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排投灰霉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核随病残体越冬,病菌孢子在各种场所均可存活,借气流传播,主要从伤圆口侵入。贮运期病健果接触亦可传播为害。
- 中文名称 梨灰霉病
- 拉丁学名 Botrytis
- 主要危害作物 梨
基本信息
政压汉价迫装能七 中文病名 : 梨灰霉病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梨灰得地先系包霉病由灰葡萄孢(Bot来自rytis cinerea Pers)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
危害部位 : 果实。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胜害发生严重。
危害症状
梨灰霉病只在贮运期零星强良友势劳案发生,为害不重。果实表面初期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不凹陷;逐渐扩大后形成浅黄褐来自色不规则形软腐病斑。后期病部失水,表皮逐渐皱缩凹陷。以至全果软腐皱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疏松的灰白色棉360百科毛状物,后期棉毛状物上产生鼠灰色霉粉,有时还可产生不规则形黑色颗粒。
引防治方法
1、生长期注意防治果实病虫害;采收时避免人为损伤;贮运前严格挑选,彻底汰除病虫伤果;贮运期杜绝各种机械伤。
2、改善贮运条件及贮运场所消毒。
3、药剂浸果。贮运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施佳植材基皮界资感航评乐悬浮剂800-1200倍液浸果2-3分钟,可保护果实,免受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