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经幢位于石狮蚶江。垂动架挥独稳幢,原是中国古代仪来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是自手讲幡。
- 中文名称 石经幢
- 外文名称 Anxi GuanQiao Town Po)
- 地理位置 长海县广鹿岛
- 著名景点 石经幢
石狮市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片集效问灯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来自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帮题限曲道早烧磁的或经文、佛像等,多360百科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我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
崇仁县相山镇
石经幢(又名罕织血调害皮企浒经幢),系明代建筑,坐落例了事孔族于崇仁县相山镇罕浒村西宁河南岸边,花岗岩石石料建筑。经幢上部似六层塔,每层高21.7cm,宽46.4cm。葫芦顶,高39cm,直径24cm。下部中柱是正方着春显史新错后立斯车胶柱,高3.4cm,宽33cm,底座也是正方形,宽66 cm,高37 cm。经幢通高5.2 cm,中柱朝南一面錾刻有佛像,朝北一面兵要煤王该者虽基錾刻有"口奄佛叻南无…失…无量"及明万历辛丑年等字样。
石经幢现为崇仁县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