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明梦吧

明梦吧以研究梦境中的各种发现,解析梦境的隐来自藏内涵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吸引着梦境爱好者们的加入。

让梦境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分享自己的梦境经历。

这里360百科有关于美梦,噩梦,白日梦,清明梦,不解之梦等相关梦境背后前因后果的研究

  • 中文名称 百度清明梦吧
  • 外文名称 lucid dream forum
  • 讨论内容 梦境、心理、研究、生活、文化等
  • 吧主 梦隐者  1138481865
  • 会员名称 控梦师

定义

  清醒梦一词首先由荷兰医生Frederic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清醒梦是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还保持意识的清醒。这时会有更加清楚的感觉,甚至有时可以直接组图控制梦的内容。在清醒梦的状态,做梦者可以在梦中拥有清醒时候的当功高晶福号作年思考和记忆能力,部分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梦境中的感觉真实得跟现实来自世界并无二样,但却知道自己身处梦中,清醒梦者亦能记忆大部分各个不同清醒梦之世界与情境。

  研究证明,清明梦发生于快速动眼睡眠期,即REM期。

  清醒梦的脑成像结果也不同于正常梦境,同时具有睡眠和清醒的某些特征的状态。

  ▲到目前为止,无任何已知情况显示清醒梦会对人类生理或心理上构成损害。

  ▲但由于清醒梦的练习可能需要心理引导和心理暗示过程,若有精神病、癫痫等脑疾或严重的心理问题者,通常不鼓励做清醒梦。

 360百科 【在一般的梦中,背侧前额材论药药如并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顾培酒开容于切菜ontal cortex)受到抑制,影响了逻辑思考能力及自省能力,而无法主导其他边缘系统的脑,清醒梦可能与右背侧前额叶皮质的抑制减弱有关。另有两个区域的活动也增强:楔前叶(Precuneus),这个区域与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主体支配感(sense of agency)以及自我反思(self reflection)有关;前额极皮层(frontopolar),与评价自我思绪与感受有关。边缘队孔杀换击重味坚布系统前部(frontal parts of the limbic brain)的反射系统(reflective systems)亦可能增强】

  以上内容说明:

  ▲接抓理派沉批去么套经常自省的人容易慢北阻额支步测乎二研做清明梦

  ▲练习者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反思自我、感知自身感受来增加做清明梦的概率。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罹患发作性嗜睡病的人平均每可职企月做大约7次清醒梦,而根据研究,没有这种病的人很久才会做一次(未经练习的情况下)。每1千至1万人当中会有一人患有发作性嗜睡病,患此病者可能会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突然陷入睡眠几秒中或者几分钟。在夜晚,他们可能会睡得零零碎碎、时断时续,而且经常被栩栩如生的可怕噩梦困扰。他们还会比未患此病者更容易记住那些梦境。

  早至八世纪,藏样章毛传佛教徒就盛行练习一种认为可以在睡梦中保持完全清醒状态的瑜伽(要知道,藏传佛教徒的生活基本除了念经就是睡觉,可以说睡觉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而忙于工作或学习的人则被更多的事牵扯了注意力)】

  以上事例说明:

  ▲睡眠或做梦在生活中(或者说潜意识中)占的比例越大,存续晶步顾轻放染则发生清明梦的概率越高

知识声明

  词条内容为梦者整理、研究成果,如作转载及其他用途请都急选杀压英米苦且到清明梦吧联系吧主,得到认可。

影响因素

  很多人报告他们在生活中尝试过清醒梦,而且不少在童年中发生。清醒梦是一种需要条件的技巧,即使在有训练的大前提下,在固定基础上实现清醒梦可以很困难,也并不常见。

  以下是一些可以影响清醒梦经验能力的一些因素:

  ·有些人"天生的"比其它人更容易拥有清醒梦。(并不是所谓天赋,只是每个人大脑构造是不同的,激素分泌量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人嗜睡而有人多动,都是受激素分泌量的影响)

