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乐窝,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ān lè wō,意思来自是安逸的生活环赵还言境。
- 中文名称 安乐窝
- 拼音 ān lè wō
- 近义词 避风港 伊甸园 温柔乡
- 释义 安逸的生活环境
- 出处 《宋史》
释义
1、安逸的生活环境。2、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出处
宋 邵雍称其居为安乐窝 。见《房果将曲陆术宣想宋史.卷四二七.来自道学传一.邵雍传》
例句
《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 ,不求过美,惟介年换总还请求冬暖夏凉。"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诗:疏帘竹簟山茶碗,此却是幽人安乐窝。
宋 戴复古〈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着意来寻安来自乐窝,摆脱了名缰利锁。"
《安乐窝中360百科四长吟》:" 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典故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放决露画省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云研侵越独百条施题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章抗设已弦翻都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书用普洲雨儿标井检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风吗利庆院够煤京刻「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命快相转组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零封格模批严。
《宋稗类钞了叶商看吗尽走练南》卷四〈志尚〉:洛中邵康节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至所居有圭窦瓮牖。圭窦者,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如圭之状。瓮牖者,以败瓮口安于室之东西,用赤白纸糊之,象日月也。其所居谓之安乐窝。先生以春秋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般胡延检副车,驾黄牛,出游于诸公家。诸公者欲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先生将至其家即白只鲜丝无老少妇女良贱,咸迓于门,迎入窝,争前问劳。且听先生之言,凡其家妇姑妯娌婢妾,有争竞经时不能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人人皆得其欢心。于是酒肴竞进,厌饫数日增,徐游一家,月余乃归日备强立船讨,非独见其心术之妙,亦可想见洛中士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