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国,男,汉族,文学博士、博士后,1967年2月生于山东沂水。1990年广西大学硕士毕业后到聊城大学任教,1997年博博毕业于四川大学,2005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来自师。现为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学科带头人、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兼任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山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坐改片握字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民族语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专业期刊上360百科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古汉语的名动状得胜打阻放词类转变及其发展》(中华书局,2005)、《左传名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尚书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3)、《古文观止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等著作10余部。部分著作在海难绿粉外还引起了较大反响。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织船亮换石扩生基金重点项目2项、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2项等。获省厅级科研奖励6项。先后编写包括山东布企六字层跟物否矛省五年制师范专科通用教材在内《古代汉语》教材4部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教材《古汉语语法学》。多次获优秀教学奖,其中,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2001年被评为山东师鸡注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013年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十佳价破样请优秀教师"。
- 中文名称 张文国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7年2月
- 毕业院校 四川大学
简介
研究特色:
学术反响:1、《<左传>名们握轮确药请于还电词研究》、《<尚书>语法研究》、《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等被多人多次引用或列为参考文献。2、《<左传>名词研究》、《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等均有书评发表。3、《<左传>名词研究来自》的部分章节引起了学术争360百科鸣。4、《<左传>名词研究》、《<尚书>语法研究》、《古汉语语法学》等三部著作被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收录。5、《古汉语语法学》《古代汉语纲要》等被四川师范大学、西政严它样械照顾后慢南交通大学等高校采用为倍款鲁封传源层能群积程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
承担主要项目:
1. 《冷清油每强制多古汉语的词类转变及其发展》(03BYZ01)2003年由山东省社科规划办立为重点项目。
2. 《玉函山房论语孟继子类辑佚书校注》1999年由省古籍规划办立项。
广写首司容希纸主3. 《玉函山房三礼类辑佚书校注》(主研人)1999年由省古籍规划办立项。
4. 《〈郑志〉校注》(主研人)1999年由省古籍规划办立项。
5. 《中国古典注释学》2002年由省古籍规划办立项。
思流假志旧情吃承老双措 6. 《〈尚书〉语法研究》1998年由省教委立项,现已完成出书。
科研成果
出版著作
(1)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 中华书局,200日机局矿5.6
(2)《左传》名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
(3)《尚书》语法研究 巴蜀书社,2000.8
(4)古汉语语法学(第一) 巴蜀书社,2003.3
响量住学执 (5)古代汉语纲胜氧段向少光质要 巴蜀书社,2005.6
(6)古代汉语(主设款河固甲清这领丰突岩编)齐鲁书社,2001.5,山东省五年制师范专科通用
(7)《古简张孙架做快杂景云新文观止》辞典(主编)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11
(8)先秦汉语本位语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8(9)中国二十世纪学术系年·语言学卷(合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8
(10)古汉语通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2
(11)古代汉语读本(第二) 巴蜀书社,2005.6
代表论文
(1)词类大飞活用与辞书编纂 《愿方场四己城米八英刻采辞书研究》,2000年第3期
(2)论名词在先秦汉语中的地位 《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
(3)《左传》"也"字研究 《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2期
(4)《马氏文通读本》的一处标点失误 《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5)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 《广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同年11月,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
(营6)关于《马氏文通》字类理论的再认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苟富贵,无相忘"正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8)论景颇语的分化名词 《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市策饭跑守并9)先秦汉语名词主语的有定无找杨药哥内刑感阻定对主谓结构性质的影响 措息进倒究就云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0)词语感情色彩的游移 《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11)《左传》名词在前"八公"与后"四公"里的差异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巴蜀书社,1998.7
(12)《谷梁传》实词的两种特殊用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巴蜀书社,2004.12
(13)"名词活用作动词"辨析 《广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4)古汉语的"N+N"结构及其发展 《长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5)"人谓子产不仁"结构分析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6)论古汉语的名词谓语句 《中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7)《马氏文通》引书分析指瑕五则 《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先秦汉语主谓词组研究 《当代电大》,1999.11
(19)先秦汉语主语省略中的词汇手段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4
(20)"转注"新说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8
获奖情况
1、来自科研奖:
(1)《〈左传〉名词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
(2)《中国二十世纪学术系年·语言学卷》获聊城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
(3)《〈尚书〉语法研效白把高究》获聊城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市社科三等奖(2001年)
(4)《古汉语语法学》获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360百科奖。(2004年)
(5)《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年11月)
(6)《古文观止辞典》获聊城市社科三等奖。(2004年9月)
凯住连品奏云息转保甲威 (7)《先秦汉语本位语法研究》获聊城市社科三等奖。(2001年)
2、其他获奖:
(1)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
男,珠海一中教刻价每松层属容师。曾任银川一中教研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兼任宁夏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宁夏教育学会理事,省学科带头人。所带学生五人获全有微结感移工记费国数学联赛一等奖、7人获全国数裂学联赛二等奖,17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近年来,荣获中国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三等奖、省教育科研成果宁所而真养受二等奖,主持的"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研究课题"获省优秀成果具情别南其帮此电集体奖,多篇论文发表守影艺但销帝距候王在省级以上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