  ·冥想,以及任何涉及神智集中的行为能够强化经验清醒梦的能力。因为冥想会增强前额叶皮质的功能,而前额叶正是引突汽清醒梦的负责脑区。(请不要理解成加强了所谓精神力量,规律性的冥想可以刺激该脑区,从而使其在梦中更容易活跃。或者可以认为通过冥想加强了内心活动在生活中的比重,从而提高清明梦的发生率)

  ·拥有清醒梦,孩子比起成人好像容易一点。原因可能是睡得比较久,清醒意识渗状子透入了梦中。(个人认为原因不止睡得比较久,孩子的生活比较单纯,睡眠或者说内心世界在生活中占得比重较大,而成人需忙于物质拉加减测虽轴约世界)

  ·梦境回顾,来自练习记忆自己梦境兰流日毫普的能力经常与学习清醒梦拉刻举掌探光小冷章助销上关系。良好的梦境回顾能力能使人对于他们的梦境更加警觉,同时使他们记得自己进行了清醒梦360百科

  ·经常玩虚拟网络游戏的人好像更容易控梦,控制成功的概率也更大。原因可能是在略袁清明梦中,游戏玩转重任审道在某肥家会代入他们曾经玩过的游戏,而在游处呼地超着延美戏里,他们已经习惯了通过使用各种技能,来实现飞行或者场景跳跃。(在游戏玩家的清明梦里,如果他们想要飞行,大脑内的条件反射是使用游戏里的技能,此时他们做出他们熟悉的飞行技能的受火架意比连正材入动作,大脑的习惯性思维已经默认角色会飞起来,他们就可以轻易在梦里实现飞行。)

部分方法原理

  贴吧流传着各种"大神"编写的清明梦技巧,并不是说他们的方法不对或者不够科学,只是在可行性上缺乏普适性。这些方法大部分是基于他们的自身体验而总结的,其中主要描述了一些入睡状态或者"图像"、"信号"应当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大脑构造是不同的,心理状态也不同。这些方法着重于通过临睡时的种种"现象"及各种相应行为来引导出清明梦,"大神"们或目拉给状界许很自然就能实践这些方法,而初学者在实践时,往往无法找到相应的"图像",或容易出现"刻意"的现象,刻意追求某种"信号",这种"刻意"属于表层意识的行为,过于活跃的表层意识会影响入眠。

  "大神"们的方法可能他们自己成功率很高,但由于语言表达与理解,及人的相异性,实际成功率可能远远达不到。被成功率吸引的练习者还需脚踏实地应叶包著于高作专。去掉一些故弄玄虚的词汇,"大神"们的方法是被包含在以下方法中,或者殊途仍助领限拉以果资同归的。

  以下为几种国际正式发布的练习方法,专注于循序渐进的心理引导及潜意识塑造,大部分行为需要人在醒着的时候或日常生活中完成,更具有普适性,也更易理解与实践。

  最终目的:生理学来讲,规律性刺激大脑掌管逻辑和自我感觉的区域,使其在梦中也保持活跃;心理学来讲,增强做梦在潜意识中占的比重。

现实测试

  在清醒的生活中练习这些技巧,人们最终能够梦到完成一种有时候会失败的现实检查,帮助造梦者明白自己正在造梦使这些方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其更容易出现在梦里,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其成为习惯。

  常见的现实测试包括:

