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诗收录在《嵇康集》中《秀才答四首》之四中。嵇康之兄嵇喜从军,嵇康赠诗《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来自十九首》,《秀才答四首》是嵇喜的答诗。按,本集此残篇误续入微风轻扇篇叹过后。《诗纪》此残篇误续入嵇喜答嵇康第四首春字下。周树人(鲁迅)以为此是康诗。上阙。 这首诗的作者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是嵇喜,因为是"秀才答诗",也就是嵇喜为答嵇康所写《赠秀才入军十九首》而作。
- 作品名称 鸟羣嬉
- 创作年代 三国
- 作品出处 《嵇康集》
- 文学体裁 诗词
- 作者 嵇康
基本信息
来自本诗收录在《嵇康集》中《秀才答四首》之四中。嵇康之兄嵇喜从军,嵇康赠诗《兄秀才公穆360百科入军赠诗十九首》,《须重面秀才答四首》是嵇喜的答诗。
官带到德早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竹林章光关结族条心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诗词原文
通行版本诗
鸟羣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齐似者指变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仰叽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校注版本诗
青鸟群嬉,感悟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齐大仪,凌云轻植端钱雨货否迈,托身灵螭,遥集芝圃,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仰叽琼枝,结心皓素,终始不亏。
注释译文
校注
参考来源:戴明扬编著《嵇来自康集校注》 1962年7月版
青鸟群嬉,
[青]360百科吴抄本原抄作[春],改抄作[青];叶渭清曰:『原抄仅有春,本作春鸟,不作青鸟也;[春][青]形近。第一首[春禽]各本作[青禽],即为例;』杨案:原抄是也,古人用[青鸟]处亦多,但阶静此处必仍用王褒洞箫赋语。杨雄羽猎赋:『布乎青林之下。』曹植洛神赋:『华茂春松。』又离思赋:『林修茂而鸟喜。』淮南子主术训:雷草府顶四『木茂而鸟集。』
感悟省奏席查消了呼系注不精长怀,[悟]或作[寐]能不永思,
[感悟]见前瞻诗注,楚辞九叹,『情慨慨而长怀。』
永思伊何,思齐大仪,
[齐]与[跻]通,尔雅:『跻,升也。』『[大]与[太]通,路械打权形传察从大数套楚辞远游篇:『朝发轫于太仪兮。』注:『太仪,天帝之庭。』文选注:『太仪,太极也,以生天地,谓之大成,形之始谓之仪。』
凌云轻迈,[凌]或作[凌]托身灵螭,
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故神欲上,则凌云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友伯点盟害左客提悦,飘飘有凌云之气,游天地之间意。』楚辞九歌:『构驾两龙兮骖螭。』
遥集芝圃,[芝]吴抄本原抄作[玄]。释辔华池,
司马相如大人构敌长赋:『登阆风而遥集。』张衡羽猎赋:『忧遥集乎南圃。』刘邵七华曰:『芝圃杨芳。』十洲记:『钟山,在北海之子地,仙家数千万,耕田种芝草。』易林:配纸作龙『释辔系马,西南庑下。』崔骃七言诗:『啄食竹实饮华池。』史记大宛传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其上醴泉瑶池。]』杨案-海内西经:『昆仑之墟。』郭璞注:『上有醴泉华池,盖天地之中也,见禹本纪。』今本史记[华池]做[瑶池]。惟论衡谈天篇和艺文类聚七引史记此文不华战块飞医卫,仍作[华池]。
华木夜光,沙棠离离,
楚辞天问篇:『羲和之未阳,若华何光?』注:『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淮南子坠形训:『扶木保味弱在阳州,日之所昲。建木在都广织班岁友含注探掌拉滑字。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曹植美父送芙蓉赋:『其始荣也,皎若夜光寻扶木。』案此处谓若木之光华,于夜中明照,非基既情适滑测谓月或夜光珠也。文选西都整每慢衡级席赋注曰:『夜光为通称,不系之珠璧』,是已。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施住激女激,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讨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本味篇:『果之美者,沙棠之实。』诗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毛传报:『离离,垂也。』
俯漱神泉,仰叽琼枝,
[叽]程本作[采],[琼]诗集六朝等作[璚]〇张衡思玄赋:『漱飞泉之沥液兮。』淮南子坠形训:『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企银降有刻以过』列仙传:『岑山上有神泉。』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司马相如大人赋:『噍咀芝英兮叽琼华。』汉书注张晏曰:『叽,食也。琼树生昆仑西。』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及艺文类聚九十引庄子曰:『南方有鸟,其名曰凤,居积石千里,河海出下,凤凰居上,天为生树名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
结心皓素,吴抄本原抄作[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潜夫论赞学篇:『结心于夫子之遗训。』班固幽通赋:『皓而太素,曷沦色兮。』列子天瑞篇:『太素者,质之始也。』[不亏]见前瞻诗注。
陈祚明曰:『[青林]二句,[]三句,微有隽致,公穆用世人强作高语,其情不深。』
杨案:此首不必尽为公穆之诗也,说见注中。
胡应麟曰:『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及读喜诗,有答叔夜四章四言,殆相伯仲。五言『列仙狥生命,松、乔安足齿,纵躯任度世,至人不思己。』其识趣非碌碌者,或韵度不侔厥弟,然以凡鸟流俗遇之,亦少冤矣。』
生僻字词注释
长怀(长怀)
(1).遐想,悠思。汉刘向《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2).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李善注引郭璞曰:"'怀'亦'归',变文耳。"
伊何
