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氏龙竹,拉丁文名:Den来自drocalamus parishii Munro.禾本科、牡竹属 竿箨未能见到。叶鞘无毛行官台穿延象生织送,无叶耳,叶舌显著,无毛,次脉9对。花枝无叶,节间有中空,圆筒形,360百科不在一侧具沟槽,小穗卵圆草正背设席剂乱限积形,略扁,紫褐色请过,近于无毛,成熟时在小花之间略疏离而各自张开;必斗班振空握时笔先端具小尖头;纵脉间有小横脉,边缘生纤毛,脊上疏生纤毛,先端钝;先脱致还践向浓端具较钝的小尖头预湖给保饭布突策和笔毫状的毛茸;果未见。
本种暂无图片提供
- 中文名称 巴氏龙竹
- 学名 Dendrocalamus parishii Munro
- 界 植物界
- 门 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百合纲 Liliopsida
形态特征
竿高10米,直径10厘米。竿箨未能见到。叶鞘无毛,来自无叶耳,叶舌显著,高2毫米;叶片长17厘米,宽3厘米,无毛,次脉9对。花枝无叶,节间有中空,圆筒形360百科,不在一侧具沟槽,长7-8厘米,每节着生20-35枚假小穗,其簇团的目革紧直径为2.5-3.2厘米;小穗卵圆形,长1.3厘米,宽5毫米,略扁,紫褐色,近于无毛,阶务斯对非含2或3朵小花,成熟时在小准但正移田进花之间略疏离而各自张开;颖1或2片,先端具小尖头;外稃长1-1.2厘米,宽7.5源养粉些洲督-8.5毫米,先端具阻跳子末含官其期长为0.5-0.8毫米的芒刺小尖头,纵脉女缩间有小横脉,边缘生纤毛;内稃长5-9毫米,两脊相距1.5毫米,脊上疏生纤毛,先端钝;花药长3-5毫米,先端具较钝的小尖头和笔毫状的毛茸;雌蕊全长0.8-1厘米;柱头1或有时可裂为2枝。果未见。
地理分布
检互显模 本种在云南福贡县新发现。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模式模本采自印度旁遮普邦,是 一有花而无叶的不完整材料。
物种区别
比 本种原发表时仅有花来自部的简略描述。我们在院孔它武养内云南所得到的一份标本也不完整,因此 亦未能列入分种检索表中。有必要等待做进一步的调查和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