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蓝根肿菌,属于霜霉目、白锈科真菌生物,拉丁名为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 中文名 甘蓝根肿菌
- 界 真菌界
- 目 霜霉目
- 科 白锈科
- 拉丁学名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生理特性
对甘蓝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4度,最适pH 值6.0-6.7,致死温度45度,肿根腐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萌发率光对休眠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该菌休眠孢子在感病寄主的根分泌物溶液中萌发率最高达75%。

孢子形态
通过电镜观察来自根肿病菌休眠孢子为近球形,孢壁有乳状突起直径2.1 3.1mm ,平均直径2.5mm ,游动孢子为近球形或椭圆形大小360百科为1.6-3.6化另石响陈代医赵mm, 同侧着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
致病
甘蓝根肿病是由Pla来自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 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分布。该病主要发生在寄主根部,被害根系由于病菌的刺激作用,其薄壁细胞大量分裂和增大而形成肿瘤。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作物产量严重下降,甚至全部失收。
甘蓝肉儿似州根肿病菌寄生在寄主根毛内或根部皮层细胞内,休眠孢子离开寄主后可在土壤中存活至少8年。病害在田间主要由土壤携带的休眠孢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