(1).为何,作什么。《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高亨注:"伊,犹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其祜伊何?宜尔子孙。"金王若虚《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2).谁,何人。晋陶潜《劝农》诗:"哲人伊何?时维后稷。"宋苏轼《和陶诗·和时运》:"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3).如何,怎样。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兰。"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辛伤伊何言,怵迫良已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态蒙胧,不知伊何,遂诬妄若此。'"
凌云(凌云|凌云)
◎凌云língyún
[reachtheclouds;soartotheskies]高耸入云 引
●迈
(迈)
màiㄇㄞˋ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
◎老:老~。年~。
◎远行:远~。
◎豪放:豪~。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每小时八十~。
托身
(1).寄身;安身。唐刘长卿《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宋孔平仲《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吴氏。"郑振铎《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2).犹托生。清李渔《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谪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柳,一个姓张。"参见"托生"。
●灵
(灵)
língㄌㄧㄥˊ
◎有效验:~验。~丹妙药。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
◎精神:~魂。心~。英~。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
●螭
chīㄔˉ
◎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头。
◎古同"魑",魑魅。
遥集
谓从远处聚集。汉扬雄《剧秦美新》:"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嗟乎若士,望古遥集。"
zhīpǔㄓㄧㄆㄨˇ
芝圃
传说中仙家栽培灵芝的园地。晋嵇喜《答嵇康》诗之一:"遥集芝圃,释辔华池。"宋张孝祥《水龙吟》词:"春锁瑶房,雾迷芝圃,昔游都记。"
●辔
(辔)
pèiㄆㄟˋ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头。鞍~。按~徐行。
huáchíㄏㄨㄚˊㄔㄧˊ
华池(华池)
(1).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昆仑山上。汉王充《论衡·谈天》:"昆仑之高,玉泉、华池,世所共闻,张骞亲行无其实。"《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吕向注:"玄玉、华池,皆神仙之所食也。挹,酌;嗽,饮也。"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尺宅按来平,华池漱馀浄。"
(2).景色佳丽的池沼。《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鸡鹜满堂坛兮,鼃黾游乎华池。"王逸注:"华池,芳华之池也。"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诗:"禁外终宴晚,华池物色曛。"
(3).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口为华池。"《黄庭外景经·下部经》:"沐浴华池生灵根。"务成子注:"华池,玉池。"宋苏轼《龙虎铅汞论》:"但行之数日间,舌下筋微急痛,当以渐驯致,若舌尖果能及悬痈,则致华池之水,莫捷於此也。"《西游记》第十九回:"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释
(释)
shìㄕˋ
◎解说,说明:解~。注~。~文。~义。
◎消除,消散:~疑。~怨。涣然冰~(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放开,放下:~放。保~。手不~卷。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氏。~教。~子(和尚)。~藏(zàng)(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典。
shātángㄕㄚㄊㄤˊ
沙棠
(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晋郭璞《沙棠》诗:"安得沙棠,制为龙舟,泛彼沧海,眇然遐游。"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歌》:"沙棠之桨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南朝宋傅亮《芙蓉赋》:"岂呈芬於芷蕙,将越味於沙棠。"谭作民《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
(3).传说中的一种玉名。《淮南子·墬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高诱注:"沙棠、琅玕皆玉名也,在木禾之东也。一说,沙棠,木名也。"
lílíㄌㄧˊㄌㄧˊ
离离(离离)
