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普济方·针灸

来自普济方·针灸》是明代周守采压扩服减空定王朱橚所编《普济方》的针灸部分(内附本草药性畏恶和异名二卷),按原卷次为四百零九卷至四百二十六卷。

  • 中文名 普济方·针灸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朱橚
  • 出版时间 1959年
  • 装帧 平装

简介

  《普济方》是明代周定王朱木肃等编撰的一部大型中医著作。原书168卷,后经清初《四库全书》收编后改为426卷,其中针灸内容有十六卷(卷409~424)。因它前有《千来自金》、《圣惠》同类医角黄专他增也编著,后有《大成》等针灸专著,又属汇集性医著,所以其针灸内容多年来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实际上,《普济方》中针灸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很广,包罗了明以前大部分的针灸内容。并在卷幅及内容上均超过了同类医著,堪与针灸专著媲美。

《普一体易营供宽济方·针灸》

  该书的针灸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前8卷是针灸理论篇,首载历代医著中的序言和歌赋,其次是对针灸学中的经脉、九针、取穴、补泻、灸法、气血流注、针灸宜360百科忌等诸多内容的具体论述。最后是酒察愿印得实双经络腧穴内容。后8卷是针灸治疗篇,分述了207种病症的针灸治疗。

编者的话

  本书是明代周定王朱橚所编《普济方》的针灸部分(内附本草药性畏恶和异名二卷),按原卷次为四百零九卷至四百二十六卷。首为针灸总论,除了引载历代著名针灸书的"序例"和"歌赋"外,并对针灸的技术性问题(如取穴、补泻等法)作了概括的介绍;次为"经络腧穴";再次为各种病候的针灸疗法。由于本书引载的针灸资料极为丰富担众红七字制天政,故对学习和研究针灸学很有参考价值。

提要

 低各命商掉 本书是中国历代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收辑资料极为广泛,除博引明以前各家方书外,并兼收其他传记、杂现关合脸述后成创帝散投说以及道藏、佛书等有关资料而成编,刊于公元1406午(明永乐四年),仅刻本早经散佚,几百年来,少数藏高领书家,只藏有残刻或残卷本,唯《四库全书》收录其全。原来自作一百六十八卷,《剂实乐拿取识吸船四库全书》改为四百二十六卷,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二百三十九图,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四库全书》本为主本,参照明永乐刻本残卷、明抄本残卷,进行校勘排印,分十册出版。

  本书具体内容,有总论、脏腑360百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书中各疾病的治法,甚为丰富,包括汤药、罨敷、按摩、针灸等项。本书既有历史价值,更有其临床价值。孩让《四库全书提要总目》认为:"是书于一证之下,备列诸仍兴发食太生维画早方,使学者依类推求,于异同出入之间,得以窥见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参伍,不至为成法所天工哪再硫均修背众盾拘。"是本书确为一部医学研究和临床参考的重要文献。

资料来源

  《普济方》采掘了各家的针灸资料,择善而录。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容。明初以前的许多针灸文献均有收载。由于所引文献较多,许多地方已很难分清是直接抑或间接的引用。但从内容上看,资料来源主要有《内》、《难》、《明堂灸经》、小洲前汽各清重染脸节《甲乙》、《外台》、《千金》、《铜人》、《膏肓腧穴灸法》、《圣惠方》、《子午流注针经》、《扁鹊心书》、《济生拔萃》等医著。其中以引《资生》、《千金》、《铜人》的内容最多。例如在该书的编排上,就是仿《千金》先论后方的体例,理论在前,治疗在后;而有关《资生》的识构静手接材围内容,包括其书序及针灸理论、治疗、医案大部分被收辑在册。作者引录倒米表更同资料的特点是保持原貌,不轻易删改,重在理论方法的汇集,这对针灸文献资料的保存、文献考证、校勘医著等研究,都提供了便利。

针灸治疗

  在后8卷的治疗篇中,列有207种病症的针灸治疗,汇集了大量的针灸处方和各种治法。这些治法处方来源广泛,除前面已提到的一些主要医著外,明载来源的还有《仁存方》、《陆氏集验方》、《经验方》、《本事方》、《集效方》、《试效方》、《直指方》、《抱朴子》、《外科精要》、《幼幼新书》、《全婴方》、《婴孺方》等等。其中不少属已佚医著。此外就笔保搞甲维战还收集了一些史料、传记、杂说及民间等一些针灸疗法和处方,集针灸治法和处方之大成,为后人临床依症索治提供了方便。

  治疗篇中所列大缺导云使屋引的每症之下,均辑有数十个甚或上百个针灸处方。如"心痛"一症,有处方一百多个;"风癫狂"症局合不统致放布也有处方八十多个。这些处方都用室建飞苏期听剧穴精简,1~3穴的处严连切算施安良位巴过换方约占十之六七。许多处方组穴严谨,主次分明,常言明先某穴,再某穴,或不效再某穴,等等。在用穴方法上也慢亲祖但参磁技灵活多变,或远取,或近取,或上病治下,或左病治右,或表病治里,治法也不拘一格,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针药并行,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在治疗篇中,还常在各症治法中穿插一些临床医案及治疗心得。对一些常见病症,还配有颇具特色的"附论"。计有"诸风附论"、"腰痛附论"等共8篇,内辑医经之论、各家评说及各家治法,对该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进行专题论述,使其症治更加完备。书中对于一些特殊的取穴或特殊的治法,常是不惜笔墨,细细描述。如"四花穴",就用了近二百字来细述其具体取黠及灸治方法;对"骑竹马灸法"也用了近三百字来介绍其操作方法和主治。类似处还有很多,这就使得《普济方》中的针灸方法更具实用性。

评价

  《普济方》中的针灸内容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性和临床实用性,不失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医著。

  《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竟达61739首。

  公元1406年定稿出书,为中国历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收集编写。《普济方》,收集了大量资料。除了收录明以前各家方书以外,还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传记、杂志等,所以内容十分丰富,编得也很详细。由于出版的数量比较少,而该书又比较实用,所以不少人辗转传抄。物以稀为贵,《普济方》一书在当时是十分珍贵的。后来经过一些年代,《普济方》原来的刻本已经散失。

  《普济方》原作168卷,后来改为426卷,分成217类,共788法。全书有图239幅。内容包括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书中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治法,如汤药、按摩、针灸等。《普济方》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方书。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证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学者或医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个方子之间选择一下即可。而这本书也是十分宝贵的医学文献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普济方·针灸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