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是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页数 490 页
  • 开本 16 开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302188148

书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装: 490页

  正文来自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188148

  条形码: 978730218360百科8148

  尺寸: 25.8 x 18.2 x 2.4 cm

  重量: 862 g

内容简介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权威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本报告汇总了2003年以来,关于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可视媒体、大型应用软件、微处理芯片、新一代互联网、无线传感网络、网络存储、虚拟计算环境、计算系统虚拟化、语义网格等主题的11个"973"项茶士故国师终伤半画目,分别由活跃在各个方向上的科被维文据天维儿烧井跳封研人员撰写项目进展报告,详细介绍了对应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我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工作者当前的研究进展,对学术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可作为广大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员了解当前计算机科飞富代学技术发展动态的一个渠道,适合本领域决策人员和科研人员来参考,并可作为高等院校硕士生、博士生的参甲伤困花当天练宁转罗后考书。

目录

  语义来自网格的基础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诸葛海等

  1 语义网格

  2 核心科学问题

  3 课题研究进展

  3.1 语义资源空间模型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

  3.2 语义网格的过360百科程语义及其验证理论与服务集成技术

  3.3 基于语义网格的语义关联存储模型及管理和占号充宽语课探席北提被通信平台

  3.4 语义网格资源描述模型、形式化理家发引论和支撑技术

  3.5 语义网格环境下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供应理论与技术

  3.6 语义网格在中医药知识共享与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3.7 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检索、集成与应用

  3.8 基于语义的资源服务慢士浓教角己活有到扬协同和管理研究

  4 总结

  代表论著

 足局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吴建平等

  1 新一代互联网除神置地磁真西场调今友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宣曾左明祖造绿叫创站科学问题

  1.1 下一代互联网及其基本特征

  1.2 新一代互联网络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1.3 四个有妈用度差基本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2 新一代互联网场示效单亚快假想材础思体系结构基础理论

  2.1 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2.2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基本科学问题及内镇除探在联系

  2.3 多维可扩展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

  2.4 多维可扩展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中的五个基本要素

  2.5 基于IPv6真实地址的可信任新一代互联网

  参考文献

  3 新一代互联网路由交换理论

  3.1 引言

  3.2 主要研究成果

  3.3 代表性成果1--基于ForCES的开放路由器体系结构

  3.4 代表性成果2--可扩展的交换设备模型

  3.5 代表性成果3--伟工起指仍按域间路由优化理论与技术

  3.6 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4 网络动态行为和传输控制理论

  4.1 引言

  4.2 主要研究成果

  4.3 代表性成果1--高性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4.4 代表性成果2--超点死牛检测研究

  4.5 结论和吃类害究示训过模记山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院素侵查断演耐  5 可信任的互联网安掉称收刘始边血响全体系结构和安全监控理

  5.1 引言

  5.2 主要研究成果

  5.3 代表性成果1--药环厚真实IPv6源地址寻址体系结构及验证方法

  5.4 背套代表性成果2--基于源地址认证的组播安全认证

  5.5 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省可  6 新一代互联网服务模型和服务管理理论

  6.1 引言

  6.2 主要研究成果

  6.3 代表性成果--分布式环境中服务组合的迭代选择算法

  6.4 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7 新一代网络远程实验室DRAGON?Lab

  7.1 引言

  7.2 主要研究成果

  7.3 代表性成果1--DRAGON?Lab网络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4 代表性成果2--地址随机化算法研究

  7.5 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8 总结与展望

  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孙家广

  1 概述

  2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2.1 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2 产品定制设计与优化设计研究

  2.3 产品设计中的几何计算理论与方法

  2.4 从二维信息重构相应三维形体理论与方法研究

  2.5 产品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6 协同设计大型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及形式化机理研究

  3今后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冯丹

  1 基于对象的海量存储系统关键问题研究冯丹等

  1.1 引言

  1.2 主动存储对象模型

  1.3 高可用性研究

  1.4 高效元数据管理

  1.5 结论

  参考文献

  2 下一代网络存储的高速通道研究韩冀中贺劲韩承德

  2.1 引言

  2.2 下一代网络存储的高速通道

  2.3 分布式缓存的研究

  2.4 轻量级通信协议及相关通信机制

  2.5 应用加速引擎机制

  2.6 总结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3 海量数据网络存储系统的研究曹强谢长生

  3.1 引言

  3.2 海量数据网络存储系统总体结构

  3.3 存储系统的软件结构

  3.4 数据的组织方式

  3.5 存储安全技术研究

  3.6 原理性研究

  参考文献

  4 P2P存储系统关键问题研究杨智田敬代亚非

  4.1 引言

  4.2 P2P存储系统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4.3 深入理解P2P环境的动态性

  4.4 数据的持久性研究

  4.5 数据的安全性研究

  4.6 UPStore:一个开放的P2P存储平台

  参考文献

  5 网络存储对象化及其动态部署的核心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总体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5.3 服务动态部署技术