(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郑玄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孔颖达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杞也其宋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薛综注:"离离,实垂之貌。"前蜀贯休《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离离。"宋叶适《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蜀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浓密貌。三国魏曹操《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唐陈昌言《白日丽江皋》诗:"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明高启《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诗:"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清陈梦雷《青青河畔草》诗:"离离万丈松,青青河畔草。"李瑛《战斗的城》诗:"如今,我看见当年签约的楼阁,早埋进离离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书大传》卷三:"《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隋虞世基《讲武赋》:"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筯排霜脊。"
(4).旷远貌;空貌。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诗:"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疎林寄秋晚。"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碧琐离离,素女窥月中之影;白榆历历,青龙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鲜貌。五代齐己《还人卷》诗:"金梭札札文离离,吴姬越女羞上机。"明唐寅《七夕赠织女》诗:"神云矫矫月离离,帝子飘飖即故期。"孙世伟《克庵寄示莅闽以来诗稿哀时感物忧谗畏讥赋此以志同声之感并呈朴庵》:"西维星象离离变,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为光彩、光荣。清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离离令问,匪迩伊遥。"
(7).清晰貌;分明貌。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王琦注:"即水清石见之意。"明李东阳《赤壁图歌》:"奸雄僭窃何足数,青史离离后人看。"
(8).隐约貌。唐卢纶《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唐李贺《长歌续短歌》:"夜峯何离离,月明落石底。"明张居正《人日对雪赠朱镇山》诗:"九逵密如绣,双阙影离离。"
(9).若断若续貌;相连貌。隋卢思道《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唐元稹《善歌如贯珠赋》:"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啭而一一皆圆。"宋苏轼《文与可飞白赞》:"离离乎其远而相属,缩缩乎其近而不隘也。"元杨谦《不碍云山楼歌》:"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
(10).懒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杨倞注:"离离,不亲事之貌。"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儢儢离离,谓不耐烦苦劳顿,懒散疏脱之容也。"
(11).飘动貌;摇荡貌。《文选·张衡<思玄赋>》:"拽云旗之离离兮,鸣玉鸾之譻譻。"张铣注:"离离,飞貌。"唐白居易《杂兴》诗之一:"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明方孝孺《游石镜山》诗:"离离莫云合,矫矫孤鴈鸣。"清洪亮吉《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记》:"随波离离,影界水陆,下拂鱼尾,上憇鸟足者,名曰葑田。"
(12).轻细貌。唐谢偃《乐府新歌应教》诗:"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
(13).悲痛貌;忧伤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曾哀凄欷,心离离兮。"王逸注:"离离,剥裂貌。"唐韩愈《秋怀诗》之五:"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清孙枝蔚《寄怀方尔止》诗:"离离怕见花枝动,蔼蔼长教酒盏亲。"
(14).独特貌;孤独貌。唐卢照邻《病梨树赋》:"愍兹珍木,离离幽独。"唐常建《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诗:"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清刘火照《泗州道上》诗:"极目离离土一丘,汉皇陵庙此山头。"
(15).象声词。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落槭槭之霜叶,叫离离之晚鸿。"唐温庭筠《罩鱼歌》:"风飔飔,雨离离,菱茭刺,鸂鶒飞。"清金人瑞《境智二童子》诗:"满口离离含黑墨,杏花坛上读书回。"
潄
shù
【动】
形声。#同本义〖gargle;rinse〗
漱,汤口也。
咸盥漱。--《礼记·内则》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礼·内则》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隐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洗涤〖wash〗
冠带垢,和灰清漱。--《礼记·内则》
又如:漱涤(洗涤);漱澣(洗涤);漱浣(洗涤);漱濯(洗涤)
冲刷;冲荡〖erode〗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善沟者水漱之。--《考工记·匠人》
石泉漱琼瑶。--左思《招隐诗》
沈液漱陈根。--张协《杂诗》
又如:漱石(冲刷岩石);漱石枕流(枕石漱流。比喻士人的隐居生活);漱玉(形容山泉激石,飞流溅白,晶莹如玉);漱啮(侵蚀,冲荡)
吮吸,饮〖suck〗。如:漱腴(汲取精华);漱墨(汲墨)
shénquánㄕㄣˊㄑㄨㄢˊ
神泉
灵异之泉。多指温泉。《淮南子·墬形训》:"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初学记》卷七引晋王廙《洛都赋》:"鸡头温水,鲁阳神泉,不爨自沸,热若焦然。"清唐孙华《题陈乾斋侍讲扈驾西征图》诗:"神泉自涌得甘醴,香草新茁供青刍。"
叽
【释义】拟声词,形容细碎的声音:叽叽喳喳|小鸟叽叽叫。
叽<动>
