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叶紫菀,菊科,分布于北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中文名 铅叶紫菀
- 拉丁学名 Astersubulatus Michx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药 名】:铅叶紫菀
【拼 音】:QIANYEZIW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铅叶紫菀的全草。
【功 效】:清热利声孩倒商读夫湿。

【主 治】:治湿热内蕴、皮肤病、湿疹。
【性味归经】:苦、酸,凉。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煎汤,涂沫患处。
【别 名】:钻形紫菀(《江苏植物志》)、土柴胡(《四川峨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北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