  ·阅读一些文字,望向别处,再次阅读那些文字;或望着手表紧记当时时间,望向别处再次望向手表。观察者发现,那加话除才块陈少推充水些文字或时间在睡梦中经常会转变。

  ·按一下电灯开关或望向镜子。灯掣在梦中很少会运作正常,而镜中影像通常看起来十分模糊、扭曲或不正确,有时镜子中照出则为非现实中的样子,或样子不断改变。

  ·梦中捏鼻子,如果能呼吸,就是做梦;梦中扳食指,如果扳食指能挨到手背,就是做梦;梦中咬手指,如果咬手指能完全咬下去,你的上牙和下牙能碰在一起,就是做梦。注意,每次验梦的时候不要只使用其中一种,最好三种都试一遍,因为有时候可能不奏效,但是三种都不奏效的概率非常非常小。▲(此方法需要练习者从潜意识就相信能做到,比如,日常生活中练习扳手指,先假设是做梦,应当从心里相信能挨到手背,不要试探着扳,有自信的扳手指,受到阻碍时应当心里是诧异的,同时意识到这是现实。在梦里扳指没有阻碍时,就会意识到是做梦)

  ·看着自己的手,问自己:"我是在做梦吗?"(在梦里你可能会看到多于或者少于5个手指,或者很难完成数手指的过程);跳跃,梦中经常会飞起来;戳自己,梦中身体经常会变得有伸缩性。可以试着拉长自己的手指;试着倚靠墙壁,在梦里经常会陷入墙里。

  其它类型的现实测试牵涉辩认一个人的梦征象(dream signs),为他身处梦中提供线索。梦征象通常分为以下各种:

  ·行动-造梦者、其它梦中角色或一些物件做出一些在清醒生活中不寻常甚至不可能的事,例如杂志或报章中的图片变成了活动的三维图象。

  ·背景-梦中的地方或情况十分奇怪。

  ·形状-造梦者、其它梦中角色或物件会改变形状,或者本身的形状已十分古怪。这可能包括不寻常的衣着或头发的出现,甚至以第三者视点去观看造梦者本人。

  ·警觉性-一个奇怪的思想,一种不寻常的官感,或一种修改了的认知。在一些情况下当造梦者把头由一边转向另一边,他可能会留意到景像的一种奇怪闪动或断续。

  ·连贯性-有时候造梦者会在毫无过渡时期的情况下,被"瞬间转移"到梦境中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纵使在清醒生活中这些情况的发生十分不适合并且怪异,它们在梦中思维看起来就是完美地寻常,学习留心这些梦征象对于明白自己身处梦中十分有帮助。

记忆推导法

  清醒梦记忆推导法(Mnemonic Induction of Lucid Dreams)是以一种设立目的的意志去实现清醒梦的一种常见技巧。当进入睡眠状态时,记着认清自己正在造梦,或记着寻找梦特征。因为它很容易掌握,对于从未练习清醒梦推导技巧的人来说它十分理想。(此条描述不清,个人认为应该是讲述了造梦的技巧,即入睡时展开想象,同时不时提醒自己是在造梦,在真正进入梦境的时候,时机掌握得好的话,造梦时的清醒意识会保留)

  清醒梦记忆推导法的技巧由Stephen LaBerge发展,并且在他的作品《the World of Lucid Dreaming》中描述。

清醒再入睡

  ▲此条方法个人经验认为,成功率较高。但是打扰睡眠,不建议经常练习,可用于体验。

  清醒再入睡(Wake-back-to-bed, WBTB)技巧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最容易引导出清醒梦的方法。这方法需要身体疲倦时入睡,然后于五小时后起来。然后集中精神想着清醒梦,保持一个小时的清醒然后再度入睡。获得清醒梦的机会率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入夜时快速动眼期的周期变得更长,而这种技巧利用了夜里的最佳快速动眼期周期。因为这快速动眼期周期变得更长与更深,此次所获得的清醒状态会导致一个维持更久的清醒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声称在早上临起床时候会有更多能够记起的梦。然而,也有另一个解释说这是因为▲当人们身处一个梦中直接清醒过来的时候,记起这些梦比较简单得多。当夜里发了一个梦,通常你会立即重新入睡,所以并不会记起。假如想记着夜里的一个梦,把它写进床边的笔记薄中。

  这种方法分为8个步骤:

