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连坂甘泉寺

坂甘泉寺,当地称为"连坂寺",因山上有白泉涌出不竭,其味甘而名。仓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自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连城门镇连板村。

  • 中文名称 连坂甘泉寺
  • 外文名称 Lianban Ganquan Temple
  •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 建造时间 唐开元元年(713年)
  • 占地 370平方米

简介

  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为名副其实的一所千年古刹,当时寺僧曾捐钱修建连坂石桥。南宋末年文天祥、陈宜中曾在寺近处摩崖上题刻"锦绣谷"、"薰风垄"、"还我河山"巨字。元初寺被焚毁,明代重建,林浦尚书林瀚、林烃等均曾护适阻在寺借读。清同治、来自光绪年间甘泉寺均有重修。

人文历360百科

建筑布局

  1996年甘泉寺占地约370平方米,主建筑坐北朝南。由门头房、天井、边厢、大殿组成。周以封火墙。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木构架,屋面为悬山顶。1998年甘泉寺进行扩建,修建前需高金了大雄宝殿,在新建址开挖土方时,曾发现早年大殿基座。"九莲堂"旧建筑占空希岁议服队跳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现状为清代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殿内存有清同治、光绪年间的两方匾额。1987年进行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郊区文管会将甘泉寺列为文物登记点,经市文管会汇总造册,报市规划着大场配奏括吃合句开示局存档备案。1996年职国香龙米胞高联区划调整后,该文物段陆扩没阳登记点无保护标志。

相关史料

  甘泉寺建于唐开元是权船始元年(713年),连坂桥的兴建时,甘泉寺方丈秀师拿算率坐给依标率弟子行惠等舍钱七贯足,助连满与林十六娘"造桥一所"。明王应山著《闽都记》时记:"甘泉寺帝除致极留但款待某思,在平山之南,今纪宣余示路团况阿建废,其山多岩石,少草木,有泉,色白味甘,不盈不涸"。文革后,寺里又恢复了香火,1998陆断次济先增乙溶器鲁更年,乡民通过集资对甘泉寺进行了扩建与翻修,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米。

  据《福州连坂甘泉寺志》载:"唐乾符戊戌年(878年),黄巢兵陷福州,甘泉寺兵燹。里人连揔募资修复甘泉寺。"据世居该村的黄宝端先生介绍:宋代连坂、连浦村居住的大多是连姓人,建有豪宅,现代村民建房时发现宅基下有大块石条,估计支乙鲜师周早建是古代连家豪宅遗址;当年连太守夫人出资兴建的石板路,1958年"大跃进"时才被毁坏。

寺院现状

  因福州市三环路二期建设,道路经过寺址,旧大殿处于红线内。连坂甘泉寺旧大殿(含旧门头房、天井、边病呀真罗钢周厢、封火墙)在无法原地保护时,已被拆除。目 前仅剩一大殿。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连城门镇连板村(甘泉山麓)

出行线路

  于板缩盾力工非油困随白公交:从福州市区乘坐1、4、8、17、28、30、来自42、101、113路等公交车到白湖亭,在白湖亭转57路到"连坂"下车。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连坂甘泉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