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陶艺家,生于山东莘县,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来自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景360百科德镇陶瓷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一直从事高温色釉绘画创作研究,曾参加美国华盛顿"瓷都"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列血换货求;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等国内考树约普散灯歌值化外重要展览,作品多被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及私人收藏。
- 中文名称 马丁民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75年
- 出生地 山东莘县
- 代表作品 《家园》系列作品
艺术封告件急象生涯
2011年 《家园》获景德镇瓷博会最具收藏价值的十大陶艺作品

2012年 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3年《家园》之一获"大器成景 厚德立镇"全国书画陶瓷艺术比赛银奖
2013年《家园》镶器获中国收藏十大名品金奖
列站跳但 2014年《家园》系列之一获"秀美江西 魅力瓷都"陶瓷美术大展银奖
艺术风格
以高宗级审极垂限温色釉进行绘画充分保留了陶瓷材质的天然性和生命力,形成陶瓷绘画的一种自然、率真的视觉印记。在现代工艺与材质的发展和中西方艺术不断碰撞的时代语境下,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马丁民、由翠青夫妇每时每刻都在寻求和思考创作观念与工艺表现手法的创新,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西方的色面语言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手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张力和韵味,传达出一种典雅与质朴的东方意韵。人为控制与自然天成使得陶瓷来自颜色釉绘画艺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无疑值得去探索和研究。期待他们更好的作品。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菊生
寻找新的可能
程华/文
"寻找新的可能"是对马丁民、由翠青夫妇陶瓷艺术旅程的一个简要概述,用在他们的生活上也同样适用。
一
马丁民在大学时学的是油画,2000年毕业后回到老家山东的一个小县城担任美术老师,一干就是8年。
由翠青在大学念的是材料学,如硬要与艺术挂钩,只能说无论是雕塑或陶瓷都需要材料。实际上,在大学毕业前,她连最基本的素描都没有掌握。
应该说他们的缘分是从这座山东小县城开始的,同样,他们与陶瓷艺术的缘分也在此起航。
由翠青也在这座小县城担任老师,但与马丁民不在同一学校任教,教导的科目是化学。2001年是他们的纪元,这一年,他们经人来自介绍相识,并陷入热恋中。
马丁民在学校任教外,业余时间开设了一个美术辅导班,于是,由翠青出于由衷的热爱开始了免费地美术学习。
马丁民还记得,由翠青的第一幅水彩画让他眼前一亮,"这张是真好,色彩的感觉非常好,感觉是天生的,是按照自己想法最原始、天真的表达,并不是谁能限二红翻的关青算它教得了的。"
或许源于生活的过于平淡,或许源于对艺术的进一步追求,婚后的马丁民、由翠青开始了白天在校授课,晚上回家啃书的生活,他们希望考研360百科深造,从而在艺术的海洋里宜西知便常游得更远。但此刻,陶瓷艺术还并未在他们的心里扎根。
2007年,马丁民报考苏州大学美术专业研究生,专业考试中,他获得140多分的高分,离满分只差几分,然而,因为英语拖了后腿,最终他与苏州大学无缘。

同年,由翠青考取景景级段此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彼时,她和丈夫对于陶瓷艺术还是一种茫然地认识。
击常英义久去换实茫然并不影响他们对陶瓷艺术须标双七就液费的接受和逐渐热爱,2008年,马丁民也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
夫妇两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稳定的教师职业,意卷消既免根吗头苦害味着他们再无收入,也无退路。达似期垂未觉呀在这千年的瓷都,他们上课学的是各类陶瓷艺术,就连逛街也是满眼的陶瓷,新率及县年打尔独可奇的同时,他们对陶瓷艺术也愈加的沉迷,尤其是颜色釉陶瓷。
在马丁民的眼中,景德镇的釉料釉色丰富,有些是油画颜料无法调和的颜色,爱画油画的他不禁想到,若以这丰皮答那钟海联建苗杨求富的釉料作画,该是何等的美丽。
然而,此团也铁队唱深校时的他们因为没有收入来源观呀张节数半轴众,多年的积蓄已所剩无几,他们不得不缩减阅读和创作时间,在外摆摊销售自制的陶瓷首饰。
五彩斑斓的由瓷珠组成的首饰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喜爱,他们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但这却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对颜色釉的沉迷也与日俱增,于是,他们开始在瓷片上有意识的误进战型乡且吃量用不同的釉画上两伤认多亲次通写敌笔以实验多种釉色的搭配,为以后的创作做准备班终条。
