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M9

美军M9手枪是贝瑞塔公司的代表作品,于1985年在美军手枪选型中获胜。

美军装备伯莱塔92FS被命名为M9式手枪现已被美国陆海空三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备队正式列装。

  • 中文名 美军M9手枪
  • 英文名称 U.S.M9
  • 前型/级 BERETTA 92/92F/92FS
  • 次型/级 BERETTA M9A1
  • 研制时间 1980年代

简介

  M9手枪采用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闭锁方式为卡铁下沉式,单/双动扳机设计,以15发可拆式弹匣供弹,枪长217m况州构策委场石好游眼角m,重1.1kg(包括装弹弹夹),弹头初速390米/秒。M9结构简单,机械动作可靠。全持品么交钱植枪寿命大于5000发。 

  1978年,呀房片护找息热轻论朝广为了取代老旧的点45A来自CP口径柯尔特M19360百科11A1半自动手枪,美国空军提出需采用一种新的9毫米口径半自动手枪。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代表空军向几家著名的枪械公司发出邀请。意大利伯莱塔公司起初提交了92S型,但美国空军需要像M1911A1那样的拇指操作式弹匣卡隼,因此伯莱塔公司娘复扬在进行了重新设计。1980年底,美国空军官方正式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在所有型号中,伯莱塔92S-1被评定为最好的。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尉官以上军官包括总司令,腰间别的都是这种枪。该枪的握把全由铝合金制成,减轻了重量:双排弹匣容量达15发:扳机护圈大,便于戴生称向束风息吃急办手套射击。枪长217毫米,空枪重量0.96千克,初速375米/秒,有效射程脸奏一强烈下尽油儿士往50米。

  1983年,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再次准右素执好志即杨增备由陆军进行一次手枪试验计划,命名为"XM9制式手枪试验"。共有8家制造商投标。1985年1月14日美国陆军宣布伯莱塔92SB-F是这次比试的优胜者,伯莱塔92SB-F被美军正式命名为M9。

降步注菜先刘钱色际史沿革

  1978年,美国空军提出需要采用一种新的9×19mm口径半自动手枪,用以取代老旧的45ACP口径柯尔特M1911A1半自动手枪。

  1979年进行对比试验,由JSSAP主持。

  1979年提交给美国空军进行测试。

  1980年底,美国空军官方正式宣布了试验的结果,伯莱塔92S-1被评定为比其他型号稍好。

  1981年美州兰沿国空军宣布的手枪试验结果被JSSAP正式接受时,美国陆军却质疑这个试验计划的有效性。

  1982年5月,美国军方又设刘头布土围呢玉连立了一个新的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修订了可靠性的标准,使之降低到接近现苗交错位植毫拿某友迫杆实环境中的程度,但是仍然没有任何手枪能通过试验。

  198雷指集律能视测劳何周液3年,由于美国国会施压的终沿洋项作用,由陆军进行一次新的手枪试验计划,命名为"XM9制式手枪试验(Service Pistol Trials--SPT)"。

  1983年11月正式向美国国内外的轻武器厂商提出XM9-SPT的招标请求。

  1984年1月底的截标日期前提供怎棉防个领30把样枪、备用零件和使用手册以及培训测试人员的厂方代表、10把用于培训测试人员的手枪。XM9-SPT在1984年初正式开始,陆军在1984年9月选择织革了伯莱塔92SB-赵济春F。

  1985年1月头露缩劳停式革时倍掌14日美国陆军正式立转财关以宣布伯莱塔92SB-F是这次比试的优秀者,伯莱塔92SB-F被美军正式命名为M9。作为合同条款之一,M9手枪的生产在美国进行。先由意大利伯莱塔公司负责生产M9。

  1987年,一些新交付的伯莱塔手枪出现了问题,使反对者有了可乘之机。

  1988年M9发生了套筒断裂的事故。伯莱塔公司按照陆军的要求,改变了M9手枪的设计,按这种标准生产的92F被改称为92FS。伯莱塔公司在美国的生产线已经全部建好,1988年4月后,所有的M9/92F套筒都在美国生产,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套筒断裂的事故。随后军队再次招标和测试也就不了了之了。伯莱塔公司成功地获得一系列美国国防部的其他合同,为美国的五大军事部门: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守队生产了共约500,000把手枪。

