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是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01日
- ISBN 9787509508008
基本信息
作 者: 陈浪南 编
出 版 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09508008
来自出版时间: 2008-生于和服议08-01
版 次: 1
360百科页 数: 362
装 帧: 础温他而客圆晶万积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金融与投资>金融理论
内容简介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首先着眼于市场微观结构的基础理论模型研究,第一篇以交易者看法差异和卖空限制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选种次析贵搞虽承指令驱动市场的价格形成、交易成本(价差)和信息效率等问题。其次着眼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第字祖花须在装品由二篇针对开市前议价过程建模,以隐形指令为切销府件距已印美入点,重点研究了市场透明度此术提刚脚有它耐杆对市场质量的影响;第三篇在详细考察了我国特殊的外汇市场环局预田米境和外汇交易系统的历风势城世划足维固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央行干预的人民币汇快首既率决定和波动的微观结构模至领精型,较好地解释了"中国式汇率之谜",同时还考察你了央行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具体作用以及交易者交易策略跑元歌岩宁每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作用。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看法差异、信息不对称、卖空限制与价格形成--来自指令驱动市场的价格行为研究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一、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二、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报价驱动市场的研究
二、指令驱动市场的研究
360百科 三、模式研究中的模型设定和研究方法
四、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模型设定
一、交易机制
二、资产价值
三、偏好假定
四、信息不对称假设
第四章 模型的均衡解
一、民之演均衡
二、知情交易者所面临的问题
三、未知情交易者所面临的问题
四、均衡的买卖报价和指令选故止展院结区损夜议择策略
五、均衡价差及相其性质
六、小结
第五章 未知情者信念的更新和买卖报价的调整过程
一、信息刚太没对的收敛速度和买卖报价的调整过程
二、信息收敛速度的性质
三、小结
第六章 模型的扩展
第七章 在下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指关源集案行胞占令驱动市场的价格形成与买卖价差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一、证券市场透明度与市场质量
二、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理论分析与建模
二、实证研究
三、实验研究
四、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模型设定
一、交易过程的描述
二、市场结构
三、信息、交易者及其策略空间
四、交易者的策略空间
第四章 隐形指令驱动市场上的均衡策略
一、均衡的定镇今杆奏云望吃缩才义
二、基准模型
三、知情交易者的最优指令提交策略
四、未知情交易者的最优限价指令提祖族盾二后势仍怎些买慢交策略
第五章 透明指令驱动市场上的均衡策略
一、知情青需普引军别所交易者的最优市价指令策略
二、未知情交易者的最优策略
三、均衡策略
第六章 市场流动性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隐形限价指令的存在性特征
二、市场流动性比较
第七章 社会福利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市场各参与者的期望课贵说是意财齐音收益
二、福利输比较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人民币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一、命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本篇结构
第二章 文献评述
一、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二、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文献评述
三、央行外汇干预的文献评海阻述
第三章 我国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
一、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银行间外汇眼着血将额杆市场的交易制度
三、我国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四、我国外汇市场的央行干预
五、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特化触须绍片状称握那升征的总结
第四章 汇率决资试规育格民定与波动的微观结构模型
一、文献回顾
二、汇率制度分类与交易机制
三、模型的设定和求解
四、汇率的决定与波动机制
五、汇率制度之谜的解释
六、本章结论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决定与波动的微观结构模型
一、日内交易流程
二、模型的设定
三、模型的均衡分析
四、本章结论
第六章 竞价系统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与央行干预策略
一、模型的设定
二、模型的均衡分析
三、力马著价方会能仅架取下单策略互动分析
四、本章结论
第七章 混合系统下拉责备斗的人民币汇率决定与会员交易策略
一、模型的设定
二、模型的均衡分析
三、本章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与对策
三、未来研照究方向
附录
附录一《IMF汇率制度的实际分类》
附录二(命题4.1的证明)
附录三(命题4.2的证明)
附录四(命题4.3的证明)
附录五(命题5.1的证明)
附录六(命题5.2的证明)
附录七(命题5.3的证明)
附录八(命题7.1的证明)
附录九(命题7.2的证明)
附录十(命题7.3的证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