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浙江大学生物催化-手性药物研究室

浙江大学生物催化-手性药物研究室

本实验室隶属于浙江大学工学部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生物工程研究所,课题组带头人杨立荣教授(博导、生物工程所所长,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是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领域的资深专家.实验室有教授 1 人,副教授 2 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7 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20 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大学生物催化-手性药物研究室
  • 教授 : 1 人
  • 副教授: 2 人
  • 课题组带头人:杨立荣教授

特长:

生物催化与转化是实验室在生物工程研究中的强项,特别是在利用以脂肪酶为代表的生物催化剂对立体异构体进行手性拆分以製备重要的或高附加值的化工、生物医药中间体及产品化合物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在利用酶的立体选择性催化立体异构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将传统上在水相中反应的某些酶用于有机相反应催化,通过开发新型载体和附在技术进行酶的固定化从而提高酶在特定反应体系中的活力、选择性、稳定性、可重複利用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课题组还不断开拓进取,向生物催化转化相关的上游和下游领域纵向拓展:实验室一方面通过加大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发展力度,自主筛选、改良、构建用于实现重要化学物质手性拆分及催化转化的新菌株,製备新的、自主获得的新的生物催化剂,同时在相关的细胞培养、蛋白质分离纯化等方面也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进行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来提高潜在品种、物质、反应的筛选效率,以及进行更深入、更系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酶分子改性、反应最佳化的研究.与此同时,实验时还在积极地横向拓展,将以往更多集中于高附加值、关键性的化学中间体物质的生物催化转化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尝试研究是用类似的思路和体系去催化更多、更普遍的大宗化工品的生物转化,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用比较系统地和可行的生物基的途径来代替现有的基于石油的化工生产途径.

贡献

已完成了《丁醇生物製造的关键技术》、《1,3-丙二醇的生物炼製技术》、《化学-酶法製备手性S-生物烯丙菊酯的关键技术研究》、《脂酶分子修饰和高稳定性固定化技术》等 863 项目,
《非水相不对称生物催化》、《典型高效生物催化剂及其反应体系的开发》等 973 项目,
《化学、生物协同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基础及工程基础研究》、《新型生物催化剂的研製及套用基础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及基金项目和企业横向研究项目若干,
《生物製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手性合成模组的设计及组装》、《典型手性生物製造过程的构建和调控》、《身为合成的手性识别机理解析》在内的若干重要项目在研,
并在 SCI、EI 收录的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专利若干,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社会经济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浙江大学生物催化-手性药物研究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