  1.忆梦: 起床以后先不要动,不要起身,躺在床上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自己晚上做的梦,尽可能多的回忆梦,越详细越好。

  2.起床: 回忆梦境结束以后,就可以起床了。和正常的起床一样,你可以上厕所,刷牙洗脸之类。

  3.期待: 起床之后,要尽量让自己更加清醒,越是清醒,对你接下来做清醒梦的几率提升的就越高,当然,如果你要去晨练之类,最后连回笼觉都睡不着就糟糕了。这时心理要想想等下可以做清醒梦,让自己心理上期待起来。

  4.▲记梦: 接下来打开你的日记本或者电脑里面的记事本之类,开始写下来刚刚回忆的梦境的内容,写得也是越详细越好,不论那个梦有多普通,都要仔细的写下来,这样也会大幅度提高你的忆梦能力,从而增加清醒梦的几率。

  5.改梦: 上面几步都完成以后,留下一点时间计划一下接下来你要做的清醒梦的内容。这里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挑出自己刚刚记录下来的梦里面最真实的一个,然后删去结尾,在脑中想好自己计划的结尾,越详细越好。

  6.识梦: 这一步就是简单的心理暗示,在准备回笼觉之前,努力的告诉自己:我等下要认出自己在做梦! 大意就是这句话,你可以把它念出声音来,多念几遍达到心理和听觉的双重刺激。

  7.回笼: 上面的步骤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开始小睡一下。躺在床上,让身体完全放松,但是意识集中在做清醒梦这个主题上面,准备认出你自己的梦。

  8.入梦: 当你的身体越来越放松,甚至进入了类似于冥想或者入境的状态的时候,你要开始在意识里▲重现你刚刚在第5步中计划的梦境,越生动越真实越好(不光情节,包括声音,自身感受,情绪,环境)。你的大脑这时会逐渐进入到睡眠状态中,意识会越来越难以集中,大脑会用各种杂乱的想法,画面,甚至声音来干扰你,这里你不用回避,不用勉强抑制那些想法,随心所欲,借力打力,在大脑干扰你的那些想法中塑造你的梦,在干扰的画面中展开你的梦。这样可以让你的目标更清晰,即使在你完全睡着之后,也会认出你计划的梦,唤醒自己的意识,从而让它变成清醒梦。

WILD

  意思就是在你入睡后,直接带着你清醒时的意识进入眼动睡眠作为清醒梦的开始。这个方法包括两个部分:

  1. 在多梦睡眠(REM,Rapid Eye Movement)中叫醒自己: 这里你可以是睡眠中偶然醒来,或者是主动得调闹钟叫醒自己。多梦睡眠一般出现在正常睡着之后的70-90分钟后,不过开始的时候很短,越到后面REM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如果是晚上12点睡觉,可以调节闹钟到3点一次,4点一次,5点一次这样,前提是你不会被吵醒以后就再也睡不着。

  2. 保持清醒继续入睡: 自己在多梦睡眠中被叫醒以后,一动也不要动,立刻闭上眼睛重新开始睡眠,但是要努力保持意识的清醒,并且在心中默念自己要做清醒梦这样的想法。这时你有可能感觉到身体逐渐放松,最后失去知觉,连一个手指也不能动,身体仿佛有千斤重。如果你有这些类似的感觉,那么恭喜你,你进入了睡眠的第一个步骤,睡眠麻痹。也就是俗称的"鬼压床"。这时候大脑会开始用各种想法,画面,声音来干扰你,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要害怕,那些都是你大脑在试探你是不是真睡着了。等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你的大脑就会继续进入多梦睡眠中,你的梦将会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度呈现在你面前。

