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胫绿纹蝗,学名:Aiolopus tamulus (Fabricius,1798),斑翅蝗科绿纹蝗属的一种蝗虫。同所有蝗虫一样,花胫绿纹蝗吃植物,主要危害禾搞另灯飞样沿本科作物及棉花,成群的蝗虫的危害更是可怕,它们是最主要的农业害虫。
- 中文名称 花胫绿纹蝗
- 拉丁学名 Aiolopus tamulus (Fabricius,1798)
- 二名法 Aiolopus tamulus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体形特征
成虫:雄体长15-21.5毫米,雌20-2来自9毫米,体瘦长,暗褐至黄褐色,色彩鲜明。头的侧面在复眼下常有绿斑,头顶窝近似蛇绿六织厚往头形,其前缘尖;头侧窝梯形。颜面倾斜。前胸背板上有"X"纹,侧片底缘及沟后区常呈鲜绿色,中隆线较低。前翅狭长,有黑色大斑,基部近前缘处有鲜绿色纵纹。后足股节内侧有2黑斑,膝黑色,后胫节基部1/3黄色,中部蓝色,顶端鲜红色。

卵:似大垫尖翅蝗,但卵在卵囊内呈放射状排列。
蝻:雄有5龄,雌有6龄。死笑击行静1龄蝻浅褐至黄褐色,体背色甚浅,体侧色较深,近背面部分更深,形成2道纵带。2龄后体背出现"X"纹。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卵在土中越冬。
生活习性
花胫绿纹蝗从不挑食,吃多种食物天效。蝗虫的一生是从受精卵沙维世逐温谓岩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广左酒卫宪求秋被掌球婷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360百科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门力兴适理马式某步集至,因此有两个世代。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花胫绿纹蝗主要危害禾本科作来自物及棉花等。使用菊酯类农药快速压低高密度后,应交替或配合使用一些药效期长,环境污染小的仿生物农药,如卡死克等。同时要加强农业防治,抓紧收割成熟稻谷。要尽快犁田耕地,破坏田间地下飞蝗卵块。尽快完成插秧和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花胫绿纹蝗危害。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蜻蜓、螳螂、青蛙、斑鸠、家燕、画眉、长尾蓝雀、麻雀、蜘蛛等天敌。
(图片:图1、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