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Mihailo Marlcovic,1923-2010),前南斯拉夫哲学家,实践派来自代表人物之一。
- 中文名称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
- 外文名称 Mihailo Marlcovic
- 出生日期 1923
- 逝世日期 2010
人物或英烧同标据沉所介绍
参加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贝尔格莱德学习哲学,1供田名每映伯象955年获哲学博东犯贵袁晶们值督会聚士学位,1956年在英国获博士学位,并开始在贝尔格莱来自德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该校哲学系主任和该校附设的哲学研究所所长。60-70年代任《实践》杂志编委。提出马克思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论,其中心思想是对现存一切(理论和社会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它包含两个哲学要素:哲学人本学和辩证思维的新方法。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哲学人本学或人道主义哲学,其根本是解决人在宇宙360百科中的地位问题。人在鲜油边茶纸现起杀杂钱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即能进行自山创造活动的生物。"实践"是人实殖征边室更句现其生命的最理想的潜能的活动,迫杀之任真果了聚齐与属于必然性范围的劳动、物质生产不同。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出人们"自我实现"和达到''实践"这一理想境地的实际途径。认为"辩证思维的新方法"是指人道主义意义上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是对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彻底批判。主张本更手需且站夜有对当代世界和南斯拉夫社会进行"完全自由的分析"和批判,其目标集中于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官僚主义。认为自己的这种理解才是马克思的真实想法,因而要求"重新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并指责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是"肤浅的、简单化的、教条的"。在(辩证的意义论)一书中,试图用非约定沦和非传统的方式来阐述辫证逻辑。把它看作是意义、证明和检验的辩证理论。

作品
主要著作还有《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修正》、《逻辑学》、《人道主义和辩证法》、《实践派"辩证法》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