  5.4 虚拟存储技术

  5.5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5.6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6 大规模网络存储系统服务质量的研究舒继武

  6.1 引言

  6.2 主要研究内容与进展

  6.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7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应用--多媒体网络GIS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喻占武李忠民

  7.1 引言

  7.2 基于双重集群的网络GIS体系结构

  7.3 按PB级处理能力设计大型GIS应用系统

  7.4 基于对象存储的空间数据存储模型

  7.5 地形数据的分布策略

  7.6 所取得的进展

  7.7 总结

  参考文献

  延长摩尔定律的微处理芯片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研究李国杰胡伟武

  1 研究背景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可扩展、可重构片上并行体系结构及原型芯片设计

  2.2 片上并行系统的编程模型与支撑环境

  2.3 低功耗体系结构、电路设计与功耗管理

  2.4 高性能处理芯片的可靠性设计

  2.5 高性能处理芯片的设计验证与测试

  3 研究进展

  3.1 片上并行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3.2 片上并行编程系统与支撑环境

  3.3 低功耗体系结构、电路设计与功耗管理

  3.4 高性能处理芯片的可靠性设计

  3.5 高性能处理芯片的设计验证与测试

  4 总结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卢锡城

  1 研究背景

  2 科学问题、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

  2.1 科学问题

  2.2 概念模型

  2.3 体系结构

  3 虚拟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

  3.1 资源虚拟化

  3.2 资源按需聚合

  3.3 自主协同

  3.4 可信保障

  3.5 编程开发和运行环境

  4 实验与验证

  4.1 实验床

  4.2 应用案例分析

  5 相关工作比较

  6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海量信息的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李未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标

  1.3 工作基础和条件

  1.4 问题划分

  1.5 研究团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和对等网计算

  2.2 海量信息协同系统

  2.3 分布式软件系统可生存性研究

  2.4 我国的相关研究工作

  3 海量信息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信息科学特征研究

  3.1 系统信息更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3.2 海量信息传输的观测试验研究

  3.3 海量信息计算的统计特征研究--RB模型的研究

  3.4 小结

  4 海量信息系统协同性随机模型与可生存性复杂性分析

  4.1 SpinGlasses理论与海量信息协同的算法和复杂性研究

  4.2 海量信息系统协同性的随机模型研究

  4.3 海量信息系统可生存性的代数学研究

  4.4 网络环境下协同计算的形式化模型与行为研究

  4.5 小结

  5 实时协同可生存的海量信息系统的试验与验证平台

  5.1 海量协同服务网络的体系结构

  5.2 基于内容的海量协同服务

  5.3 可生存的协同服务网络

  5.4 面向复杂协同网络的试验平台

  5.5 小结

  6 可生存的海量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理论

  6.1 需求分析

  6.2 研究模型与技术

  6.3 小结

  7 海量信息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方法及软件可生存性增强技术

  7.1 软件体系结构与服务分布

  7.2 软件运行状态分析

  7.3 可生存性增强技术

  7.4 小结

  8 海量信息系统软件可生存性策略和测评方法研究

  8.1 研究范围

  8.2 SAP模型与关键算法

  8.3 可生存性策略研究

  8.4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

  8.5 小结

  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研究进展胡事民

  1 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研究的科学意义

  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1 可视媒体的认知特征

  2.2 可视媒体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2.3 可视媒体的表示、分析与利用

  2.4 基于内容的可视媒体安全

  2.5 可视媒体的交互与融合处理

  2.6 可视媒体的高效计算与系统

  3 研究成果及展望

  3.1 项目研究工作的突出进展

  3.2 项目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3.3 科研获奖情况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倪明选李明禄薛广涛

  1 项目意义

  1.1 国家需求

  1.2 科学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小结

  3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3.1 关键科学问题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课题设置

  4 项目进展

  4.1 项目进展

  4.2 学术影响

  4.3 小结

  参考文献

  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张宏科

  1 前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3.1 关键科学问题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研究目标

  4 研究方案和课题设置

  4.1 学术思路

  4.2 技术途径

  4.3 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4.4 课题设置

  5 研究基础、工作条件和研究队伍

  5.1 总体情况

  5.2 研究基础

  5.3 工作条件

  5.4 研究队伍

  6 研究进展

  6.1 原型系统

  6.2 论文

  6.3 特邀报告

  6.4 专利

  6.5 人才培养

  计算系统虚拟化:挑战与机遇金海廖小飞邵志远

  1 引言

  2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2.1 发展历程

  2.2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3 虚拟化的相关研究内容

  3.1 虚拟计算体系结构

  3.2 多计算系统的虚拟化

  3.3 虚拟用户使用环境

  3.4 虚拟化系统的安全可信机制

  3.5 虚拟计算系统的性能评测

  3.6 虚拟化应用

  4 虚拟化研究进展

  4.1 虚拟机基础研究

  4.2 虚拟机快速部署系统

  4.3 虚拟工作环境

  4.4 虚拟集群管理与维护

  5 总结

  参考文献

  索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