伯莱塔M92F

  2003年,推出改进型,名为M9A1,主要加入了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 rail)以对应战术灯、激光指示器及其他附件。

装备概况

  9毫米M9手枪即意大利伯莱塔 BerettA92F手枪。它是一种单发射击的枪管短后坐式武器,有多种型号。其变型枪有:仅改进保险装置的伯莱塔92S、标准型92SB、特种型92SBS、短管型92SBC和最新型92SBF。92SBF亦称伯莱塔92F,被美国在1985年手枪选型时选中,型号定为M9。

  此时,其他军种也正好需要寻找新的辅助武器,以代替军队已经使用多年25种以上不同型号的半自来自动手枪和转轮手枪,并改用一种口径的弹药。最主要皮何土世垂让易延色棉是代替服役了70年之久的老1911手枪,根据1982年的报告,美国军队里共有417,448把在册登记的.45口径手枪。然而角财势权个蛋止跑宽向丝,当1981年美国空军宣布的手枪试验结果被JSS国爱卫参解款而类真杀作AP正式接受时,美国陆军却质疑这个试验计划的有效性

  现在美军已大量装备该枪。1991年海湾战中,美军尉官以上军官包括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腰间别的都是伯莱塔92F手枪,坦克驾驶员、飞行员、特种兵和海军陆战队都装备有这种手枪。

  伯莱塔公成功地获得一系列美国国防部的其他合同,为美国的五大军事部门: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守队生产了共约500,000把手枪。

主要特点

  1.套筒座 包括握把 由铝合金制成360百科,为减轻枪重,握把外层包有木质范新护板。

  2.双排弹匣,容量大,弹匣宽达37毫米,底部增厚。

  3.保险时不用按钮控制,而是用摇摆杆,枪弹进膛可以观察并感觉到。

  4.扳机护圈大,便于戴手套扣机。

  5.可以单动和双动,单动时引力2.8千克,双动时4.8千克。

  6.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动作可靠。

  7、射击精度高。

  8、枪的维修性好、故障率低,据试验:枪在风沙、尘土、泥浆及水中等恶劣战斗条件下适应性强,其枪管的使用寿命高达10000发。

  9、枪自1.2米高处落在坚硬的地面上不会出现偶发,一旦在战斗损坏时,较大故障的平均修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小故障不超过10分钟。

研制情况

  9毫米鸡假包湖消传伯莱塔92F手枪是由意大利布雷西亚省皮埃特罗.伯莱塔公司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70毛修导术强煤室因担年代中期开始装备部队。意大利三军部队,还有内间危卷述量教养警察、治安机关、准军事机构都叶视初条年机装备了不同型号的伯莱塔92德丝手枪。巴西、智利、法国、美国等国先后引进并特许生产兰执

  巴西生产的型号称PT92和PT99,装备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法国宪兵于1987年7月7日宣布采用92F型,由法国两家兵工厂生产。MAS工厂负责总装配,马努林(MAtrAMAnurhin)公司则生产40%的零件。法军用以逐步硫型难短化替换现装备的MAC50手枪,从1987年至1995年共装备了1.1万支。

  伯莱塔M9的设计可追述到德国瓦尔特公司P38的设计。P38的手枪于1938年生产,在介宁伤货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战后装备德国警察。

  M9手枪的显著特点是天窗式套筒设计、联动/单动扳机组件、枪管下方锁定枪机组件的使用和击锤跌落保险。

  因为天窗式套筒设计,伯莱塔手龙呢控万罗白七阳枪可靠性很高。该枪击短文为块接的座酒发时间短,保证快速射击。M9手枪套筒后部没有枪管衬垫,可牢固地锁定枪管的前部,同时也助于提高射击精确度。美国军用手枪散布精度试验要求在22.8米处为12.7厘米即可,伯莱塔公司很植根画血屋鸡容易满足这一指标要求。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此枪这一指标要求为不大于7.6CM。

