物91种,底栖动物76种,其中洪泽青虾、克氏原胡司跳粮备全全螯虾已具备形成品牌的基础,为江苏各地水产养殖单位提供了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珍惜濒危动物
据编获房热杂流降铁判顾再调查,平均每年到洪泽湖湿地越冬的水鸟总数在50万革体承未朝福年量轻制只以上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震旦鸦雀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6种 :小天鹅、鸳鸯、黑耳鸢、同料整雀鹰、苍鹰、游隼、红隼、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鸮、短耳鸮、普通鸮、白额雁、灰鹤、疣鼻天鹅、白尾鹞、赤腹鹰等。其中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受威胁鸟类有12种,包括濒危料活第套决管车6种(黄嘴白鹭、丹顶鹤、黑鹳、结从鱼当又察客震旦鸦雀、东方白鹳、小青脚鹬),易危物种3种(大鸨、小天鹅、疣鼻天鹅),近危3种(鸳鸯、褐翅鸦鹃、小鸦鹃)。
地层剖面化石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结构完整,含丰富的化石动物群,属古脊椎类动物有70多种,其中三种灵长类化石被命名为:双沟醉猿、江淮宽齿猿和江苏古猿泗洪种;经有关专家教授研究,确定为"下草湾新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也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之一。因此,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特别是泗洪古猿化石和下草湾新人的发现,对人类起源与区域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是研究人类区域环境历史演变的重要区域。
水质安全及区域生态安全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提高洪泽湖水质,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同时,具有调洪、净化外来污水的能力,在保持湖泊营养平衡,防治富营养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洪泽湖湿地对区域气候的调节与稳定,减轻区域内的洪涝灾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湿地现状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生产力,往往也使之成为人类竞相开发利用的对象。随着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清洁水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过度密集的水产养殖以及相伴而来的水生植被的破坏,使湿 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下降。近十几年来,洪泽湖的生态环境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及不合理资源利用而恶化,以芦苇为主的水生生物群落逐渐被开发成养鱼养蟹的围网区,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持续下降 。

实施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目标。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将"江苏泗洪及洪泽湖湿地"列入了"在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保护的地区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的优先重点名录。建立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落实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生态价值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作用有五点:一是净化水体,二是调节气候,三是蓄洪抗旱,四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五是保护区域生态平衡。此外,洪泽湖湿地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枢纽地段,为此项工程提供优良水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泊,江苏省最重要的湖泊湿地之一,面积2152平方公里,其中泗洪县境内水域面积占湖区总面积的40%,拥有我国东部稀有、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其地理位置独特,功能多样,是中国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湿地。而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洪泽湖地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
洪泽湖湿地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等珍禽的越冬生境,个体数在100只以上大鸨群体有5次。此外保护区内丰富的湿地类型为夏候鸟提供了优越的繁殖条件。因此,洪泽湖保护区的鸟类保护,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
洪泽湖湿地属于过水性湖泊,是天然湖泊与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处于较为天然的状态。洪泽湖对于调蓄长江洪峰,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江苏省、宿迁市及泗洪县委、县政府相当重视对当地湿地资源的保护。
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万公顷。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江苏省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96万公顷。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已通过环保部批准实施,并成功申报了以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此外,保护区还向环保部申报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建设工程项目。
保护区成立了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建了两个科研实验室,即南京大学湿地生态系统分析实验室和南京师范大学湿地环境演变实验室,建成了湿地管护中心和湿地博物馆,以及包括防火隔离带、动物救护站、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管护点及警务站、监测瞭望塔、管护码头、水文、水质监测点、常规气象观测站、疫源疫病监测点等基础设施,实施了缓冲区移民安置和围网拆除工程,恢复水生植被2300公顷,滩地湿生植被655公顷,滨岸林草带建设295公顷,封禁保护8000公顷,并已开展湿地资源的日常监测,重点对鸟类、鱼类和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
旅游信息
洪泽湖湿地公园
洪泽湖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西畔,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内。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内陆淡水湿地中排第11位,华东地区第2位 。
洪泽湖湿地博物馆
洪泽湖湿地博物馆于2006年7月底在泗洪县破土动工,馆址位于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侧的湿地开发区。湿地博物馆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1200万元,于年底竣工,是江苏省第一个湿地生态博物馆 。
洪泽湖水族馆
洪泽湖水族馆是湿地生态水景苑的一大亮点,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有98个鱼类展示池,共展出鱼、虾、蟹、贝等各种水产品110多种。它与水上长廊、垂钓中心、美食渔村、鱼类保种培育池、水生植物观赏池等建筑
千荷园
千荷园又称荷花科技园,坐落在洪泽湖湿地公园西南部的一个小岛上,通过一座桥梁登上被柳树、白杨围合的岛屿,你会发现岛上中部地带有一大片长满荷花的池塘,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主要由左侧的"洪泽湖水生植物繁育基地"、中部的千种荷花园、右侧的珍稀禽鸟救护站三部分组成。
交通情况
保护区对外交通以高速公路为主要联系方式。南北纵贯泗洪县域的宁宿徐高速公路,将保护区与周边主要城市的紧密相连。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规腰桥向下7 000亩处建成芦苇迷宫、荷花岛、蟹岛、乌岛、钓鱼岛、观鸟台、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科技园和湿地博物馆,发展观赏渔业,通过"渔家乐"等形式,开发徐国餐饮文化。交通形式主要有三种:陆上电瓶车,水上电瓶船,岛与岛之间通过栈道串联。

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水上交通也较为便捷。区内河道纵横,汴河等内河航道与洪泽湖航道相连,并与长江航道相通,因此保护区对外交通的可达性较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