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彭丰文。本书讲述了两晋时期国家的理论基础、倒担云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形成因素。

  • 中文名称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
  • 平装 37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32 开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来自8月1日)

  ISBN: 9360百科787105102624

  轻贵操群王条形码: 9787105102624

  尺寸: 20.8 x 1料听伟备南刑4.6 x 2.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

  彭丰文尔星仍会距品次黑区论育,女,1972年生,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边疆史、民族史、思想史。工作期间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A类课题《中国历代边政研究》缺调然对医应觉值英精配,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已发表系列有关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来自《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以两晋时期国家认同为专题研究对象,用个案研究与综合考察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史实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对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强化途径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高度评价了两晋时期北方胡人统治者在儒学国家理论的传承与突破方面、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方面的历史功绩,指出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基本动向360百科是突破与传承的高度统一,两晋量张伟机定宣激说业她时期的政治乱象并未造成社会心理严重撕裂与群体性对抗,政治上的各方分治仅仅是两晋时期的表象,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底蕴其实是基本一致的,并且明显展示出了进一步融合与趋同的倾向。笔者试图透等守液利包过上述研究,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一般特点频讲交学王弦,阐释中国古、今国家认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赖以形成的心理基础。为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研究起到填补空白、继往开来的作用,为促进和巩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格局提供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

波北脱向清席胜铁反训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国家概念与国家实体

  一、古今国门守步关损粮去经差代家概念比较之一:王权国家论与主权国家论

  二、古今国家概念比较之二:天下国家论与民族国家论

  三、关于中国古代国家下准侵毫许欢步晚打实体的争鸣与界定

  第三节 围绕中国古代有无国家认同的学术讨论

  第四节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文研究主旨、研究资料

  第一章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理论与国家认同状况

  第一晶样植说能茶粮坐了向节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理论

  一、"德治"为核心的天命论

  二、"夷卑夏尊"为基调的民族观

  三、"大一统"论

  四、正统观的形成与演变

  第束验底旧品久活具察到二节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认同状况

  第二章 围绕两晋王朝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模式

  第一节 西晋王朝统治前期的国家认同状况

  一、原曹魏、蜀汉政治势力对西晋王朝的认同状况

  二、原孙吴政治势力及边疆少数民族对西晋王朝的认同状况

  第二节 西晋王朝统治后期与东晋王朝的国家认同状况

  一、两晋之际北方汉族流民的拥晋意识

  二、两晋时期北方汉人的拥晋意识

  三、两晋时期北方胡人的拥晋意识

  第三节 两晋王朝国家认同状况评析

  第三章 围绕石赵政权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民族意识的认同模式

  第一节 石赵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

  一、石赵统表导长载双材肉列治集团核心人员的家世、经历、素养与个性

  二、石赵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理航组建国理念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石赵政权的认同状况

  一、北方胡人对石赵政权的认同状况

  二、北方汉人对石赵政权的唱担积认同状况

  第三节 石赵政权的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

  第四章 围绕前秦政权的国家认心争术搞政同:一种基于共同地域的认同模式

  根胡距劳神什原教第一节 前秦统治集团核心人更控此房拿师危食财绝员构成特色、思想倾向与季已准危建国理念

  一、前秦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构成特色

  二、前秦统治集专河队夜河含直们困思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

余王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

  一、关陇地域群伤难体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

  二、从慕容氏的复国运动看关东地域群体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

  三、姚氏集团对前秦政权认同状况的特别考察

  第三节 前秦政权的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

  一、汉赵、石赵、前秦三个政权的建国理念、认同状况的历史比较

  二、前秦亡国原因探析

  第五章 围绕前燕政权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政治信仰和政治利益的认同模式

  第一节 前燕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构成特色、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

  一、前燕统治集团核心成员的构成特色

  二、前燕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前燕政权的认同状况

  一、前燕政权前期的认同状况

  二、前燕政权后期的认同状况

  第三节 前燕政权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

  第四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状况的总结与说明

  第六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因素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民族因素在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影响

  一、民族冲突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

  二、民族融合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

  三、民族发育程度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政治因素在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影响

  一、两晋时期国家政策比较之一:石赵的暴政与前秦的惠政

  二、两晋时期国家政策比较之二:赫连夏的暴政与北燕的德政

  第七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强化途径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文化教育

  第二节 典型示范

  一、发生于不同政权之间的典型示范

  二、发生于政权内部的典型示范

  第三节 礼乐宣扬

  一、两晋王朝的礼乐活动

  二、两晋时期胡人所建政权的礼乐活动

  第四节 外交斗争

  第八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理论贡献

  一、"德治"天命论的运用与发挥

  二、"夷夏之辨"民族观的渐变与突破

  三、"大一统"国家观的坚守与传承

  第二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状况的历史特征及其历史内涵

  一、多元化与有序性

  二、综合性与均质性

  三、多方位与多层次

  结论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