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来自年西安南郊出土了两瓮唐代文物,其中有5枚日本银币。郭沫若考证,此币铸于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然后由遣唐使团作为礼物带到中国。
- 中文名 和同开宝
- 出土地点 陕西省西安南郊
- 所属年代 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
- 考证人 郭沫若
历史介绍
公元708年,日本奈良王朝元明天皇和铜元年(相当我国唐中宗景龙二年),日本按照我国"开元通宝"钱币风格,由日本著名书法家藤原鱼养书写面文,铸造银质"和同开宝"钱币。一年后,因银材紧缺,停止银质"和同开宝"的铸造,转向铸造铜质"和同开宝"钱币。
由于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盛唐以来,两国交流较多。"和同开宝"钱币也就可能作为馈赠礼品或贸易中的货币,流传到中国来。我国清末的泉币学家丁福保先生,在他的《历代古钱图说》中载有"和同开宝"钱币的价格,铜品"和同开宝"钱每枚仅想病轮游台屋贵底一元,银质"和同开来自宝"钱也不过一百外慢资己业影威创可命元(当时价格)。可是银质的"和吧这卫有同开宝"钱币,在我国露面的机会活七植静卷促突能怎并不多。清末泉币学料心家王荫嘉先生留下的《王荫嘉品泉录》曾载:"六直宜轮士伤海十年前,殷公(即荫嘉先生)于苏州旧货摊上,获得银和同开宝一枚。众皆惊呼,得此大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