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来自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是2007年10月1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李毅。本书详细分析了中国现代以来重要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学。
- 书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
- 作者 李毅
-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1日
图书信来自息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0月1日)
丛书名: 名家学术文库
平装: 36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30950302
条形码: 9787530950302
尺寸: 22.6 x 15.2 x 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
李毅,天津市静海人,1963年11月出生,19360百科9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研抓测四探识呀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国马克哪真育消德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裂变与选择--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内号领执斤冷容简介
《中国马排吧沙引香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是中国现代以来的重要思想潮流。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思想关系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以及现代新儒学的思想实质和历史命运。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不同社会思潮的重要意义。
目录
导来自论 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一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反思与问题的提出
二 七十多年的历史360百科轨迹
三 现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逻辑
四 马克思系首石做几八情袁主义对现代新儒家分析批判的基本路径
五 关于我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的一点说明
第而湖半一一章 时代课题的挑战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儒学不同的思想回应
第一节 古今中西的嬗变
一 「中国向何照者汽击道处去」的主题
二 「西化」与反传统的异质
第二节 《务冲及做径饭景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现代新儒学的致思趋向
一 民族危机的关键
二 「意欲」理论的症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科玄论战」中对新儒家的理论批判
一 新儒家哲学「玄学」性质的批判
二 新儒家「意志自由进压周落实径阶粒论」批判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道路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第一节 梁漱溟「文化观」的核心
一 「文化」问题的探究
二 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乡建」理论的对立
一 中国社会性质与农民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对「众胶深秋垂弱也述乡建」理论思想方法的批判
第三节 「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命运
危 一 「人生向上」之理性的偏执
二 「真候巴缺乡村建设」运动的破灭及启示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深入传播与新儒家对它的曲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开端
一 从唯物史观的传入到唯物辨证法的传播
二 中国现代思想方法的伟大变革
第二节 新儒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
一 唯物辩证法非「哲学」意义的误区
二 分裂唯物论与唯物史观的企图
第三节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及其与新儒学的界分
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粉毛二 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属费或助只群一
三 历史留下的思考
第四章 新儒家哲学的体系化和马克思主义对它的理论批判
第树官说沙硫列掉南志绿一节 新儒家融合中西文化的努力与其哲学归宿
一 以「共殊关系」为主旨的「新理学」
二 以「鲜供眼滑雨只落酸浓赵心物合一」为基础的「新心学」
三 以「物用不二」为架构的「新案就怎杂扩气啊片唯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新儒家「形上学」的批判
一 理与事分离的「纯客观论」批判
二 与理智对立的直觉主义批判
三 「体用不二」方法的说压问雨则减岩注逻辑批判
第三节 新理学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一 新理学历史观的思想渊源
二 新理加任学历史观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决定性胜利与输挥新儒家命运的历史转折
第一节 思想改造运动与新儒家的自我批判
一 政治、阶级立场的自我批判
二 哲学形上学的自我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宣传、普及与对
新儒家唯心主义哲学的全面清算
一 新儒家哲学唯心主义实质的批判
二 「阶级调和」论的批判
三 直觉神秘主义的认识根源
第三节 关于年代新儒家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总结和反思
一 「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思想基础
二 冯友兰与梁漱溟思想转变的特点
第六章 现代新儒学在港台的新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驳难
第一节 以「道德理性」为理论基石的新儒学
一 第二代新儒家的崛起
二 道德理想主义对「唯物论」的否定
三 抽象的道德理性之「仁」对人性的「高扬」
第二节 牟宗三对《矛盾论》《实践论》的驳难
一 辨证法意义的辨驳
二 「认识」、「实践」含义的曲释
第三节 张君励的《辨证唯物主义驳论》
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识驳义
二 辨证法客观规律之否定
第四节 第二代新儒家的理论困限
一 「内圣」、「外王」的思路
二 「良知自我坎陷」说与其困境
第七章 传统论题的再认识与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
第一节 年代的「文化热」与现代新儒学研究的与起
一 作为文化现象的现代新儒学研究
二 国内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化论题的再认识
一 寻找新的结合点
二 现代新儒家的努力与探索
第三节 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理论疏理与总结
一 对现代新儒家学术贡献之评估
二 我们与现代新儒家思想分歧的焦点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现代新儒学的前景
第一节 对立与对话
一 现代化的挑战与中国现代三大哲学思潮的格局
二 对话与对立的互动
第二节 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其困顿
一 儒家传统与传统的现代转化
二 「返本」与「开新」的难题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走向
一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文化理路
二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结语:
一 现代新儒家理论的根本缺陷
事实与价值两分的历史发展观
「精神贵族」的价值观
不健全的人生观
二 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
三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向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