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迫榴炮

现代战场上,榴弹炮无疑是支援火力的主力。而迫击炮以弹道弯曲及重量轻的优点,在山地作战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步兵提来自供最及时的火力支援。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迫榴炮。

  • 中文名称 迫榴炮
  • 外文名称 迫榴炮
  • 重要作用 山地作战等场合
  • 主要 进行高射界射击的曲射火

诞生意义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陆军正在组建轻型快速反应部队,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既可间瞄又可直瞄射击的火炮武器,以适应免杆款加江各种条件下的多种作战任务,来满足陆军营以下火力支援战斗分队的需求。迫榴炮是一种介于轻重武器之间的火力支援武器,被称为"轻武器火力的延伸、重武器火力的补充",近些年来名噪一时,受到各国军队的高度赞许来自。作为一种双用途火炮,附她迫榴炮既能进行间接瞄准射击,又可以进行直接瞄准射击,而具有直接瞄准射击能力是迫榴炮的一个重大变革。

  众所周知,迫击炮是一种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射角大、弹道弯曲,360百科主要进行高射界射击的曲射火炮。一般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结构简单,适于伴随步兵行动,主要用于歼灭遮蔽物后和位于反斜面上的目标,属于近程面杀伤武器。榴弹炮是一种比加农炮身管短,初速小、弹道较弯曲、具有较大射程的火炮。而迫榴炮则是兼有迫击炮和榴弹预另服炮弹道性能的双用途火炮,按机动加程草段住行点顺市足架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类型。迫榴炮具有多用选性和灵括性,特别是自行迫榴炮的机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非常适合现代化战场作战的需要,在未来的城市作战和山地作战中,迫榴炮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历史

  迫榴炮是在传统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20世纪60-70年代,在机械化浪潮的冲击下,迫击炮的发展曾进入了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谷,曾一度被认为是陈旧落后的炮兵武器装备而倍受冷遇。然而到了80年代,两伊战争、英阿马岛之战相继爆发,随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局部战争,迫击炮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充分发挥其优点,屡建战功,使人们对它刮目相看。

  传统的迫击炮膛内无膛线,大多采用炮口装填,弹吸绝道弯曲,配备弹种少,射程较近,用干对遮蔽物后目标间瞄射击;而榴弹炮则采用证跳风染线膛炮身管,炮尾装填,弹道较弯曲,配备弹种较多,射程较远,既可直瞄射击又可间瞒射击。如果把这两种火炮技术的班奏吗告却病农显照特性结合在一起,将形成一种特殊形式的迫击榴弹炮,使火炮的战斗性大大提高。

  经过线虽选了不懈的努力,这种设想终于被菜图推虽尽胡互间革头出前苏联付诸实践,他们从火炮的战术使用和技术蛋赶衣误础先少足普性能人手,巧妙地把迫击炮与榴弹炮的技术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了技术性能先进的迫击/榴弹炮(简称迫榴炮),迫榴炮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80年代初,前苏联首先为其陆军空降部队和海军陆和合径另盐沿略存管远苦战队装备了"诺那"(Nona)120毫米迫榴炮,作为支染进食磁派复致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压制武器。此后,前苏联/俄罗斯一直高度重视迫榴炮的研制和发展。到2派然伤汽货用机路年界井017年为止,已经形成了迫榴炮系列,先后推出2S9式、2B16式、2S23式和2S31式四种牵引和自往至呀市任师作权校行式120毫米迫榴炮。不仅开创了迫榴炮发展的先河,而且推动了迫榴炮的蓬勃发展。

苏俄迫榴炮

  前苏联/俄罗斯研制和发展的120毫米系列迫榴炮,均采用炮尾端填方式,以间瞄射击发射榴弹、制导炮弹和火箭来自增程弹,以直瞄射击发射破甲弹等弹种,使迫榴炮同时具有了直瞄射击和闻瞄射击的能力。自行迫榴炮配有全封闭炮塔,防护能力大大提高。迫榴炮可采用两栖、空降、空沙交护始乡常运和伞降等方法机动,具有较高的机动性。

发展展望

  迫榴炮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履带式或轮式全封闭炮塔自行迫榴炮,以120毫米口径为主。俄罗斯、美国、英国、瑞典和法国等都全力推出炮塔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因为射手的装填、瞄准和发射操作全都在封闭的炮酒优部刘塔内进行,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适应来来战场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

  未来自行迫榴炮将广泛采用更先进完善的火控系统,其功能可与先进榴弹炮媲美。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机、GPS卫星定位接收机、陆地导航系统、座钣姿态传感器、自360百科动瞄准装置等,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将具备多发同时弹着射击、行进间射材历附击和自主射击的能力。未来将为自行迫榴炮研有述次宜制井配备新型弹药,除可以发射破片榴弹、高爆弹以及燃烧追击炮弹外,还能够发射制导炮弹、子母弹、火箭增程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以及用于战场侦察、电子干扰、航向修正的特种功能弹药和新概念非致命失能弹药号临朝宣运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迫榴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