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候变化》是2009年3月中来自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本书主要以研究报告360百科和科学论文的形式阐述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
- 书名 中国气候变化
-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3月1日
- 页数 455 页
- 开本 16 开
内容简介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第15课题"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为主要依据,主要反映了以下三部分成果:①阐来自述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可能原因,并对21世纪全球与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做360百科出预估,为气候变化影响、适应试企损材停攻和减缓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有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②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士冷倒八发展中重要的,并且对气候变化听存才最论反应最敏感的部门、领域,如农业、水资源、海岸带、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突同送对策,包括适应技杆在抗微修重川兵术和适应政策。③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白导垂紧绿老跟变事旧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在分析工业、交通、建筑以及能源部门减缓碳排放技术潜力和农林部门增加碳吸收汇潜力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减缓碳排放的宏观效果及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车殖条亚化的公平性原则及国际合作行动进行了分析,简要阐述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
目录
第一部分 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摘要
第1章 周空长织观读福全球和中国近百年观流到刚距路胞术背威料毛测的气候变化
提要
1.1 全球近百年气候变化
1.2 中国近百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
1.3 中国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正状婷省度价而资及波件变化
1.4 中国近50年其他气候要素变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温室气体、气需要料溶胶及其辐射强迫
提要
2.1 温室气体的浓度胡直绍期判草维扩色费、排放与吸收
2鲜最轴号观期架互另.2 气溶胶
2.3 温室气得体与气溶胶辐射强迫
参考文献
第3章 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原因判别
提草觉课山亮往太风冷游要
3.1 气候变化短妒析专笔时检测和原因判别方法
3.2 20世纪气实派获保状各现候变暖在近千年中的地位
富渐航 3.3 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分析
3.4 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
3.5 气候变化检测与原因判别的可信度评估
参考文献
第4章 气候变化预估模式的检验及可靠性
提要
4.1 气候模式及检验方法
4.2 气候模式模拟性能及其比较计划
4.3 气候敏感度问题
4.4 气候模式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21世纪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趋势
提要
5.1 气候变化预估方法和排放情景
5.2 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集成分析
5.3 统计降尺度技术与中国未来气候情景
5.4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未来气候情景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摘要
第6章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
提要
6.1 社会经济情景的构建及应用
6.2 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与应用
6.3 影响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6.4 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提要
7.1 本领域的评估范围和关键问题
7.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7.3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7.4 与其他部门的交互作用
7.5 适应对策
7.6 研究差距和优先领域
参考文献
第8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
提要
8.1 评估内容和关键问题
8.2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
8.3 预计的影响及主要结论
8.4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适应对策
8.5 不确定性、优先领域和重点研究区域
参考文献
第9章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
提要
9.1 本领域的评估范围和关键问题
9.2 观测到的海岸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9.3 预计的影响
9.4 适应选择与政策建议
9.5 研究差距和优先领域
参考文献
第10章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要
10.1 研究范围与关键问题
10.2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0.3 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0.4 脆弱性评价
10.5 适应对策
10.6 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及其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提要
11.1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11.2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11.3 部门可能的适应措施和适应技术
11.4 区域可能的适应措施和适应技术
11.5 中国已经采取的适应措施
11.6 提高适应能力,减小差距
11.7 适应对策与可持续发展
11.8 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第三部分 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效果评价
摘要
第12章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及原则
提要
12.1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
12.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12.3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第13章 世界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提要
13.1 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与现状
13.2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律分析
13.3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特点
13.4 中国已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14章 中国减缓碳排放增长的部门技术潜力
提要
14.1 中国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特点
14.2 部门减缓碳排放技术潜力及其评价
14.3 实现部门技术减排潜力的障碍和对策
参考文献
第15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分析
提要
15.1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
15.2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及减缓碳排放效果评价
15.3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与激励政策
参考文献
第16章 中国未来碳吸收汇的潜力分析
提要
16.1 中国开展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的现状
16.2 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吸收汇现状
16.3 中国未来的农林活动趋势
第17章 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评价
第18章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性准则与运期碳排放权仇配
第19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行动
第20章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