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是2008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一书在理论构建上适时引入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和海萨尼的"不确定性"两个技术元素。前者消除了制定政治正义原则时,为己谋私的利益博弈格局;后者则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不对称。

  • 书名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
  • 页数 219 页
  • 开本 32 开
  • 装帧 平装
  • ISBN 7509701996, 9787509701997

图书信来自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丛书名: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条形码: 9787509701997

  尺寸: 23.4 x 16.2 x 1.4 cm

  重量: 358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布坎南 (美国)康格尔顿 译者:张定淮 何志平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鸣谢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普遍性原则,法律与政治

  一 规则是由人发现的还是人为制定的

  二 无知之幕的运用

  三 法律之下的平等

 来自 四 法律中普遍性原则的效能

  五 法律与社会目标

  六 政治中趋向普间补遍性原则

  第二部分 分析

 360百科 第二章 多数主义民

  一 契约主义的基础:作为交换的政治

  二 契约遭到破坏:作为强占物的政治

  三 政治选择的目标

  四 选择对象的内生性

  视川五 简化的图解

  六 政夜使绝宗治是否有必要是正集合

  第三章 消除非对角线

  一 多数主义轮换的必要性

  二 非对角线上的不对称

  三 寻租与非对角线

  四 人与人之间有价产品的区别

  五 对角线制约下的多数稳

  六 存在偏好差异背景下的普考亚他探遍性原则的政治效率

  第四章 扩展讨论

  一 集体行为的基础

  二 对称性的含义

  三 宪政化作为普遍性原则

  四 普遍性原则与集体行为的正当性

  第五章 普遍性原则与政治议程

  一 作为范例的政治

  二 非自然的普断吸放策清阿也遍性

  三 公共性的神话

  四 政治抉择的创造性

  五 宪法性企业行为

  京七误假全马排体区随第三部分 应用

  引言

采社费风系细  第六章 普遍性与外部投力

  一 公共土地的积极与消极管理问题:一点它曾字甲调括民层还五独题外话

  二 以环境法规为例证

  三 多数党轮执与对等外部性管制中的普遍单损坚错换运价冲胶沿听

  四 多数党轮执与非对等外部性集体化中的普遍性

  五 普遍性与产权的发展

  六 政治无效率的存在

  七 犯尔呀城代际及序列外部性

  八 结论:外部性与政治失效

  第七章 市场限制与免社使于照权己普遍性标准

  一 对内部(国内)贸易的政治干预

  二 对外部(对外)贸易的政治干预

  三 普遍性原则制约的应用

  附论 最惠国条款

  第八章 普遍征税的政治效率

  一 不同政权下的税收效率

  二 多数民主

  三 效率的含义

  四 税收普遍性的含义

  五 结论

  第九章 赤字财政与时段性歧视

  一 赤字财政与时段性船子女风结盾耐普遍原则

  二 普遍原则与李嘉图一巴罗的债务中立原理

  三 公债、公有资本与普遍性原则

  四 赤字财政与宪法上的普遍性标准

  五 债务偿还与普遍性原则的标准

  六 结论

  第十章 普遍性原则与公垂击留共服务的提供

  一 普遍六怀够性与政府服务的分配

  二 公共服务生产的分配方面

  三 普遍性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

  四 政治效率与公共械项刚县师多货配体需愿物品的资助

  五 结论与总结

  第十一章 普遍性原则与再分配

  一 支付转移

  二 程式化中间选民模式中再分配的范围

  三 来自要求实行非普遍性原则的压力

  四 公共和个人对支付转移的需求

  五 对老年人实绍洲题室行的总财政转移支付

  六 对其他目标群体的转移支付

  七 提供实物或进行补贴的特殊服务

  八 宪法性财政歧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九 结论

  第十二章 一致性缺失的普遍性:社会保险

  一 统计的一致性:保险和彩票

  二 普遍性与社会保险

  三 国家扶持的竞争

  四 犯罪和惩罚的随机成分

  五 结论:统计的一致性和宪政抉择

  第十三章 一致性缺失的普遍性:联邦主义

  一 此地的同质性不一定需要彼地的同质性

  二 普遍性与机动性

  三 联邦主义和一致性服务水平的根源

  四 结论:联邦制度作为目标服务的主要手段

  第四部分 前景

  第十四章 宪法秩序的政治构架

  一 最低限度的但具歧视性的多数主义民主

  二 最大限度但不具歧视性的多数主义民主

  三 有限普遍性原则:受约束但又较为宽松的政治

  四 对政治秩序的非契约论解释中的普遍性原则

  五 21世纪的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

  中外译名对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