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石市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黄石市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全文

  
2001年工作回顾
2001年,是“十五”计画的开局年,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亿元,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10.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6.11%,提高3.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1亿元,增长10.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5亿元,增长15.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44亿元,增长10.63%。财政收入完成13.51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6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140元,增长3.6%。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6亿元,增长21.92%,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9.01亿元,增长30%。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植树造林、乡镇企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冶市进入全省十强和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县(市)行列。阳新县综合经济指标在全省三年前移13位。市场建设得到加强,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部门积极增加有效投入,注意防範和化解金融风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省市两级21户试点企业初步完成建制工作,辅助单位剥离工作稳步推进。改组改制企业加快转机建制步伐,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继续推进企业重组,镀铝薄板、康赛、东贝、美尔雅等股份公司通过重组或注入优良资产,获得健康发展。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构建了国有资产营运和保值增值体系。推行部门预算和政府採购,实行市直机关财会集中核算和乡镇“零户统管”,财政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为框架的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形成。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有3万多名城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由1.55%提高到5.51%。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全面启动,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小城镇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城建、商贸、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战线的改革取得新成绩。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外经贸工作取得新成绩。外贸出口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完成外贸出口1.68亿美元,增长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市联合招商中心和外商投诉服务中心,实行引资项目代理制和市长协调会制度,在磁湖高新区推行零费率和无干扰式服务,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16%。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武汉市签订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协定,与九江市结为友好城市。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黄石市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