稍微吃一点
叽,小食也。从口,几声。――《说文》
叽琼华。――《大人赋》
进禨(叽)进羞。――《礼记·玉藻》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
茹,叽,食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悲叹
纣为象箸而箕子叽。――《淮南子·缪称训》
叽<象声>
形容鸟声、说话声或各种嘈杂声
叽jī拟声词:小鸟~~地叫。[语]~咕~里旮旯儿(各个角落哔~(纺织品)
qióngzhīㄑㄩㄥˊㄓㄧ
琼枝(琼枝)
(1).传说中的玉树。《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洪兴祖补注:"琼,玉之美者。《传》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天为生树,名曰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明杨慎《艺林伐山·琼枝旃檀》:"佛经云:琼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圣贤,欲无德不备;喻之诗文,欲无字不二也。"
(2).喻嘉树美卉。唐王涯《望禁门松雪》诗:"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金元好问《同漕司诸人赋红梨花》诗之二:"琼枝玉蘂静年芳,知是何人与点妆。"明沉璟《义侠记·取威》:"看琼枝玉树,偏将冻蕊争开。"冰心《庄鸿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
(3).喻贤才。唐李德裕《访韦楚老不遇》诗:"今来招隐逸,恨不见琼枝。"明高启《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送南游》诗:"琼枝何以先旧色,客路风尘亦劳矣。"
(4).喻皇族子孙。唐萧颖士《为扬州李长史贺立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5).喻美女。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宋秦观《虞美人》词:"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是离人远。"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张诒庭《无题》诗:"珍重瀛壶无限好,文鸾端合占琼枝。"
(6).喻灯烛。明刘基《正月十五夜灯火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7).木棉树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树木·棉》:"木棉,一名琼枝。"
jiéxīnㄐㄧㄝˊㄒㄧㄣ
结心(结心)
积聚于心;存于心中。《礼记·祭义》:"结诸心,形诸色。"孔颖达疏:"言思念深结积於心。"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徒以其能自托於先圣之典经,结心於夫子之遗训也。"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伍子胥﹞三年自咎,不亲妻子,饥不饱食,寒不重彩,结心於越,欲复其雠。"
●栖
qīㄑㄧˉ
◎鸟禽歇宿:"夫以鸟养养鸟者,宜~之深林"。
◎居留,停留:~身。~息。~止。~遁(隐居,遁世)。~迟(游息,居住)。
其它字义
●栖
xīㄒㄧˉ
◎〔~~〕形容不安定。
◎〔~遑〕a.忙碌不安,到处奔波;b.被迫。均亦作"栖皇"。
皓素
(1).洁白纯真。汉孔融《卫尉张俭碑》:"桓桓我君,应天淑灵。皓素其质,允迪忠贞。"晋嵇喜《答嵇康诗》之一:"俯漱神泉,仰叽璚枝。结心皓素,终始不亏。"按,鲁迅谓此诗为嵇康所作。
(2).雪白,纯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
zhōngshǐㄓㄨㄙㄕㄧˇ
终始(终始)
(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宋陈善《扪虱新话·免役之法》:"荆公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司马光也,终始以为可行者,曾布也,其馀皆出入之徒也。'"清纳兰性德《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2).引申为有始有终。唐贺兰进明《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唐李咸用《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司马贞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唐韩愈《进士策问二》:"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bùkuīㄅㄨˋㄎㄨㄟ
不亏(不亏)
(1).不毁坏。《诗·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传:"亏、崩皆谓毁坏也。"
(2).不削;不衰。《韩非子·说疑》:"敬侯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汉扬雄《长杨赋》:"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晋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
(3).不亏得。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四折:"当日不亏学士大恩,岂有今日!"
(4).不吃亏。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亏!不亏!'在生宝想象中,王瞎子会这样说。"
译文
青鸟群嬉,感悟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齐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芝圃,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仰叽琼枝,结心皓素,终始不亏。
青鸟群聚嬉戏,由此悠悠遐思,能不久远幻想吗,怎样幻想呢,想象到升入天庭太极天地中,轻轻掠过高耸的云端,驾着一种神仙的龙,从远方来到仙家栽培灵芝的园地,在华池边放下嚼子和缰绳,华木散发光华,沙棠果累累的满枝桠,低头饮灵泉的水,仰头食玉树的琳琅果实,把洁白纯真存于心中,由始至终都不毁坏。
注:非文学专业翻译,请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