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木鱼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道教召集教众的法器。

  • 中文名称 木鱼
  • 类型 打击乐器
  • 名字由来 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
  • 使用场所 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

  小型木来自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360百科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证宁便毫延活天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效果。木鱼还是广东地区曲艺"木鱼歌"的击节乐器。

  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最大的面径办也帮百调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发出的声音比较雄壮。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柔和。

  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严翻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演奏时,大团鱼形木鱼需置于地面上,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右手执棰头呈橄榄形的木棰敲同严投赵士确更击,发音短促,声音节奏感强,是富有特色的节奏乐器。常用于戏剧、曲艺伴奏、器乐合奏、民族乐队和宗教音乐中。穿呀调评说验刑木鱼在戏剧中,用于昆曲、京剧究石任著陈项耐情史、晋剧(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戏等十酸景支初封他汉剧种的伴奏。广东音乐使用的是长鱼形木鱼,在合奏中有时要使用大小两个木鱼,大木鱼发雄壮的音,小木鱼发柔和的音草粮希斗油烈等专。在江南丝竹、苏南吹汀、浙东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间器乐合奏中,多应用小团鱼形木路翻低云情光国劳范胶证鱼,它常与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击重拍,用小木鱼击轻拍。在十番锣鼓、福州那诗引爱迅者十番、闽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乐合奏中,小木鱼是不可货练皇注队此重收缺少的乐器,除用以敲击轻拍外,还将它所发之音,视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乐队中,常备有大脸转衣击情定川就宪国小不同、数量不等的整套团鱼形木鱼,它们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编排成套,多用于配合轻快活泼的曲调,有时也用以敲出简短的独奏乐句,还可用来模仿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在佛教、道教音乐中,木鱼既是法器,又是离不开的节奏乐器。

  团鱼形木鱼还在曲艺木鱼歌中应用。木鱼歌又称唱木鱼或木鱼书,是节奏自由的吟诵体说唱,过去多由家庭妇女用广州方言可精叶教阶积它卫武表演,唱时不用吹、拉、弹等乐器伴奏,只用木鱼击之以为节拍。这种民间说唱形式始于明代,广泛流传于广东省广州、南海、番禺、顺德等地。木鱼歌的唱腔后被粤剧吸收为唱腔的-种。长篇曲目有《谁没花笺记》,《荷花史》等,短篇曲目有《琵琶上路》、《楼台会》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木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