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坝场是想尽诗口房思南县一个最重要的息般厚源油汉架乡镇之一,位于思南东南面,与塘头镇、瓮溪镇等重要乡镇共同为思南县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人口数以万计,面积是思南县最大面积的乡镇,塘头、来自瓮溪等乡镇分别位居其后。360百科人民安居乐业,和睦共处。
- 中文名称 大坝场
- 外文名称 Dabachang town
- 方言 大坝场方言
- 气候条件 亚热带气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大坝场 方言:贵州方言
外文名称:Dabachang town 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
著名景点:大坝场茶山,尧上水电站,利民水库,老林(很高的山峰,位于大坝场镇高峰村车房沟附近)等

行政区类别:思南县下属乡镇 下辖区:桐梓元来自,青杠元,尧上等村
车站:大坝场镇客车站 车牌代码:360百科贵D
电话区号:0856(+86) 邮政编码:565111
著名中学:大坝场中学 特产:牛肉干,凉皮等
概况
其实,生活在大坝场的人都知道,生活很艰苦。每年都靠天吃饭,气候湿润那么就有收成,天干就一成不获,此图是天干时为人民服意益员知起以务的人给他们送来的水,连生活用水都没有,感谢你们为人民着想。再就是冬天来临,高峰村一带的人都面临停电的威胁,他们为了能在家人从外面打工回来过一个好服体红问社翻翻的春节,每年都担心电杆会不会被雪压倒,增味电信会不会断等,所以,政府积极为人民服务,2011年把水泥电杆都安在每个村寨上了,为了防止冬天电杆又再一次被压断,人们就想到把电杆沿着马路安,这样,即使是压断或者电信断,也可以方便的修复而不用冒着生命露做态转危险钻进大雪里面的林子,聪明的人民(高峰村车房沟等处就是这样安排的)
这是冬天时电杆被压断后,人们钻进雪林子里面砍木材当作电杆,然后大家一起抬电杆的过程中。
不过还好人们那么的勤劳勇敢
我们为这样感到无比欣慰
大坝场通达思南的公路虽然弄好了,可是通往各个乡村的公路还是水病间泥巴路,每次下雨时赶集的人们身上沾满泥巴,因为没有水泥路,而且到冬天时基本不敢出门,因为路上泥巴结冰不敢出门,这样给每一个不是生活在街道上的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此,希望能尽快实现"家家通水泥路"的美好愿望 。

历史沿革
大坝场镇地势平坦,系山间大坝,明代已为重要集市,故名"大坝场"。明代以来,大坝场辖区先后属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思南府及思南县辖地。民国3年废府设县,大坝场属思南县东南区;民国19年,省调整区划,思南划为9个区,大坝场属第七区;民国25年调整为5个区,大坝场属来自于第五区,辖7个360百科联保,45个保;民国26年调整保甲,辖7个联保、33个保;民国31年废联保设乡镇,大坝场为四维乡,一直沿袭到解放,1949年12月,思南划分为6个军事督导区,大坝场属第五军事督导危补即化末区,辖四维、六合、沿绕3个乡。1950年2月1日,思南县设7个区19个乡镇,大坝场为第七区,同年10月,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同时将沿绕乡划为第六区。1955年7月,第七区正式命名为大坝场区,区公所驻地设在大坝场街上。1956年,全区调整为11个乡,即大坝笑体建灯继物由半伤互、德浩、天桥、兴隆、大岩、枣桐、大兴、大溪、天坪、潘溪、梧桐;1962年撤销各管设理区恢复为区公所,设枣桐、大兴、天桥、块穿娘轻造华均站梧桐、兴隆、大坝等6个公社管理委员会。1963年2月,又建为11个人民公社。1971年撤销潘溪公社并入梧桐公社,撤销天坪公社并入兴隆公社和德浩公社。1984年社改乡,建立大坝、官寨、天桥、梧桐、德浩、兴隆场、大岩、青杠园、桐梓园等9个乡。1992年10月,撤区建镇并乡,原兴隆场乡、大岩乡、德洁乡的合心及红岩两村合并为兴隆乡,由原来天桥乡、梧桐乡的湾里、长田、梧桐、干溪、老木林、张家再明解校秋善寨、国庆等7个村和官寨乡的南山、梅子堡等2个村合并为天桥乡,梧桐乡意西尔资依布设条要的另6个村,有5个村并入邵著田直家桥镇,有1个村即明星村交并入大坝场镇。大坝场镇即是由大坝乡、青杠园乡、桐梓园乡、官寨乡的7个村、德浩乡的猴子圈村、杨家寨村、小德浩村和梧桐乡的明星村合并而成,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6个村民小组。2007年1月,撤并村组,合并为大坝、操行否况小级状径龙江、官寨、筑山、明星、尧上、桐梓园、光明、青杠元、红联等10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月,又撤并村组,合并为现在的华似尽未阶晶22个行政村1个社区,262未护翻端制够最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2014年末辖坪山村、迎丰村、龙坪村、和平村、桂花村、筑山村、官塘坝村、洞龙村、齐心村、尧上村、桐梓园村功牛好克告永、高峰村、坪兴村、枣坪村、青杠元村、山角庄村、花坪村、明星村、小德浩村、红联村、杨家寨村等22个行政村和1个场坝社区,262个村民组,政府驻在场坝社区竹林坝组,社区所在地有政府路、建设路、育才路、杨柳路、盐井路、商业中街、商业下街、商业上街等6条街道。
人口面积
2014年末,辖区总户数7605户,总人口2912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650人,占全镇总人口50%。境内有汉东较总搞烟钟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侗族、蒙古族、瑶族、壮族等9个顺该民族,以土家族、苗族居多,蒙古族、仡佬族画德次之。辖区总面积178.8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辖区位于思南县东南面,东与印江杨柳乡接壤,南与石阡县坪地场乡毗邻,西与思南县兴隆乡隔龙底江相望,北与本县天桥乡共界轴去。地跨东经108°15′~108°困规南27′,北纬27°39′~27°47′。电话区号0856,邮政编码565111,距县城思唐镇42千米,距铜仁市188千米,距省城贵阳市 (往石阡方向)351千米、(往思南方向)417千米。
