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艳玲
何艳玲,/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主编,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城市与地方治理、国家建设与行政改革、政府理论(公共行政)等领域学术研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公共行政评论》、《复旦公共行政评论》、《公共行政》(人大複印资料)、《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公共管理评论》、《政府管理评论》、《实证社会科学》编委;教育公益活动者与公共演讲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何艳玲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南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 代表作品:《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公共行政学史》、《大国之城,大城之伤》(公共演讲)
- 性别:女
- 职称:教授
代表性专着
1.公共行政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强制性城市化的实践逻辑:贝村调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强制性城市化的实践逻辑:贝村调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4.夏书章口述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5.美国城市的政治垄断,译着,格致出版社,2017
6.城市政治学理论前沿,译着,格致出版社,2013
7.巨型项目:城市公共投资变迁政治学,译着,格致出版社,2013
6.城市政治学理论前沿,译着,格致出版社,2013
7.巨型项目:城市公共投资变迁政治学,译着,格致出版社,2013
8.城市政府能力蓝皮书,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
9.城市政府能力蓝皮书,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10.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危机与重建,中央编译出版社,合作主编,2009
代表性学术论文
1.理顺关係与国家治理结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2018.2
2.转型中国社会秩序及其制度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6.6
3.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7
4.机构改革的限度及原因,《政治学研究》,2014.3
5.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範式,《政治学研究》,2009.6
6.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政治学研究》,2007.1
6.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政治学研究》,2007.1
7.熟悉的陌生人:行动精 英间关係与业主共同行动,《社会学研究》,2013.6。人大複印报刊资料 《社会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8.中国土地执法摇摆现象及其解释,《法学研究》,2013.6
9.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管理世界》,2012.12
10.建构公共共同体:公共行政学合法性争论及其未来,《中国行政管理》,2016.4
9.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管理世界》,2012.12
10.建构公共共同体:公共行政学合法性争论及其未来,《中国行政管理》,2016.4
11.公共行政学说史的认识论传统及其辩论,《中国行政管理》,2014.6
12.我们应该关注什幺:关于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争论,《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13.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工作述评(1996-2008),《中国行政管理》,2009.8
14.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2013.3
15.政府在中国:一个比较与反思,《开放时代》,2012.6
16.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12
17.中国国务院 (政务院 )机构变迁逻辑:基于1949-2007年间的数据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08.1
13.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工作述评(1996-2008),《中国行政管理》,2009.8
14.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2013.3
15.政府在中国:一个比较与反思,《开放时代》,2012.6
16.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12
17.中国国务院 (政务院 )机构变迁逻辑:基于1949-2007年间的数据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08.1
18.中国公共行政学的中国性与公共性,《公共行政评论》,2013.2
19.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公共管理学报》,2009.1
20.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公共管理学报》,2005.3
20.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公共管理学报》,2005.3
21.以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促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光明 日报》,2013年1月20日。《红旗文摘》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武汉大学学学报》,2017.1,《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23.无变革的改革:中国地方行政改革的限度,《学海》,2016.1。人大複印资料《管理科学》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3.无变革的改革:中国地方行政改革的限度,《学海》,2016.1。人大複印资料《管理科学》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4.城市的政治逻辑:国外城市权力结构研究述评,《中山大学学报》,2008.5;人大複印资料《政治学》2008年第11期全文转
25.危机与重建:对我国行政学研究的进一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25.危机与重建:对我国行政学研究的进一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26.公共行政学研究是我们与这个时代肝胆相照的方式,《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27.捍卫邻里:中国社区建设的未来任务,人民日报《国家治理》周刊,2015.09.14
28.Yanling he, Guanglong Wang , Huayan Gong, Order in Transitional China and Its Institutional Logic,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38): 2,56-75.
28.Yanling he, Guanglong Wang , Huayan Gong, Order in Transitional China and Its Institutional Logic,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38): 2,56-75.
29.Xun Wu ,Yanling He, Milan Tung-Wen Su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n Assessment of Journal Publications 1998-2008.Public Administration(SCI), 2013(91):2, 261–280.
30. Yanling He, Guanglong Wang. Order in chaos: re-understand social instability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2016(1):2, 228-250.
31.Fu, Qiang, Shenjing He, Yushu Zhu, Si-ming Li, Yanling He, Huoning Zhou, and Nan Lin.Towards a Relational Account of Neighborhood Governance: Neighborhood-based Network and Residential Outcomes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SCI), 2015( 59):992-1006.
代表性项目
1.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暨负责人,2013.8-2016.8
2.政府改革与建设:能力、法治与监督,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课题,2016.9—2018.12
3.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课题,2010.12—2013.12
4.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研究:基于治理的视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5.18-2018.8
4.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研究:基于治理的视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5.18-2018.8
5.幸福社会视角下的广东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广东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2011.11-2013.11
6..我国大城市隔离社区治理模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8.6-2011.6
7.非营利组织的治理过程及其绩效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6-2009.6
8.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7-2007.7
7.非营利组织的治理过程及其绩效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6-2009.6
8.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7-2007.7
9.透明政府视角下的中国社区组织治理能力研究,广东省文科基地重大课题,2010.11—2012.12
10.第三部门发展与城市社区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7.6-2009.6
11.城市社区治理标準化体系研究,民政部、广州市民政局
12.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研讨班,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12.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研讨班,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13.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暨政府发展规划,三市联合委託重大课题,2010.2-2011.5
代表性演讲
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大会主题演讲《大国之城,大城之伤》,贵阳
2.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7),大会主题演讲《大国基业:中国教育体制变革》,广州
3.清华同衡学术周巅峰论坛(2017),大会主题演讲《更自主、更健康:複杂社会中的城市治理》,北京
4.成都城乡社区治理髮展大会(2017),大会主题演讲《大城市,小邻里》,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