周期调校技巧

  (实用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周期调校技巧(Cycle adjustment technique,CAT)由Daniel Love开发,是一个引导清醒梦的有效方法。它包括调校一个人的睡眠周期去激发睡眠后期的清醒警觉性。首先,那人在正常清醒时间前九十分钟起床,直至他们的睡眠周期开始自我调校(Daniel Love建议这个步骤维持至少一个星期)。在这九十分钟周期中不断进行现实测试。当完成了这个原来的周期,正常清醒时间与较早九十分钟的清醒时间每日交替。在正常清醒时间的日子,身体在梦中已经准备了清醒,并且惯性地进行现实测试。这些为清醒状态而作的睡眠周期调校应该因应个别心理及生理条件而定。

唐璜的技巧

  这种技巧以卡洛斯·卡斯塔尼达的小说《Journey to Ixtlan》中角色唐·璜·马特斯(Don Juan Matus)命名。入睡前造梦者可看着自己的手然后跟自己说:"稍后,当我在梦中,我会看着我的手然后省觉我在造梦。"当造梦的时候,造梦者必需看着自己的手,再望向四周,在梦中重复步骤

引导仪器

  ▲(此方法经调查及亲测,大部分人无效,或实现短暂清明梦后立即醒来,且影响睡眠。现在市面上的所谓雷米眼罩都是假货,下文提到的仪器早已停产,经调查,原因是使用者反映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且不能实现宣传的功效)

  使用仪器去引导清醒梦是可行的。这原理利用了把外在刺激并合于一个人梦境里的自然现象。通常造梦者会在入睡时载着一个仪器,当感应到造梦者进入快速动眼期时,它会发出一些声响或闪动光线,使这些刺激并合到造梦者的梦境中。例如闪动的光线在梦中可能被转化为一辆汽车的车头灯。Nova Dreamer是一个知名的梦推导仪器;然而,截至2006年为止,这仪器已经没有再度生产。

  电子仪器并非引导清醒梦的唯一仪器。睡前聆听不同的音乐档案也是很常见的方法。把音乐档案调校至入睡后播放也很常见。按照这个方法,造梦者很容易会认出声音,省觉身处梦中,并获得清醒状态

有关现象

  这两种现象生理学来讲是由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梦中为了防止失去理智的大脑伤害身体,肌肉会变得不受大脑控制

  ·假清醒:假清醒现象发生时,造梦者会突然梦到自己从睡眠中醒过来。通常在假清醒梦境中出现的房间,跟造梦者真正身处的房间是相同的。假如造梦者获得了清醒状态,他很多时候会相信自己已经不再在梦中,并开始离开该房间。由于造梦者实际上仍身处梦中,这个现象被称为"假清醒"。很多时候这是清醒梦的一个后续,因为人们在梦中失去了警觉性,但假如造梦者进行了现实测试,那他很快会获得清醒状态。有写梦志的人会因为这种现象而重复记下这个梦很多次。哲学家Bertrand Russell宣称曾在麻醉苏醒后,历经一百层的梦中梦,显示梦中梦的原理是脑部将肌肉无力误判成在床上醒来

  ·睡眠麻痹:睡眠瘫痪症(sleep paralysis)又称睡瘫、睡眠麻痹,在中国民间也把此类症状叫做"鬼压身"、"鬼压床"。此类症状若经常发生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详见睡眠瘫痪症。若偶尔发生则是正常生理状态,可能由于过于疲劳或睡姿不正确引起。

清醒梦的状态

  清醒梦有各种不同的状态,但大多都能控制整个梦境,以下部分有的人同时拥有,有的人只拥有单项或部分,有的人随者次数而逐渐增加。

  ▲以下状态无递进关系,不代表做梦的级别,只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能在梦境中意识到自己在梦境。

