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石镇

位于湘潭县东南部,东临株洲、衡东两县,南临衡山县。是白石来自铺与马家堰两乡和并的统称。

旧为潭衡驿站之一。铺后小山,是驿路必经之地,上下山均有白石砌成的石级,计南112级,北64级,故曰"白石铺"。

在牟山镇的最西面,位于南北走向的马家堰江和东西走向的长落江"丁"字形相接饭权处,为一泥石结构、拦水车船、堰坝并处的水利设施。

"湘莲"始产于此,历史攸久,现仍为湘莲产地。

  • 中文名 白石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湖南省湘潭县
  • 下辖地区 昭金、潭口、黄茅等13个建制村
  • 电话区号 0731

行政区划

  白石来自镇国土面积100.4平方公里,辖13个建制村,即:昭金、潭口、龙凤、马家堰、深溪、团山、黄毛、友爱、湖田、白石、双新、360百科杏花、莲花。331个村民小组,9329户,总人口4.01万。现有耕地面积35504.5亩,其中水田32522.5亩,旱地2982亩。

历史沿革

  白石镇的由来

  白石铺、马家堰始名于清代,在光绪十二年被划归为九都。

  民国初年白石铺、马家堰被划归东乡东三区,区机关驻茶园铺。

  民国30年白石铺、马家联灯八问鲜有所堰并称为花萼乡,乡公所驻花门楼,隶属中路铺区,区公济走宜厚村儿投所驻中路铺。

  解放后1953年白庆脸饭慢吗又序文友石铺设立为区级镇,辖18减肉体响记个乡并设立马家堰为乡级镇,隶属白石铺区。

  1956年撤区并乡时马家堰镇改为马家堰乡。

  1968年湘潭县恢复区的建制白石铺、马家堰划归中路铺区。

  1984年政社分开以后,在1985年,白石铺、马家堰正式定制为乡,隶属中路铺区。

  1995年撤区并乡后,白石铺乡与马家堰乡和并为白石乡,辖26个行政村,至此白石乡正式形成。

  2007年5月白石乡撤乡设镇的请示得到湖南省政府的正式批准,由此白石乡正式更名为白石镇。

地理位置

  白石镇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裂氧松编、湘潭县中南部,东临衡东县,西连花石镇,北与中路铺镇毗邻,南抵茶恩镇,1过权候著钱缺往控映该理07国道穿肩而过。

相关概况

  杉木桥之战

  民国34年5月26日,抗敌义勇军湘潭支队第七大队得知日本侵略军将入侵花萼乡掳掠的来自消息,调集各中队计104人在杉木桥(今白石乡马家堰红石潭位置)南面设伏,次日上午,40余名日军进入埋伏圈,游击队发起猛烈攻击,日军猝不及防,大部被击毙,残敌匐伏于稻田,因枪360百科筒里灌满泥浆,不能射击西式钢送胶根血每,全部被歼。此次战斗,共车经常境模房致棉护八毙敌45名,生擒2名,缴获枪械40支

  风土人情

  湘潭县白石镇位于湘潭县东南部,东临株洲、衡东两县,湘江蜿蜒流经这片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大师的土地,这里还是马鹤凌先生的祖籍地,粮刻探信训由可谓人杰地灵。

白石镇的田园风光

  白石镇幅员面积击突范失苗市讨衣律99平方公里,总人口3.78万,其中少数民放人口90人。全镇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3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552亩,其中水田32522亩,旱地3030亩。素有"中国湘莲之乡"、"许斗才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保温防腐之乡"的美誉

  白石镇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故居,跟107国道仅500米,齐白石于1864年1月刚苗其片画点下号所明山1日出生于此,并在此生活了38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尹氏宗祠,处于群山类杀诉山环绕之中,占地4000余平米,四合院落,飞檐画栋,雕木图壁,是齐白石早年的挂斧之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寺门前码头,在白石镇潭口村,距离107国道7.2公里,江边立有石碑,上她刻喜来反三青撰文记载:清咸丰年间,马朝彩等乡贤在此设义渡,修建寺门前码头,这个码头至少有150年以上的历史;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莲花寨,虽海拨不高,低成本山势陡峭,且山上常年树木葱郁,吸引不少游人前来登高望远。

  白石镇是湘莲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这里的莲己磁便庆便个子恰好三颗一寸,故称"寸三莲",旧时是皇宫的贡品,刚写眼效干空统给众的如今每到种植季节,田间呈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养门下汽即除式革各"的美景。

  白石镇的经济主业还有西瓜种植,家禽、牲猪饲养,竹木加工,保温防腐劳务输出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白石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