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萨属委江续春克头戴高花冠,面来自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360百科璎珞,下着长类感雨团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苗磁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写异宜训生固感鲁相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 中文名称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 所属年代 宋代
基本信息
冲你活验必静合 宋(960-1279年) |
高200厘米 |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很来自快便在各地发展起来。西晋太康七年( 2 8 6 年) 竺法护翻译《正法华经》,观音信仰开始在中国发展。中国现存最早的的观音360百科菩萨像存于甘肃永靖炳灵寺,为十六国时期的造像。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请观音经》等涉及观音的经典陆续译出,更加丰富了观音信仰的内容。为适应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需要,还出现了一些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式观音经典,如《观世音三味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音忏悔经》。在这些甲哥呢地观音经典的影响下,观音信仰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观音由宗教性的菩萨逐渐演变成与人间生活能庆见械就溶广区息息相关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其造像由使滑际苗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性菩萨,就连观音的圣地也由印度迁到了中国的普陀山。中国的观音形象有一首二臂、手持莲花、净瓶、杨枝等物的显宗观音和一首多臂、多首多臂的密宗观音以及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等。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