  伯莱塔92F手枪的套筒侧壁开有机加工的凹槽,起到卡锁枪机的作用。这种设计会让人感觉到,在这样关键的地方会产生一些不可接受的少量金属屑,套筒会因此出现故障,但是在现有的各种型号经过改进后,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改进的型号为92FS型。美陆军射术部队(AMUArMyMArkSMAnshiPunit)想最大限度提高92F(M9)的射击精度,并努力做到了这一点。这些改进已经融进了92FS最新的一些衍生型中,如采用一个前衬套改进枪管闭锁和固定组件。M9的机械瞄具由固定在套筒上的方形柱状准星和嵌入套筒里的方形缺口表尺组成。瞄具上的荧光点有助于观察。另外,M9也可安装氚光夜视瞄准具。

设计原理

  M9手枪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的高频率使用中就出现了簧力不足的故障。正如许多专家所说,世界上没有无故障的手枪,只有故障率较低的手枪,"世界第一手枪"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故障在当年美军定型M9手枪的严格试验中却没有被发现,这为各国大容量手枪弹匣设计时采用高强度弹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除了托弹簧力不足故障外,其他关于M9手枪不足的反映,也不能称为技术缺陷,而只能称为弱点。因这些弱点有的是M9手枪自身结构形成的;有的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有的则为各国名牌手枪的通病。

  M9手枪的15发弹匣压满子弹后,因托弹簧压缩到底后弹力变弱,致使最上面一发子弹不能到位,这样的弹匣装入枪内,拉套筒后向前,将推不到最上面的子弹,此故障在实战中较为可怕。

  该枪13发弹匣若经常压满子弹的话,其最上面一发子弹也会出现的M9手枪的那种故障,少压1~2发子弹,就可避免这种故障了。可见大容量手枪弹匣对托弹簧的伸缩性的要求极高。从实战出发要进行超强度设计。

  再看M9手枪瞄具无氚光管,在低能见条件下不便准确瞄准射击的问题。事实上M9手枪瞄具(即准星和缺口上)上设计了被称为"快速阅读瞄准"的荧光点,用于低能见度时辨别瞄具射击,这也是世界名牌手枪都具备的。但这种荧光点的面积小,涂在瞄具上耐久性差,M9手枪已服役近20年,荧光点脱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若要解决低能见度条件下瞄准问题可采用其他方法,图6是我设计、研制的92式手枪内红点瞄准镜。该镜就非常适于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瞄准射击,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和耐磨损、镜内分划长期保真的优点,试射过该镜的士兵和特警都称赞它为"廉价的手枪夜视瞄准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今后可用其他方法替代在手枪瞄具上加荧光点的做法。

操作

  扳机操作

  两截式击针可防止装弹、操作套筒、击锤待击解脱状态、意外冲击过程中走火。击锤上的半待击缺口可防止击锤落下撞击击针后手枪走火,除非击锤处于待机状态,有意扣动扳机,才能使击针落下,正对前方,进行射击。

  分解操作

  易于分解是伯莱塔手枪的优点之一。在确定完全卸弹后,卸下弹匣,按下套筒座右侧的按钮,同时旋转左侧的连接杆,向前推套筒,同时握住套筒附件向上抬起,压紧位于枪管下的复进簧向导附件,取出套筒(当心复进簧弹出)。向下滑动枪管,解开闭锁,取出枪管,结合操作按相反顺序进行。

  使用消声器的M9,由于早期的高效消声器直径大,阻挡了瞄准具的视线,因此在消声器上加装了简易准星和照门。

屡次参战

  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是M9的生产高峰期,在阿科基克的工厂上班的工人每天三班倒,每个月向军队提供1万把手枪。海湾战争结束后,伯莱塔美国公司收到许多在"沙漠盾牌"行动和"沙漠风暴"行动中使用M9手枪的美军军官的感谢信。

  至此后,美军在数十次战争中使用M9手枪,包括科索沃、波斯尼亚、索马里、海地、波斯湾、巴拿马等等,历经这些战争后,伯莱塔M9倍受赞誉。

技术特点

  以下的技术特点全部来源于枪炮世界的

大开口套筒

  关于92系列手枪最大的误解就是它们的顶部开口的设计,一般认为是为了减轻套筒的重量(比不开口的轻),或是为了减少卡壳的机会。其实顶部开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180度的抛壳口,这是一个4英寸长1英寸宽的全开式的抛壳口,与之相比,其他厂商手枪上的抛壳口比92系列手枪上的小得多,为什么美国军队在测试中M9平均发射21,000发弹才出现一个故障?这显而易见。180度抛壳口的另一个好处是,惯用右手的射手可以方便地枪向自己内侧倾拉套管来排除卡弹故障(就是右手把枪向左倾侧的同时,左手拉开套筒,弹壳能掉出来);其他枪如果也用这种方法,弹壳就会掉进枪膛里,导致更严重的枪膛阻塞。

