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李应升

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照居士,南直隶江阴人。 万历二十来自一年(159360百科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据说因其出生时母亲"梦日升天"、父亲"梦日光耀室"而为其取名应升。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务耐原等角来志致希科进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四月,授江西南康府推官。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遭阉党弹劾为"东林护法"而削藉。天启六年三月,魏忠贤假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劾周起元疏》列应升名华状教是处置湖而遭逮,当年闰与移便富帝六月初二日被害于京师诏错孙王激举块静论狱,年三十四。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平反昭雪,赠太仆寺卿,荫一子。弘元年(1645年轻斯众刻事送留),谥忠毅。有《落落斋遗集》传世。

(概述图片来源:《赤岸李氏宗谱·李忠毅公像》)

  • 本名 李应升
  • 字号 字仲达,号次见
  • 所处时代 明代
  • 出生地 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
  • 出生时间 1593年

家世生平

  李应来自升(1593年~162360百科6年),字仲达,红误送审号次见,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其先色目人。始祖嘉那,谥桓烈,元至元中官统军元帅。孙李八撒儿,佩虎符,镇江阴,遂以李为姓,家江阴。八世祖李珙,赘东乡周氏读参确永间西飞垂比,因定居赤岸。十二世祖李诩,诸生,潜心性命之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著有戒庵漫笔》等书。孙鹗翀、鹏翀。鹗翀,字如一,以著述显,藏书尤多。鹏翀子应升,万历丙辰进士,官御史,死阉难。赠太仆寺帝巴的扩顾刻角鱼完板集卿,谥忠毅。应升子逊之,诸生,运盟别易孔另用合迫亦有撰著。嘱子孙耕读传家,不必应试。自是遂无闻人。然家祠中碑刻丛列,后裔至今犹善保守。应升再从孙李崧,隐居高蹈,诗画怡静。子天根,著有《爝火录》四十卷活命庆请培,则居无锡矣。

  李应升是李鹏翀之子,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一甲第五名,授南康推官,以清廉著称,谚谣:"前林后李,清和无比"。天启二年(1622年),南康知府袁懋贞请李应升主持白鹿洞书院,后来又重修《白鹿洞书院志》,李应升与当时分守九江兵备左参议陆梦龙、知府夏炜分别作序,世称李志。天启二年(1622年)选考,授福建道御史。也船列一雷肉里杂李机越三年,入西台。四年权乙控养术主,密修阉党魏忠贤十六罪状,东林党首领左都御史高攀龙作"劾崔呈秀疏",以声援杨涟权则否序革鲁花理等东林党人,遭阉党痛恨价本乙切觉耐计。因上呈魏忠贤七十种财乙西重官树官二大罪,于天启五年(162联刑笑治5年)罢官归里。天报矿看慢体龙质八启六年(1626年)三月,被东厂逮捕。被捕之时,常州城聚集数万居民,为其鸣冤。天启六年(1626年)闰六月初二日,被杀于狱中。崇祯初年平反。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

  钱谦益为其作《明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太仆寺卿谥忠毅相圆来令站权溶血铁李公墓志铭》,谈迁为其作《故农方福建道监察御史赠太仆寺卿谥忠毅次见李公暨淑人钱氏合葬墓志铭》,吴伟业为撰《福建道御史李忠毅公神道碑铭》,陈玉璂为撰《赠通议大夫太仆寺正卿谥忠毅李公神道碑》及《谕祭文》。

  李应升还是个藏书家,藏书五万于"落落斋"。其子李逊之于崇祯年间将其父所遗之诗文杂稿整理刻印成《落落斋遗稿》十卷,后为《乾坤正气集》和《常州先哲遗特续振续千书》所收入。

明史记载

  李应升起持山合析较曲响呼,字仲达,江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南康推官。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为之谣曰:"前林后李,清和无比。"林谓晋江林学曾,卒官南京户部侍郎,以清慎著称者也。九江、南康间有柯、陈二大族,相传陈友谅苗裔,负固强梗,尝拒捕,有司议兵之。应升单骑往谕,皆叩头听命,出所匿罪人,一方以定。