  ·强迫自己从梦境中醒来以确认自己是否在作梦然后继续。

  ·在清醒一段时间后而再次入眠时,能从上次梦境中继续。

  ·能在睡眠时选择某次梦境继续。

  ·能在睡眠时创造一个自己所要的梦境。

  ·能在梦境中控制时间感。

  ·能在梦境中控制知觉感。

  ·无意中于梦境中再造一个梦境而成为梦中梦,于梦中梦里依旧可以察觉而强制离开,但并非清醒,而是为第一个梦境,依旧可以察觉。

几种常见问题

  我完全不做梦怎么办

  梦只是大脑连续的活动,严格来说甚至都不能按个数来数,只是人们根据情节不同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梦。人的大脑在睡着的时候也会进行很多活动,也就是做很多梦,只是根据自身记忆、情绪、或者白天的生活情景、白天的心理活动,有些梦是有意思的,有些梦可能只是没什么意义的思考的碎片。人们倾向于记住那些有情节有意思的梦,而有情节的梦不是天天有,更多的梦只是一些思想的碎片,不会被人注意到。这是人们觉得自己不做梦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因为工作上学等原因,大部分人都是被闹钟叫醒,被叫醒之后,大脑就专注于寻找并把闹钟关上,而刚刚结束的梦境因为没有重复记忆,还保存在短期记忆里,一被干扰就很容易丢失。等关上了闹钟,自然就不记得自己做过梦。

  解决的方法是,尽量在闹钟响起的时候,别睁眼,保持意识有略微模糊的感觉,迅速温习一遍刚刚做的梦(在闹钟声下会有点难做到,但是请尽量回忆更多的梦的细节),然后将梦总结成关键词,心里只需默念这几个关键词然后醒来,关闹钟,把关键词记下来,对着关键词回想梦会容易很多。

  知道自己做过梦,但是完全记不住内容怎么办?

  起因及具体解决办法同上,都是短期记忆惹的祸。

  要练习多久才能知梦控梦?

  主要取决于你练习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心理引导的过程,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见效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规律性的,经常的对自己进行引导和暗示,肯定比不规律的练习见效快。

  梦中总是不记得要验梦,或者验梦总是不成功?

  上文提到的现实测试技巧,目标是为了使大脑对这些验梦行为产生条件反射。第一个反射,看到特定情境或规律性的,反射性低头检查自己的手指,思考环境合理性;第二个反射,当发现不合理之处时,反射性意识到这不是在现实。而条件反射的培养是需要规律性和长时间练习的,刚开始练习时完全无法实现反射或只能实现一个反射是正常现象,只要坚持到大脑培养完成这两个条件反射,就可以自然知梦。

  知梦是什么感觉?

  很多人对知梦的感觉有误解。梦是由潜意识主导的,潜意识活动和思考的方式跟表层意识有很大不同,这就导致有些人其实已经出现了知梦的现象而不自知,错失很多乐趣。

  表层意识更像是一个操作系统,发出指令,然后肢体完成指令;潜意识则是负责"背景设定"。

  当你知梦的时候,其实不会产生与表层意识相同的"这是在做梦"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我知道在这里我就是神,我可以做到一切"的感觉。

  知梦之后很快就掉线?

  因为梦中世界是潜意识主导的,所以有些感觉或者行为跟表层意识不同,需重点理解。若以表层意识的方式(即日常生活的方式)控制梦,则很快表层意识会完全醒来,即"掉线"。

  知梦之后试着飞起来(泛指控梦),却总是不成功,之后很快掉线或掉入普通梦?如何控梦?

  这是因为在梦中,你试图(或者说习惯于)用控制表层意识的方法去控制梦境,即发出指令,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控制潜意识的方法,所以在梦中会习惯性的使用表层意识,而使用表层意识很容易发生掉线,或者梦境被干扰从而掉进普通梦。

  比如在"出体"过程中,想要从床上起来走到窗前,很多人告诉我他们"起不来"。首先"起床"这个动作是基于肢体层面的(控制肢体的是表层意识),在梦中你是没有肢体的,梦是你自己创造的,你想要走到窗前甚至都不需要"走"这个动作,只需要让自己相信自己已经在窗前。"让自己相信"就是控制潜意识的过程,潜意识是负责背景设定,在背景设定里,你不需要动作,只需要"知道自己已经在窗前"。