  第二个理由是在180度抛壳口后面可以进行伯莱塔方面称之为"紧急战术装填"的动作。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非常容易地将一发子弹从套筒后面装入92系列手枪的弹膛内。大部分的枪械制造商都建议不要直接向弹膛内装入子弹,因为可能会损坏拉壳钩,而92系列手枪在设计中就已经考虑到这样的能力:你可以直接向弹膛内装弹但不会损坏你拉壳钩。由此可知,这种能力表示你很容易地保持枪的"全满"状态(弹匣全满且膛内有弹);只要向弹膛内装入一发子弹,套筒闭锁,再把弹匣插入握把内就可以了。

闭锁卡铁

  闭锁卡铁,或其他新奇的专门叫法,这玩意儿就是连接在你的枪管上的一小块钢制的锥形零件(并且有时松动得可以移走;那是由于磨损得历害,但仍然不妨碍枪的运作)。当枪在射击时,枪管自然会迅速向后运动(就像是火箭,由于弹头产生了反作用的推力)。因此枪械设计中必须让枪管在射击过程中"锁定"在原来位置上。许多现代手枪使用的闭锁卡铁都是枪管表面的一部分,称为"枪管卡铁"。例如,如果你看过SIG或GLOCK的枪管,你会发现弹膛位置是一块方形或长方形的金属块,这块"金属块"正好与抛壳口匹配而使枪保持闭锁状态。

  这种设计的闭锁区在底侧,当枪在发射时闭锁区会承受巨大的力量。因此,闭锁区是一个容易磨损的位置。当磨损发生在套筒和枪管上时,最终套筒和枪管都必须更换。如果你仔细看看那些"枪管卡铁"式闭锁的枪管和抛壳口,你会看到枪管和套筒上的磨损痕迹。

  至于伯莱塔的,用可拆卸的闭锁卡铁实现闭锁动作,所以也许这个零件的磨损会比"枪管卡铁"更快,但到时你只需要更换一块50美元的闭锁卡铁,而不是同时更换150美元的枪管和200美元的套筒。

  不过,如果闭锁卡铁已经损坏而枪仍在继续使用,这有可能导致套筒损坏。如果闭锁卡铁或套筒都损坏,首先会发生在正面,所以只要这里发生故障你就要检查这个位置。一个损坏的闭锁卡铁仍然可以继续"安全"地发射大约700发弹,给予用户充足的时间用于更换零件。

性能数据

  全枪长:217毫米

  全枪高:140毫米

  全枪宽:38毫米

  空枪重:960克

  全枪重:1145克

  枪管长:125毫米

  瞄准基线长:158毫米

  膛线:6条,右旋

  初速:375米/秒

  弹匣容量:15发

服役事件

  1987年,一些新交付的伯莱塔手枪出现了问题。

  首先出问题的是在1987年9月,一把民用型的伯莱塔92SB手枪的套筒在与闭锁卡铁连接的位置断裂,断掉的半个套筒向后飞出打伤射手(一名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的成员)。然后在1988年1月和2月,有2把军用型的M9发生了同样的事故,两个海军特种部队射手受伤。在这三起套筒断裂的事故中,三名射手都被划破了脸,其中一个被打掉了牙齿,另外两个必需缝针(反对者趁机谣言满天飞,有的说法是有几个海豹队员被打至残废甚至死亡)。

  同一时间,美国陆军正在用批量生产的民用型92SB和军用型M9进行枪管试验(与套筒毫不相关),但却同样出现了套筒断裂的事件:当时陆军用3把M9各发射了10,000次,然后在用磁性粒子检查武器的表面时,他们发现其中一把手枪的套筒上出现裂痕。于是试验人员决定继续打这3把M9直到套筒损坏为止。有一把手枪在打到23,310发时套筒断裂,另一把是在打到30,083发时,还有一把是在30,545发时。

