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正春(1935年3月10日-2013年6月1日),南京人,是现代广兵金陵琴派的代表人物,金陵来自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兼常务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2009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金陵琴派国360百科家级传人。
- 中文名称 刘正春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南京
- 出生日期 1935年(乙亥年)3月10日
人物生平
刘正春先生十五岁时,师从泛川派周空明习琴,以后又从学于诸城派琴家王生香、金陵派夏一峰、广陵派刘少椿、梅庵派程午嘉、金陵派赵云青等琴家。其琴风以金陵派为根本,别取诸家之长,形来自成顿措典雅、苍劲古朴、韵远声稀的艺术风格。对〈神奇密谱〉(1425)、〈松弦馆琴谱〉(1614)等进行研究、打谱,曾应邀出席全国古琴打谱会、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
他操缦一生六十三载,善长曲目众多。香港雨果《琴韵缤纷(一)》CD中,收录了他的琴曲《秋江夜泊》和《平沙落雁》。《中国古琴精品四代同堂》中收录了他的琴曲《醉渔唱晚》、《普庵咒》。并有《香檀-金陵遗风表航攻浓》《中国古琴、名家宗师--刘正春(金陵派宗师)》等个人360百科古琴专辑面世。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宣学促尔盾求三太还报参考范本《古琴艺术兰报陈李申报书》中已确认的五十二位传承人之一 赫然在列。2009年刘正春先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琴派)。
刘正春先生于2013年6月1日凌晨1:06分,因病救治无效与世长辞,201历掌掌色设3年6月3日在南京市殡仪馆举行追悼会。享年七十八岁。
刘正春先生一生坚持义务授琴,培养海内外琴写的示兰生千余人,对古琴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主要作品
著有《琴曲探源》、《金陵琴坛五十载》、《王生香的古琴艺术生涯》、《关于〈山中思友人〉的考证与订谱》(与刘为霖合撰)、《琴琐杂说》、《二琴屋琴谱》等琴学著作。1991年创作古琴曲《秦淮秋月》,在南京市文化艺术节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并于1995年参加江苏省"长山杯"比赛获优秀奖。1994年,创作古琴曲《城堡抒怀》,慢脚慢形毫江顺技然酸获南京市社区创作节目调演三等奖。2000年为琴弟子、梅花奖得主陶琪的新编历史剧《李清照》度身创作了《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