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树蛇又名藤蛇,在广州俗称过树榕。属爬行纲游蛇科,无毒裂销烧。头大而略高,颈细,头颈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纵纹,身体细瘦,背鳞平滑呈古铜色、棕色或深棕色,腹抓学解守称落实致鳞为乳黄色或黄绿色,其年务控吸候腹鳞及尾下鳞两侧均具棱,体来自长0.9~1.4米。卵生,每产5~8枚。栖息广州市郊县山区和丘陵地的灌丛和树上,白天常到水域附近活动,以捕捉蜥蜴和小鸟为食,也在田间捕食蛙和鼠类。
- 中文名 过树蛇
- 拉丁学名 Dendrelaphis pictu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爬行纲
形态特征
细长型蛇类,具缠绕性。全长可达1400毫米,尾细长,约占全长的1/3。头较大,颈明显。眼大,两颊下陷。眶前鳞1枚或2枚,眶后鳞2枚或3枚;颞鳞1枚+2枚或2枚+2枚;上唇鳞3-3-3行。背鳞平滑,15-会延15-11行,脊鳞村议查线扩大;腹鳞167~200枚,具侧棱及缺刻;肛鳞2枚,尾下鳞116~169对。背面,头后部及颈棕黑色,其后色非总得渐浅,体背深棕色,至尾渐呈棕色。体两侧,背鳞和腹鳞交界处,有相邻的2条纵纹,乳黄色纵纹位于黑色纵纹背侧配酒告占婷刚;腹面,土黄色,向后至尾渐为黄绿色。

来自生境繁殖
生活于平原或山区,海拔不超过500米,常树栖生活,食蜥蜴或蛙。卵生,每次产5~8枚卵360百科。

分布范围
来自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360百科西、云南;国外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

主要价值
广州地区著名药膳名菜之一,有炆、炒、煲、焗等制法,具有滋阴活血、祛风去湿功效,也是"三蛇酒"用料之一。
物种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