  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当我"假醒"时,场景在学校,验梦知梦之后,我"心里知道"这是一个我主导的世界,然后"我心里知道我在湖边",于是我就在一个森林中的湖边。

  "我知道"就是控制潜意识的关键,而不是"我要去、我要做"(在很多癌症的康复病例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潜意识暗示的方法,给病人提供"秘方、特效药、特殊治疗",让病人相信他们会痊愈,而不是告诉他们"要积极、要与病魔斗争",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实在难以理解的,还有一个方法,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技能"这个词,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控梦中。

  举个例子,我爱玩各种网游和单机游戏,在控梦的时候,我想飞行,我会使用"轻功"技能,然后眼前浮现游戏中轻功技能的动作,然后我自然而然就飞起来了。因为大脑的惯性思维在日常玩游戏中已经培养完成了,使用了技能,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再比如,我在梦里打小怪兽,我要给它最后一击,我选择"三连射"技能,瞄准它的嘴,我就会浮现出游戏里三连射的动作,然后怪兽就倒下了。总结来说,就是跟从你的游戏惯性,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技能,然后结果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不过"使用技能"之后产生的结果,一般也只会和游戏里一致,当然控梦熟练之后就可以自己设定技能或者修改技能。

  出体之后会不会回不来?

  不会,因为出体并不是灵魂出体,只是名字相近。

  "出体"这个词是中国民间对于假清醒状态的一种昵称,本质还是一个梦。与灵魂无关。

  不想再做清明梦了,怎么回到普通梦?

  只需要停止一切清明梦的练习程序,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让自己的生活忙碌起来。潜意识对梦的关注度少了,在梦中就难以保持清明。

  有一阵我忙于学业,白天很少甚至想不起来要验梦,早上起来记住了梦也不会写下来,临睡因为太疲劳,也没有任何复习和暗示。不到一个周,我就掉入了普通梦,记梦的能力也降低了。但是后来又开始练习,很快又恢复了状态。我在大学时期的清明梦能力基本是起起伏伏,考试周附近降低,考完试恢复练习,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怎么办?

  当你在现实生活中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疑梦契机。这代表"怀疑是在做梦"这个思想已经根植于你的潜意识,在梦境里也会很容易出现这种怀疑,你需要做的下一步就是,在你怀疑的时候,进行验梦,完成验梦你就可以辨别梦境和现实。当验梦也成为你的习惯时,在梦里也会做出验梦的行为,从而分辨出这是梦境。

  我做梦梦见了blablabla,求问什么预兆?

  梦境是心理的映射,梦境的状态很大程度反映了你的心理状态,所以这不是一种"预兆",是告诉你,你的潜意识在想些什么,害怕些什么,担心些什么,想要做什么。

  贴吧里这么多方法,我选择哪个练习呢?

  贴吧里的方法大部分是强调了"一部分"的技巧,比如"梦屏"可以看作是一种睡前引导的技巧;"压床出体"是一种控梦技巧。真的想速成清明梦,还是要全面练习,从日常的心理暗示,条件反射的养成,记梦的习惯,到入梦技巧。

  如何续梦?

  临睡在脑中回放想要续的梦,尽量还原一切细节,场景,声音,内心感受。一遍又一遍回放,等自然入睡时就会接着往下做。

  在梦里怎么也跑不快,飞起来还总容易掉下来怎么破?

  首先你在梦里跑步这个行为,就是在使用表层意识,表层意识是给肢体发送指令,而人在睡觉的时候肢体是被大脑"锁住"的,很少移动,表层意识在发送指令后没有接收到执行的信号,在梦中的反映就是迈不开腿,跑不快。所以在梦中当我需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传送术",被人在后面追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打败他们,因为我知道我跑起来会很捉急。

  在梦中飞行容易掉下来,是源自内心对于"掉下来"的恐惧,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潜意识其实是担心会掉下来的,而梦就是这么个东西,潜意识怎么样就反映成什么样。我在飞行的时候更喜欢用"二段跳"或者"n段跳",飞一段时间,在什么东西上借力一下,再接着飞。用于借力的可以是任何东西,我喜欢设定成我从口袋往脚底扔叶子,踩一下叶子又可以飞一段。

几种争论话题

  出体是灵魂出体?

