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罗伯特·欣德

罗伯特·欣德

罗伯特·欣德

罗伯特·欣德 Robert Aubrey Hinde 1923.10.26,英国生物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他生于英国诺里奇(Norwich)。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罗伯特·欣德
  • 外文名:Robert Aubrey Hinde
  • 出生地:英国诺里奇
  • 出生日期:1923.10.26

人物生平

他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他先在英国寄宿学校接受早期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后来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生物学,1948 年获学士学位,后进入牛津大学师从拉克 [1] 和丁伯根 [2],1950 年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欣德成为剑桥大学动物行为分系鸟类实验站站长。不久,被任命为皇学协会研究教授和医学研究委员会设在马丁利分部的名誉主任。目前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系退休教授。

个人作品

他早期关于鸟类行为的研究包括对求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动机冲突,探讨栖息行为等。20 世纪 50 年代,欣德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
人种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係。研究侧重于金丝雀生殖行为方面的行为内分泌学。欣德对于人种学和心理学之间关係的理论兴趣导致他写成《动物行为:人种学和比较心理学的综合》一书,并使他和 J.史蒂文森-欣德一起编辑了《学习的制约因素》一书。其他一些着作包括和 G.霍恩合作的《鸟的发声》和《非言语交流》等。
母子关係。关于印刻现象的研究使得欣德开始与 J.波尔比接触。由于受到波尔比的多学科研究小组的影响,欣德于 50 年代在马丁利建立了恆河猴基地,以便研究幼猴和母猴之间短期分离的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他的兴趣集中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家庭成员关係和等级现象的研究。80 年代,他和妻子研究学龄前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人际关係及其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最着名的研究是关于母婴短期分离对婴儿的影响。他以熊作实验,结果显示,提早断奶可能会对后代的行为和健康造成长期负面的影响。并发现母熊“可以缓冲陌生刺激物的影响,因此幼兽接受的刺激性质与程度,也会变小。”提早离开母熊的幼熊,在成年后会更容易恐惧,日后的攻击性也会较强。
他曾指出亲子关係的研究,应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包括各种关係中的互动内容,参与互动的差异性,彼此负责的情形,互动的频率和型态,互动关係的平等与否,亲密程度及信诺程度等。1995 年,他提出人际关係有四个核心特质:
关係具有主动互赖性:关係双方间透过各种互惠交换而彼此相互影响,并各种互惠交换中定义彼此关係及重新调整彼此关係;
关係具有目的性,主要在于提供双方意义:关係在心理社会文化层面上具有意义,有意义的关係会改变自我概念或透过自我价值,自尊的机制而强化自我概念。在心理层面上,关係可协助解决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传递某些生活的目标及任务;社会文化层面上,年龄、生命周期、性别,、家庭(社交)网路、文化等五个因素会影响关係的强度,关係的型态与关係动态过程;
关係是一种多重构面的现象:关係具有多重构面,且会发展多样的型态,可提供参与者许多可能的利益,关係可带给人们社会性与工具性的利益;社会性的利益主要提供心理上的功能,以确定自我价值与自我形象,并提供安全、指引、教养、协助社交等心理报酬;工具性的利益则包括目的性或短期目标的达成;社会性与工具性的利益均会影响关係的型态,如一般程度的喜欢、友谊、爱、迷恋、自愿与非自愿、正式与非正式等不同关係型态;
关係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因双方一连串的互动而开始,,并随着环境而改变和结束;关係的动态过程可分为开始、成长,、维持、衰退、解散五个阶段。

社会评价

欣德对于行为的多学科兴趣在《人种学:它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科学的联繫》这本着作中达到高峰。欣德试图把人类人际关係的主範围分类,并证明他的分类与人际动力的主要理论具有相关性。为此,他写了《朝着理解的关係》一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罗伯特·欣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