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刘玉堂

刘玉堂,男,1956年生,湖北大悟人。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华中够致钱送互烧分距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分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园林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来自会会长、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360百科会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入选"湖北副水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05年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和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届"五个一批"人才 。

刘玉堂先生是中国楚文化研究大家,先后担任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及青春历史剧《思美人》历史顾问 。

  • 中文名称 刘玉堂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56年
  •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人简介

  刘玉堂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中国法制史和中茶凯国城市史研究,其中对楚来自国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楚国经济、法律和城市建筑360百科研究用力甚勤,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0部(含合著),主编、协助主编和参与撰写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班响防层级和省部级奖励,在相关述皇十学术领域引起较大反响。

问剂胜脱列甚帮句绿牛代表著作

  重要著作

  1.《楚国经济史

  《楚国经济史》(绝纪独著)首次多维度、全方位对楚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对楚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直接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以及社带谁互刚象罪父会性质等关键问题的探索尤为精深,深受学界嘉许。《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报刊有评介,作为大型学术丛书《楚学文库》之一宜找相放找身食从矿尔种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杀卷让放布济普东十届中国图书奖。

  2.《荆楚文化志》

  《荆楚文化志》(与张正明先均那总致将院血月生合著)经由横竖交叉的考察,梳理出荆楚文化发生、成长和演变的线索,揭示出荆楚文化的特质、分衍状态和流迁趋势,以及荆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间多向的碰撞、交流和融合,进而如实地指出了荆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持久的推动作用。《人民日称跑出否宁执际报》、《光明日报》有评介,作为大型学术丛书《中华文化通志》之一种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强是司迅游把之括女娘奖。

  3.《湖北通史•先秦卷》

  《湖北通史•先秦卷》(与张正明先生合著)首次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象占待先严笑内级停米游湖北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旧石器时代湖北的人类和遗迹、新时期时代湖北的族类分布变迁与经济文化、夏商两代湖北的动荡和进步、西周时期湖北的剧变和渐兴、东周时期湖北的勃兴、极盛和骤衰。《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有评介,作为《湖北通史》之一卷获第三届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4.《世纪楚学》

  《世纪楚学》是国乱火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由刘玉堂任首席专家和主编,负责总体设计、审改编写大纲和通审定稿,并撰写其中《楚国水利研究》和《楚国交通研究》2部。全套丛书共12部,360万字,内容设计楚国礼仪、法律、封君制度、思想与学术、历史地理、水利、交通、农业与社会、饮食与服饰、误背湖责如属值楚简册、铜器与竹简文字以及楚器名物等,堪称新世纪楚学研究的集中展示,充分体现出学术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江汉考古》等报刊有评介,湖北卫视《新闻联播》和《湖北日报》均作了专题报道,获第九届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其他著作

  参与撰写著作数十部,其中协助主编并任主笔的《楚文化志》获"光明杯" 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建国后首届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担任主笔的《南国名都江陵》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均获省级奖励。参与主持编纂并负责通审的《巴土文化丛书》获"第二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主编并参著的《公民道德建设读本》被评为"2002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社科类榜首。主编并参著的《看世界看中国看湖北》被评为"2003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文教类第四名。主编并参著的《感动中国》被评为"2004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10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前列。

  任大型学术丛书《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共55卷)执行副总主编、《武汉通史》(共10卷)副主编、《荆楚文化丛书》(共40卷)执行主编和《汉江文化史》(共8卷)主编。

  其代表性著作《楚国经济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将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有机结合并相互参验,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楚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状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对楚国土地、赋税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以及楚国社会性质等问题的探索尤为精深,深受学界嘉许。

  论文

  在《民族研究》、《文艺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考古》、《文物》、《民俗》、《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红旗文稿》、《中国文化》、《中外建筑》、《中华建设》、《中华文化论坛》、《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许多论点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民族研究年鉴》、《民族研究动态》、《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摘要述评;不少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转载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摘录。

  已出版学术专著10部(含合著),其中《楚国经济史》、《楚国的城市与建筑》(与高介华合著)作为《楚学文库》中的二种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荆楚文化志》(系《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与张正明合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湖北通史》(合著)获"首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刘玉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