  天启二年,征授御史,谒假归。明年秋,还朝。时天子暗弱,庶政怠弛。应升上疏曰:"方今辽土沦没,黔、蜀用兵,红夷之焰未息,西部之赏日增;逃兵肆掠于畿辅,穷民待尽于催科。逗遛习惯,大将畏敌而不敢前;法纪陵夷,骄兵鼓噪而弗能问。在在增官,日日会议;覆疏衍为故套,严旨等若空言。陛下不先振竦精神,发皇志气,群臣孰肯任怨以破情面之世界者?祖宗有早午晚三朝,犹时御便殿咨访时政。愿俯纳臣言,奋然力行,天下事尚可为也。"报闻。

  顷之,复陈时政,略曰:"今天下敝坏极矣,在君臣奋兴而力图之。陛下振纪纲,则片纸若霆;大臣捐私曲,则千里运掌;台谏任纠弹,则百司饮冰。今动议增官,为人营窟,纷纭迁徙,名实乖张。自登、莱增巡抚,而侵冒百余万;增招练监军,而侵冒又十余万。边关内地,将领如蚁,剥军侵馕,又不知几十万。增置总督,何补塞垣;增置京堂,何裨政事。枢贰添注矣,孰慷慨以行边;司空添注矣,孰拮据以储备;大将添注矣,只工媒孽而纵逋逃;礼、兵司属添注二三十人矣,谁储边才而精典礼。滥开边俸,捷径燃灰,则吏治日坏;白衣攘臂,邪人入幕,则奸弁充斥。臣请断自圣心,一切报罢。"又言:"今事下部曹,十九寝阁,宜重申国典,明正将领之罪。锦衣旗尉,半归权要,宜遣官巡视,如京营之制。卫官袭职,比试不严,宜申明旧章,无使幸进将校蚕食。逃军不招,私募乞儿,半分其馕,宜力为创惩。穷民敲扑,号哭满庭,奸吏侵渔,福堂安坐,宜严其法制。"时不能用。俄劾南京都御史王永光庇部郎范得志,颠倒公论,永光寻自引去。

  四年正月,疏陈外番、内盗及小人三患,讥切近习,魏忠贤恶之。已,复疏陈民隐,言有十害宜急除,五反宜急去,帝为戒饬所司。京师一日地三震,疏请保护圣躬,速停内操。忠贤领东厂,好用立枷,有重三百斤者,不数日即死,先后死者六七十人。应升极言宜罢,忠贤大恨。应升知忠贤必祸国,密草疏列其十六罪,将上,为兄所知,攘其疏毁之,怏怏而止。

  杨涟劾忠贤,得严旨,应升愤,即抗疏继之。中言:"从来奄人之祸,其始莫不有小忠小信以固结主心,根株既深,毒手乃肆。今陛下明知其罪,曲赐包容。彼缓则图自全之计,急则作走险之谋。萧墙之间,能无隐祸?故忠贤一日不去,则陛下一日不安。臣为陛下计,莫如听忠贤引退,以全其命;为忠贤计,亦莫若早自引决,以乞帷盖之恩。不然恶稔贯盈,他日欲保首领,不可得矣。"又曰:"君侧不清,安用彼相。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不欲为刘健、谢迁者,并不能为东阳。倘画策投欢,不几与焦芳同传耶?"

  时魏广微方深结忠贤,为之谋主,知应升讥己,大恨。万燝之死也,应升极言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讥切忠贤辈甚至。已,代高攀龙草疏劾崔呈秀。呈秀窘,昏夜款门,长跪乞哀,应升正色固拒,含怒而去。十月朔,帝庙享颁历,广微后至,为魏大中等所纠。广微恚,辨疏诋言者。应升复抗疏论之,且曰:"广微父允贞为言官,得罪辅臣以去,声施至今。广微奈何比言官路马,斥为此辈?夫不与此辈为伍者,必别与一辈为缘。乞陛下戒谕广微,退读父书,保其家声,毋倚三窟,与言官为难,他日庶可见乃父地下。"广微益怒,谋之忠贤,将镌秩。首辅韩爌力救,乃夺禄一年。其月,赵南星等悉被逐,朝事大变。

  明年三月,工部主事曹钦程劾应升护法东林,遂削籍。忠贤恨未已。六年三月,假李实劾周起元疏,入应升名。遂逮下诏狱,酷掠,坐赃三千。寻于闰六月二日毙之,年甫三十四。崇祯初,赠太仆卿,录一子。福王时,追谥忠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李应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