  对海军特种部队和陆军的断裂套筒进行检验后,发现金属韧性过低是套筒断裂问题的主要成因。陆军接着开始调查套筒的制造过程。调查报告(NSIAD-88-213)指出,由于在阿科基克的厂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M9的生产线,因此当时M9手枪的底把是在美国生产,而套筒则在意大利生产。根据皮卡汀尼兵工厂的冶金实验室的报告文件,认为意大利套筒的金属韧性低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有碲(Te)的钢材

  伯莱塔公司最初指责是弹药的使用而导致套筒断裂,他们得知事故中都使用了非北约标准的弹药和M882弹,他们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弹药的压力过高,才导致套筒断裂。但陆军则坚持套筒断裂是由于金属硬度不够而非高压弹所致,M882弹的膛压也并不是很高,因此冶金问题是M9手枪事故的唯一解释。据传当时有一名海豹队员是这样发誓不使用意大利套筒的M9:"没吃过意大利的钢铁,你就不算是海豹队员。"

总体评价

肯定

  海湾战争结束后,伯莱塔美国公司收到了许多在沙漠盾牌行动和沙漠风暴行动中使用M9手枪的美军军官的私人感谢信。在那以后,美军在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使用了M9手枪,包括科索沃、波斯尼亚、索马里、海地、波斯湾、马拿马等等,在这些战争经历中,伯莱塔M9备受赞誉。在马克·鲍顿的《黑鹰坠落》中提到M9手枪的容弹量大这一特点在激烈的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一些游骑兵队员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是一手更换步枪弹匣,另一手继续用M9手枪向蜂拥而来的索马里人射击的。

否定

  尽管已经采用M9差不多20年了,但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美国人对M9手枪表示反对,这些观点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 当年美国军方在寻找新的辅助武器时,要求在效果、可靠性、安全和操作性方面要比当时使用的.45口径手枪和.38口径转轮手枪好。弹药的效果包括:射程、准确性、射速、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力,和对有防护目标的杀伤力。不知何故军方在效能上的研究结果是:9mm NATO弹比.45口径弹更准确、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军方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综合数据的计算比较,而不是通过科学的测试数据(例如明胶试验)来进行。例如射程和精度的测试中,是在对9mm有利的50米距离上进行对比试验,而不是在对M1911A1有利的25米距离上。
  2. 许多.45手枪的忠实拥护者认为,虽然9mm武器的弹匣容量比起.45口径武器的大得多,但他们认为在战斗中,用3发子弹才能干掉一个敌人并不比用1发子弹就能干掉他效果更好。
  3. M9并不一定就比M1911A1更可靠。因为当时美军中多数在册登记的.45手枪都已经经历过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其中有超过100,000把手枪已经没有再得到维护,所以用一把全新的样枪与一把已经被频繁使用过的手枪进行可靠性对比是不公平的。
  4. 使用9mm手枪的其中一个理由是照顾身材较小的射手,特别是1980年代开始美军中的女性军人比例增加,9mm口径对她们来说会比较容易操作。但M9手枪本身的握把就太大,对于手掌较小的射手来说操作反而不如M1911A1的握把方便。

  从以上几个观点中,明显体现出美国人.45念念不忘的心态,但9mm口径的杀伤效果并非真的那么差劲。英国SAS是世界上实战经验最丰富的特种部队之一,但SAS一直在使用FN、HK、SIG等9mm口径的半自动手枪作为辅助武器,SAS有自已选择武器的权力,但却从来没有抱怨过9mm的杀伤效果或改用更大口径的手枪,因为如果你能够在敌人开火前就先把两颗子弹打到对方的脑袋里,那么9mm或.45口径又有什么区别呢?而9mm显然可以携带更多弹药。另外在可靠性方面,伯莱塔92系列的确很少出故障,甚至不需要依靠频繁的保养,因此很适合"懒惰"的射手使用欢迎。但上述观点也并非完全不公正,因此伯莱塔92系列的握把过粗倒的确是一个遭人诟病的缺点,而这个问题直到伯莱塔公司推出Vertec型才算是解决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M9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