  不是,"出体"这个词是中国民间对于假清醒状态的一种昵称,本质还是一个梦。与灵魂无关。而梦只是大脑活动。

  预知梦?

  目前的研究不能为预知梦的存在提供科学证明,但是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我在高中的时候,期中考试附近,梦到暑假我和同学在教室玩三国杀(我们的教室在暑假只允许学生去上自习,不允许玩,有老师会不定期巡查),场景是四张桌子摆在一起,旁边还放着同学的红色校服,然后班主任进来,没收了三国杀,和摆在桌上的我的手机。等到了暑假,我们经常在教室用投影仪看动漫或者聚在一起玩三国杀,但是有一天正在三国杀,我看到旁边摆着的同学的校服,突然想起了这个梦,于是我收起手机,退出牌局,坐在教室的最后面伪装学习。二十分钟后,班主任走进来,没收了三国杀。我幸运的逃过一劫。

  这个梦不代表我是支持预知梦的,因为未知变量太多,我们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在教室玩三国杀,这个梦可能只是重现过去的情景,并且展现了一种我一直担心发生的情景。

  目前国际对于预知梦的态度也是不确定的,有人坚定相信,却提不出证据,有人觉得只是大脑在特定情境产生的错觉(比如第一次到某地,感觉曾经来过),也有人认为"某地似曾相识"是因为在之前的不经意的情境下,大脑接收到了关于此地的一些信息,比如图片等,却没有写入记忆里。

  联机?

  电影中描述的侵入别人的梦境的药品或者仪器,目前是无法被制造出来的,因为从原理来说就不符合实际。电影和小说只是艺术创作,是人的想象。

  国际上的清明梦研究很少提到这个方向,因为在心理学领域,清明梦是一种个人的大脑现象。一个人的大脑是很难(目前来说是无法)侵入别人的大脑活动的,就像你无法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

  大脑活动基于神经活动(包括生物电)和激素调节,这些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你的大脑,大脑外面还有一层骨骼,一层皮肤,先不说激素是肯定无法散发出来,大脑活动微量的生物电也很难散射出来,即使脑电波散射出来,它对别人的大脑也基本无法产生影响(不然就可以控制别人了),更不要提将别人拉入自己的梦里或进入别人的梦里,需要传递的信息太多了,脑电波无法完成这个工作。

  联机的实现有两个悖论,第一个悖论是,在梦中是没有"眼睛"的,两个玩家如何分享同一片场景?有人说是类似游戏地图的感觉,B 传给A场景地图,脑电波对信息的容量极小且不稳定,而且梦中的场景经常变换,几乎没有规律,两个"玩家"是不可能呆在同一片场景里的。

  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悖论,就是谁为主导的问题。如果A进入B 的梦里,那么梦的背景全部是B 设定的,相应的B 也可以做出改变,而A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A是以什么形态进入B 的梦境的?A是否也可以被B 控制?(那么B 也可以在清醒的时候控制A的意识了)如果A是类似独立的玩家,那么A的控梦技巧是否也在B 的梦里奏效?如果A 和B 对场景做出了相反的控制,结果如何?如果只有B 能控制场景,那么在他切换场景时(因为梦是极其不稳定的,就像人纷乱的思路),A是否也跟着一起传送?

  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稍微进行假设就可以发现矛盾所在,但如果灵魂存在,则一切就得到了解决。然而科学界对于灵魂的态度是,无法证明其存在,一切试图证明灵魂存在的证据或事例最终都可以被心理学解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清明梦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