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与中国模式》是2011年12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静来自华。本书详细分析了刑事和解的基础理论、价值解说、刑事契约一体化与中国模式的实践。
- 书名 《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与中国模式》
- ISBN 9787562040804
- 页数 220页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1日
内容简介
《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与中国模式》内容简介:
第一篇刑事和解的基础理论、第一章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源流、二、刑事和解的理论蕴含与实践程序、第二章刑事和解理论基础及价值解说、一、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二、刑事和解的价值解说、第三章刑事契约一体来自化、一、辩诉交易与刑事360百科和解构成刑事诉讼的两种契约关系、二、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与制度模式之比较等。
作者简介
马静华,四川洪雅县人,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济简微同短呢换表船师,有十二年从警经历。至非认衡线以烧执游剂跑今在《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天重海理论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百量固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3年以来,致力于刑事司法的实证研究。苏镜祥四川大学法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肖仕卫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法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目录
第一篇 刑事和解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
一、刑事和图素汽教类象围解制度的源流
二、刑事和解的理论蕴含与实践程序
第二章 刑事和解理论基础及价值建刑记便青请都解说
一、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二、刑事和解的价值解说
第三章 刑事契约一体化
一、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构成刑事诉讼的两种契约关系
二、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与制度模式之比较
三、刑事契约一体化的理论探讨
第二篇 中国刑事和解实践、功能与建构
要食球川 第四章 刑事和解的中国语来自境:实践模式与功能分析
一、刑事和解的实践模式
二、刑事和解的功能分析
三、结语:西方话语与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刑事和解的独特功能验映来赶可--以刑事案件
"私了"问题之解决为起点的分析
一、中国刑异艺事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私了"问题
二、"私了"问题之解决:刑事和解独特功能的初步考察
三、"私了"根源的消除:刑事和解独特功能的进一步考察
第六章 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360百科制度的结构定位
一、问题与进路
二、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面目与制度模式
三、刑事法治的"第三领食传短方式较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于带构定位
四、结束语
第七几丝本将章 刑事和解中国模皮额氧请北移半食式的构建
一、近期方案--以刑事自诉与交通肇事调查程序为
……
第三篇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审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