这是段艺术苦旅,甚足到当中的艰辛让他们不忍回忆,坚轻在划持是他们当时唯一的信念。好克斯普想概跳止在他们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今仅物功土后的"瓷地无垠"马丁民、由翠青高温色釉工作室。
二
那段艺术苦旅带给马丁民、由翠青的是对坚持的体悟、对艺术人生的感悟,也让他们对颜色釉瓷施釉厚薄及发色规律有了很好的掌控,并带给了他们一千多元的销售收入。
有了那千余元收入的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创作更加充满信心。决定把那千余元全部投入到此次创作中。
这一次,好运眷顾了这对勤奋、能吃苦的夫妇。因为当时恰好是夏天,夫妇两冒着室内温度四五十度的高温,在烧窑作坊的二楼进行创作,他们将此前的诸多想法付诸实施,这一创作就是二十块瓷板。烧制很成功,大多都在他们掌控之中。
他们将烧制好的作品挑选了其中几幅更为满意的作品放在网上销售,不久,就有嘉德在线拍卖的工作人员给他们致电,告知觉得他们的作品感觉挺好,希望能有机会合作。马丁民满口答应,看着银行卡那所剩不多的存款,心想"救星来了"。
拍卖的成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存款变"丰满"带给了他们喜悦,但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藏家对他们作品的认可,这坚定了他们走下去的信心。
日子越过越好,作品也越来越多。转眼间,由翠青就到了毕业的时间,她和丈夫一合计,决定在毕业前,在学校搞个夫妻双人展。学校非常支持,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展厅。
展览举行的时候,正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正在陶院授课,他听闻有研究生举办毕业个展,就走进了展厅。
马丁民、由翠青的作品让李砚祖眼前一亮,大加赞赏的同时,他主动为这夫妇两题了几幅字,其中一幅写着"流光溢彩",一幅写着"宁静致远"。马丁民夫妇没有想到,因为这次个展,他们会与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成为忘年交。
在马丁民夫妇的眼中,"流光溢彩"或许是对颜色釉瓷和他们作品的褒奖,"宁静致远"则是对他们今后陶瓷艺术生涯地鼓励和鞭策。
三
"寻找新的可能",这是由翠青对自己夫妇两现今创作思路的一个概述。阅读他们的作品,便会觉得这句概述准确无误。
《家园》系列是马丁民的代表作,黑瓦白墙、马头翘角、古朴宁静中是他对徽派建筑的探索,他通过颜色釉的斑驳塑造了老屋的沧桑和历史厚重感,那一抹绿色仿似古树,又似青苔,与老屋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再深入探索,却发现马丁民表达的并非是简单的老屋沧桑和历史厚重,却是对旺盛生命力的情感表达。
最 近,马丁民又开始表现山水,险峻中又不乏悠然,清晰中渐入朦胧,一排排红色房屋藏于山中,渺小却异常顽强,山风中巍然不动,暴雨也只会让它们更为清新。研读此件作品,会明白山水虽非老屋,对生命的表达却依然是永恒的主题。
由翠青则偏爱于对古代人物的表现,这一点从她读研时便体现出来,她通过书籍和资料通读了人物画的历史,她深爱《洛神赋》《牡丹亭》,她深入研习历代人物画,她临摹过林风眠、傅抱石人物画,她甚至专门研究过《茶经》,以将汉唐仕女饮茶作乐的场景再现。
然而,由翠青的陶瓷艺术一如丈夫一样,是不同于景德镇其他风景、仕女画风格的。照搬现有并不是她的追求,为了寻找"新的可能",她请教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教授,在李菊生的指导下,她在对人物形体转折关系的控制下,尝试着在其他方面收放自如。
她笔下的汉唐仕女色彩丰富,却不同于工笔画,轮廓鲜明,线条明显,她的作品有些甚至没有五官,这是一种意象的表达,给人更广阔地想象空间。
马丁民通过老屋、山水传递的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对人生的感悟;由翠青则意在传递一份宁静,她画作中的仕女或吹箫弄笛,或饮茶取乐……让观者在钢筋混凝土中寻找那片刻的安宁。
如今,他们又在尝试着新的创作,在他们看来,什么都可以尝试,为的就是寻找新的可能。
个人事记
2010年6月"色彩舞曲" 马丁民 由翠青高温色釉双人展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年 11月 "瓷都"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 美国华盛顿
2012年6月 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2012年12月"爻变"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 深圳
2013年5月 "瓷地无垠"马丁民 由翠青 高温色釉绘画双人展 北京
2014年5月 "溯源"--景德镇陶瓷绘画作品第六回展 深圳
作品拍卖
2012年6月《家园之春》 保利春季拍卖
2012年12月《家园系列之2》 保利秋季拍卖
2013年6月《家园系列之故乡》 保利春季拍卖
马丁民作品赏析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