地形地貌:地处梵净山西麓,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和西南稍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多丘陵、山地,属亚丘陵山地类型,期间沟壑交错,少平坝,仅有镇面七搞岩条斗频试井政府驻地和野毛溪两处各1.5平方千米的平坝地。
气候:境内员林绍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6.5℃左右。最热月7、8月,气温在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7℃。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6.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7.7℃。年平均日照1343小时左右,1963年达1400小时。全年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189毫米左右,气候现象有明显规律,高山与平地相差一个节气(15天左右),各类植物随季节变化而生长。
水文:全镇石灰岩广泛分布,溶洞较多,河谷深切,水位低,是全县水资源较好的乡镇,境内有瓮腊河、响水洞、毛家堰、龙底江4条河流。有利民、小茶林、筲箕湾、毛家堰、拖船沟5座水库,蓄水量450万立方。有地下井2口。全镇虽然水资源较好,但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
资源:煤储量310万吨,主要分布在坪兴、枣坪、青?园、桐梓园、尧上等村。铁、重晶石、锰矿较为丰富,官寨铁矿储量在25万吨左右,坪山、龙坪、永红、筑山的重晶石储量在300万吨左右,尧上的锰矿储量在20万吨左右,坪兴、枣坪高岭土储量在300万吨以上。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雪凝、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1995年4月发生特大风雹灾,直径达4厘米。2008年冬季发生雪凝灾害,凝冻达2个月。2010年7月发生洪灾,遭受了165.8毫米较长时间的强降暴雨。2011年发生旱灾持续长达4个月。杨家寨村杨家寨组及龙坪村韩家屋基组有地质滑坡迹象。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全镇总耕地面积为22837亩,其中田15601亩、土7236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茶叶、花生、中药材等。2011年10月招商引资引进外商发展中药材种植曼地亚红豆杉,建立了曼地亚红豆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3.84亿元,计划种植面积3万亩,已投入基地建设3000万元;主要养殖业有:牛、猪、羊、狗、鱼、鸡、鸭、鹅等,大坝场黄牛已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及贵州省"无公害产地"认证。
工业:2014年末有闽黔木材加工厂、羽贵木材加工厂、润源石材开发有限公司、思南县青山篷煤矿、思南县东坡茶叶加厂、金鑫茶叶加工厂、思交牌牛肉加工厂等工业企业相继在大坝场落户发展。
服务业:2014年有农家旅馆10家,农家乐山庄4家,超市2家,客运车辆17台,其中思南线9台、石阡线2台,铜仁线6台等。
教育:2014年,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1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1所,教职工220人,其中初中教师86人、小学教师 134人,中小学生2812人,儿童入学率达10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8.2%。
医疗卫生:镇内有医疗卫生机构两家,常年开设床位90张,有医务人员67人,村卫生室23个,村卫生人员23人。
基础设施: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日益完善。其中水、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境内除两条主干道(思南至石仟、大坝场至印江杨柳)外,已硬化通村公路80多公里,基本上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交通
风景
每年大坝场大坝上面会铺満了漂亮的油菜花,人们会不断地参观美丽景色,东坡山庄的桃花漫山遍野,茶山更是春气融融,美丽的官寨到了秋天枫叶洒落满地,利民水库更是一个游玩的圣地,水电站是人们向往的景色,水电站的水是从遥远的响水洞而来,响水洞的水是天然的圣泉,每秒钟出一立方米水,而且这种水很甜,冬暖夏凉的天然山泉!在车房沟,遥灌厂,高家寨等干活的人们口渴的时候都会想起响水洞。。。。。。不过,因为交通不便和人们的意识不好,本来是一个极大可以出名的泉水,被世人遗弃在一个孤独的地方,可惜。
学校
大坝场小学,大坝场中学,官寨中学,大坝场小太阳幼儿园,桐梓元小学,明星小学,青杠元小学,尧上小学等
特产
大坝场牛干巴(是思南甚至贵州都出名了的哦)
运输相对便利。
名网
思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