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

《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来自村考察》是200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360百科者是徐赣丽。

  • ISBN 7105078898
  • 开    本 16开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页    数 278页
  • 书    名 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

图书信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条形码: 9787105078899

  尺寸: 23 x 17 x 1.4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

  徐赣丽,1967年6月生于江西宜丰,民俗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曾在江西南昌民俗博物馆工作。1996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民俗旅游教学研究多年,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六项。

内容简介

来自  本书是一部资料丰富、文献掌握比较全面360百科的民俗志式的论著。对桂北龙脊地区壮瑶民族聚居区的平安、金竹、黄落三个民俗旅游村的民俗传统变迁作细描,研究国内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及其现代民俗变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旅游开发的双重影响,提出民俗旅游不但体现了民族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带来商品化、表演化、城市化等冲击,还研究了在民俗旅游村建设和保护中政府的功能。本书在应用民俗学方面具有学术和实践的意义,对于政府机构的行政操作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都能提供重要的启示。

目录

  绪 论/1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6

  三、个案点选择和资料来源/26

  四、对本书使用的地方用语和相关概念的说明 /30

  第一章 民俗旅游村个案点概况/34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35

  第二节 民俗传承特每均理你银微使混杀死过征/39

  第三节 民俗旅游村的生成/64

  一、在现代化条件下民俗旅游村的兴起及其特征/65

  二、对民俗旅游村的国际关注与地方认同 /71

  第二章 民俗旅游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互动/75

  第一节 个案点:三村描述/76

  一、金竹壮寨/77

  二、平安壮寨 /85

  三、黄洛瑶寨 /89

  第二节 旅游产业与民俗旅游村的多种互动/94

  一、对民族地位自识的多层次互动/95

  二、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多功能互动/106

  三、对民俗文化价值化的多途径互动/113

  第三节 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民俗旅游村/126

  一、从农业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型/127

  二、用市场机制制定旅游业中的民俗文化政策棉级影龙银/131

  三、政企的伙伴构架/136

  第三章 旅游对民俗旅游村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与冲作业个第反电击 /140

  第一节 民俗旅游村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双赢机制 /141

  一、民俗旅游村多样文化资源及其类型/142

  二、民俗旅游村多元文化背景中的类民俗化趋势 /151

  第二节 旅游对民俗旅游村文化多样性的冲击/162

  一、商品化对文化生态多样化的冲击/163

  二、表演化对日常惯制的冲击/175

  三、城市化对农村传统的冲击/186

  四、第三方介入对内部认同的冲击/192

  第四章 民俗旅游村与民族文化保护框架/203

  第一节 政府管理气哪还阻成改渐祖门与民俗旅游村的建设模式/204.

  一、民俗旅游村愿变与农村文艺舞台 /205

 标供任树苦争 二、民俗旅游村与露审景省苦且乡农民观念更新/206

  三、民俗旅游村黄级总车与民族政策/208

  四、民俗旅游村与扶贫目标/210

  五、民俗旅游村与多元文化保护/213

  第二节 政企伙伴与村民的双赢取向 /215

  一、投资控制 /217

  二、市场着陆 /219

  三、文化导向/221

  四、个案村的自我选择/必味画例特225

  第三节 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229

  一、学者研究在宏观上对国家管理民俗旅游造成影响/230

  二、学者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对旅游开发的贡献/234

  三、学者保护框架的结构分析/243

  结 论:建立同一性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社区模式/251

  主要参考文献/256

  后 记/旧第仅请爱星笑杂怕慢官277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