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稻372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用镇稻88/津稻1007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提出品种申请,2015年1月19日经第三届国家述积由约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来自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4043。
- 中文名称 津稻372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属 稻属
- 种 稻
特征特性
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6.4天,与对照徐稻3号相当。株高94厘米,穗长18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穗,穗粒数131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4.6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2.5%饭统;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来自率67.2%,垩白粒率26.3%,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7.6%,胶稠度78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0年参加360百科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6千致存举免把位宣始依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5%;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03.6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4.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9%。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7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1.9%。
栽培技术
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2.秧龄35天左右,栽插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株。3.氮、磷、钾、锌肥配合使用。4.注意干湿交替,确保有效穗在20万左右。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和川声音展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来自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